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九幽冥皇(1 / 2)

加入书签

冲入阴阳通道,雷光童子,大杀四方。

那童子,来如光,去如电,在诸般冥兽间来回穿梭。

再说阴阳通道被收缩到了一百二十里方圆,此时从阴阳通道中冒出来的冥兽,已经不是之前那种低阶货色了。

清一色的,几乎都是相当于元婴境界的高阶冥兽!

寻常元婴初阶老祖,单打独斗,怕也奈何不了这些冥兽。

然则在神秘的雷光童子手下,那些冥兽,竟无一合之将!

便好似青蛙遇上了毒蛇,那些冥兽,遇到了天敌……

起初,众人自当那雷光童子是雷震宫的某位元婴强者。

然则渐渐地,他们却发现那雷光童子,似乎并非元婴老祖,不光如此,甚至连人都算不上!

非人、非佛、非妖、非鬼、非魔……

那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形态的——神秘存在!

透过窥灵法眼,萧勉看那雷光童子,赫然是一尊灵体!

灵体?

器灵!?

唯有器灵,符合那雷光童子的形态。

寻常顶阶法宝,虽然也会内蕴器灵,然则那种没有经过天劫淬炼的器灵,并不完整,甚至不能离开法宝本体。

再看那大杀四方的雷光童子,分明不受此限!

如此说来,雷神之前抛出的那根鞭子,是通天灵宝?

顶阶法宝,内部器灵成长到极致,便可以如人类修士一般,尝试着召唤天劫。

一旦度过天劫,顶阶法宝,立成灵宝。

成就了通天灵宝之后,器灵才可以大行其道。

届时,不用主人操心,器灵便可以控制灵宝,自行修炼。

以器灵驾驭灵宝,更可以发挥出通天灵宝最大的威能。

换言之,雷神手持那条鞭子,便相当于多了一位帮手。

看这位帮手镇压那些冥兽的手段,萧勉缩了缩脖子……

嘿!

本少还没步入元婴呢,这雷妞倒是越发难缠了。

看来,以后再见到这雷妞,自己可要小心点了……

萧勉的猜测,并没有错。

那根鞭子,名唤雷英!

雷英,同样也是那尊雷光童子的名讳。

却说这雷英鞭,乃是雷震宫独一无二的通天灵宝。

真要说起来,雷英鞭和雷神,也算颇有渊源——这一人一鞭,都不是凡物,而是天雷化形而成。

雷神乃是灵妖转世体,化成了人类。

雷英鞭,却是一道天雷击中了积雷山中一道紫雷神英石矿脉,天雷之力淬炼紫雷神英石,这才成就了雷英鞭。

那紫雷神英石,本就是九阶雷属性灵材。

雷英鞭成就之后,便是顶阶法宝,内蕴灵性。

经过雷震宫前辈先贤不断祭炼,这才成就了通天灵宝。

此等重宝,便是雷震宫之主,商竣,也不能轻易动用。

却在雷神渡劫时,一向在积雷山中自由修行的雷英鞭,化成雷光童子的模样,回到了雷震宫宗门。

一人一鞭,缔结盟约。

并非说雷神比商竣更强大,只是说雷神更契合雷英鞭。

雷震宫发兵东海,前途凶险,雷神这才带上了雷英鞭。

终于在这东海之东,让雷英鞭一战闻名。

雷英鞭,不光自身战力惊人,还另有妙用。

在雷英鞭附近,天地间的雷属性灵能,分外活跃。

也因此,那些雷震宫修士,发挥出的战力翻倍不止。

再说雷属性道法,先天克制各种妖魔鬼怪。

冥兽,说白了,是鬼道生灵。

雷震宫这股战力加入阴阳通道的攻防战后,原本的四方联军,变成了五方联军,防线越发稳固。

阴阳通道,被顺利地缩小到了一百一十里方圆。

眼看着,百里方圆的战略目的,即将达成。

便在最后关头,一股毁天灭地的威压,从阴阳通道中散溢出来,通过阴阳通道,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那一瞬间,五方联军,齐齐一震。

金风王,作为在场修为最高者,双目金光爆射,组成金风妖刀的两片金翅,更是爆发出激烈的金铁交击生。

金风妖刀,以金风王的一对金翅为本。

每一片翎羽,都宛如金铁。

翎羽磕碰,金铁交击。

这是孕育在金风妖刀内部的妖灵,感应到了莫大的威胁,自发地产生振动,借此来提醒主人。

金风王,岂用金风妖刀提醒?

现场的浓重威压,早已经说明了一切!

那百无禁忌的雷光童子——雷英,也陡然凝立不动。

这三尺器灵,动时如灭世杀神,静时如不破金身。

紧盯着黑漆漆的阴阳通道,雷英双目中雷光爆射。

除了金风王和雷英之外,阴阳通道范围内的其他元婴老祖或化形大妖,只觉得万钧之力加身,行动不便。

威压!

唯有威压,有此神效。

这股威压,比当日东海龙宫中的登天龙梯,不逞多让。

登天龙梯的威压,是一种血脉威压。

阴阳通道中的威压,则是一种气势威压。

阴阳通道中,到底潜伏着怎么强横的存在?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过处,持续了许久的念经声,戛然而止。

天空中的九品白玉莲台,收缩到了小和尚脚下。

佛光破碎间,西蜀州数以千计的各色佛修,四散而去。

阴阳通道上空,只留下小和尚一人,安坐在白羽莲台上。

念经声既止,鬼道修士,便不受影响。

黑影一闪,鬼圣徐丸,出现在另一侧的天空。

两位天尊境同时登场,那股神秘的威压,这才稍稍减退。

就趁此良机,阴阳通道附近的元婴老祖和化形大妖,纷纷后撤,只留下了金风王和雷英这一妖一灵。

百里方圆的阴阳通道上空,为之一空。

一妖一佛一鬼一灵,分守四方,也算有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