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建州人决建州事(1 / 2)
“怎么?的朕以为你真想控制一州?让你说你就说,你要不说的话,依朕看,这建州刺史干脆让王三郎去当得了,你这当兄长的,总不会袖手旁观不管吧?”李世民一句话就将王况心中的的之事说了出来。
“陛下,非是某不想说,而是某不能说。”王况一时间汗都冒了出来,李世民都把话放到这份上了,自己再不说点什么,那就是拿乔了。可是,真的要把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么?真要如此,会不会被天下学子们群起而攻之呢?
“有何不能说的?从你王二郎口中吐出来的话,顶了天的,朕想也最多就是这建州人事由你一人而决罢?可你的性子,还不是这样的人,朕当初既然敢把水军虎符交给你,难道还怕把一个州交给你?朕都不怕,你又怕个什么?”
你当然是不怕了,你是皇帝哟,我算个啥子?一个正一品王,还是荣誉高过实际一些,手中这点权力还是你给的,什么时候你不爽了,将我一撸到底,我可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你呢?谁能撸得动你?王况心中暗自嘀咕。但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自己却是再也不能沉默:
“陛下,太公有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也。某以为,若是放到建州,则可以改为:建州非官员之建州,而是建州人的建州。”
“嗯,这是《文韬》中所说,其余五韬中也多次提及。确是没错,继续说。”李世民一听王况果然引了《文韬》中的话,就来了兴趣,回朝之后。他就听过不少大佬提起,王二郎行事,颇合《文韬》之精髓,恐怕这王二郎还是太公传人?联想到王况的来历,李世民就来了兴趣,那可是太公呀!能得太公传人辅佐,这也是对自己这个帝王的一种肯定哦。
“某以为,既然是建州人的建州。何不干脆让建州人来决定谁当建州刺史?仿效三皇五帝时期,各部首领均由各部自行推选,然后由朝廷任命,若是这个刺史不合建州人的心意。则建州人一样可以联名弹劾于他。如此,建州人不满意官府,罢了就是,就不会诉诸于武力。”王况咬了咬牙,终于是把话说了出来。
想要让天下安定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民有督官权,有罢官权,官对民负责,而不是对上官负责。惟有如此,官才会为地方为百姓争取利益。所做所行都置之于百姓的监督之下,因为百姓有了罢官权。那么官员就不再是父母官,而是百姓聘请的管家,不合百姓心意了,直接解雇了就是。
如此,则天下的贪渎之事就将减少许多,如今还是属于开国时期,君明臣贤,一片盛世景象,但这是靠的人为来维持,如果李世民混蛋一些,那么局面就会一团混乱不可收拾,这是一人治天下,而非天下人治天下。要是让民来选官,则将可能做到天下人治天下,既然这天下是自己的,官员不满意了,我可以换,我为什么要造反呢?不满意了,就轰下台去就是了,政令不对,让官员去改就是了么。
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为官者,甚至是为帝者的权力,使其不能为所欲为,事事都要以百姓之需来考虑,那么这个天下才会长治久安,大唐才能够永远不用的被造反的民众给推翻了♀个在前朝例子多了去了,而若是不改变这个现状,使得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后放纵了起来,那么就将陷入改朝换代的怪圈之中去,如此一来,甚至还等不到天下大融合,刚刚一统的大唐又要分崩离析了,如此,则自己的到来还有什么意义?战争依旧有存在的可能性,资源的浪费依旧会进行。
王况不敢说,其实并不是真的不敢说,说了也没什么罪,太公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想法,可见,民*主的思想还是有其存在的基础的,民也不因言而获罪,就算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娘,只要事出有因,啥事也没有。而若要是让这集权再延续千年,那么君权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再也难以撼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