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信长大捷(2 / 2)

加入书签

丹羽长秀微微一笑,端起面前清酒,一饮而尽说:“当下长秀正为一事犯愁,想说于将军,一求解惑,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岛胜猛爽快答道:“长秀大人请讲。”

“唉……”丹羽长秀轻叹一声,言道:“如今,我家主公四面征伐,第一猛将柴田胜家率军两万,开进北陆地区,所向披靡,大有把上杉景胜赶回越后藩国之势;西路羽柴秀吉统帅三万大军,已经攻下关西的播磨、因幡、但马、美作四藩国,将与中国地区的毛利家短兵相接;近畿地区的明智光秀已然扫平了领内反对势力,攻下了丹波藩国,成了名副其实的‘近畿管领’;泷川一益将军也和信忠少主一起,出兵关东,打的甲斐武田家、相模北条家毫无还手之力;至于围攻石山本愿寺的佐久间兴盛,功成只在旦夕之间。”

“大家都是织田重臣,他们一个个东征西讨,攻城略地,待日后天下一统,封侯拜相之时,岂不都会位于我之上。可纵观天下英豪,常陆的佐竹家、陆奥的伊达政宗,都是鞭长莫及,我丹羽长秀要立功勋,实无出路啊,只能是陪在主公身边,安稳度日,从此默默无闻了。”

岛胜猛一听,原来是担心功劳都被他人抢去,笑道:“在下虽然愚钝,战场之中只会用蛮力,但以我观之,扫平天下之功,并非都已被他人占尽。”

“愿闻其详。”丹羽长秀露出一副虚心求教的神情。

“纵观日本列岛,本州岛居中,乃是国运兴盛之基,北海道虾夷国一直不尊王道,属化外之地,最西的九州相隔太远,且有毛利家阻隔,这二岛皆非用兵之地,但四国岛却是与纪伊藩国隔海相望,长宗我部远亲奋前世余烈,即将统一全岛,其势如此之盛,定会引起信长殿下重视,长秀大人可向信长公请令,率部渡海,远征四国,这平定天下的功劳,还不稳稳落入大人的囊中。”

丹羽长秀闻言,顿时面露喜色,道:“听将军之言,这平定天下之功,定会落在织田家头上喽?”

岛胜猛叹道:“织田大军四面同时出击,却节节胜利,无人可当,这乱世绵延了近两百年,多少平民生灵涂炭,多少城郭庙堂沦为瓦砾,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丹羽长秀看时机成熟,立即一躬到地,诚恳的说:“长秀斗胆恳求将军,为结束这乱世出一分绵力,日后长秀定会向主公请令,帅军征伐四国岛,到时还请将军助在下一臂之力,共享这不世之功。”

岛胜猛一听,原来对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所说的一切,竟都是为了自己,不觉得心悦诚服,哈哈大笑。

两年后,丹羽长秀果然得织田信长将领,辅佐三少主织田信秀远征四国岛,并遵守诺言带上了岛胜猛,只是因一起突发事件,使得远征大军不得不半路而返。

当得知丹羽长秀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说服敌将来降,织田信长哪有不高兴之理?不仅为有丹羽长秀这位智将辅佐而自鸣得意,更为得到一员猛将兴奋不已。

无怪于织田信长如此高兴,岛胜猛归附织田家的好处,可谓立式显现,他凭借勇猛和威望,单人独骑赶往十市城,叩开城门,不费吹之力便说服城主柳生家严开城投降,其他小城更是不在话下,不出两日,织田信长就平定了筒井顺庆治下的大和国土。

在丹羽长秀的请求下,织田信长放弃了斩草除根的想法,留住了筒井事一脉,如此,筒井顺宏、筒井定庆终得以保全了性命。

此次不战而屈敌之兵,丹羽长秀当立首功,织田信长给予重重嘉奖的同时,也自认为自己威名远播,四海归降,已经是天下共认之主。

i就在他得意之余,竟发现筒井顺庆居然勾结了石山本愿寺,要在刺杀他成功后,便计划昭告天下,以佛国名义,号召天下群雄共讨之。

织田信长顿时大怒,便想收回保留筒井氏一脉的命令,可还没等他传下令去,又传来喜讯,佐久间兴盛大军已经攻下石山本愿寺,家督教如和尚战死,其父显如和尚归降。

石山本愿寺被攻破,其意义远远大于攻取大和国,因为仅此一个寺庙,织田信长竟用了十年的时间,期间经过多次反复,打败了各路援军,折损了他几员爱将和上万军兵,才拨除了这一据点,并将佛国寺庙的势力,在日本连根铲除,此乃是泽被后世之功。

织田信长一不做二不休,仿效火烧延历寺之举,命令佐久间兴盛一把火点燃了石山本愿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座建筑恢宏的庙宇,就此化为灰烬。织田信长“佛敌”之命可谓实至名归。

接下来,意气风发的织田信长,再次出其不意,在众人均认为要返回安土城的时候,他却下令军队开拔,直奔京都,并派出信使,通知各路军团,务必于年末前赶回京都,向他复命。

秋去冬来,天正八年已走入尾声,这位战国风云儿,又会怎样开始他新的征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