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破桎梏(2 / 2)
结果是整个空地上又一次的沸腾起来,原本是几乎所有的酒令都只有一个目的,抓螃蟹,现在则有两中选择了,要么你去挖沙虫,要么去抓螃蟹,螃蟹还是四只,沙虫就要四斤。这样的后果就是,不大会工夫,富来客栈备下来当配菜的青辣椒就告謦了,还好公孙和帮厨俩人都记得小东家说过的,配菜不论,只要不相冲就行,就开始变着方的用起其他配菜来,其他的厨师自然也是有样学样,有用菜心配的,也有用萝卜配的,总之他们能想到的配料全都用上了。
如是一来,单纯的炒菜蔬就不再供应了,不然的话,绝对不够用的,本身海边菜蔬就要比内陆少,一是种地的人不多,二是越临近海边,土地的盐份就越高,越不适合种菜。看到这一幕,王况心头一动,可以在福州的山区县搞大规模蔬菜种植呀,种了后就送到东治港来,好储存的就由楼船送到建东去,不大好储存的就在东治港消化。
随着王况的计划一步步的实施,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的东治港,将会越来越繁忙,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从事农耕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少,不管是粮食也好,菜蔬也罢,都需要一个供给基地,现在的东治港还没办法取代金陵扬*州成为大唐最繁忙的港口,但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了,徐国绪一出海回来,东治港就会成为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海客们趋之若骛的始发地,出海也是要采买很多的菜蔬的。
那么,福州的起飞也就为时不远了。这是一个突破,一个地域性经济模式的突破,只要迈出了这一步,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朝廷和地方衙门再在道路交通上想想办法,就能彻底的将所谓的“小农经济”打开一个大大的缺口,让人们看到原来菜蔬也可以像粮食一样,从一地运到一地的,依此类推,其他的东西流通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有了流通的需求,道路的建设速度也能加快许多去。
所谓的“小农经济”,并不是什么制度缺陷,而实在是交通所限制,信息不畅通所限制,只要交通上去了,信息交流的速度上去了,能创造出一地的菜蔬到了另一地还是有足够的新鲜度,让商人有利可图,让菜农有钱可赚,那么一切也就水到渠成,限制交通(本文所说的交通,不是后世的交通,而是交流和互通的意思)的桎梏也就会自然而然的瓦解掉。…。
王况一连推出了烤牡蛎,煎蟹和炒沙虫三样菜,这个作用的后果就是,不到一年,这三种菜式就已经成了东治港各大酒楼的招牌菜,也成了东治的一个代名词,到东治港的人,这三样菜是非尝不可的,否则他回去都不敢说他到过东治港。再接下来,富来分号又推出了土笋冻这个冬令小吃,整个东治的饮食业一下就赫赫有名起来,因这几样,都是要求新鲜吃的,没法子长途的大量运送,结果闹到后来,就连长安的富贵子弟都知道了东治有四大名吃,个个是想着方的也要来走一遭。
这个情况,就是现在的王况也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此时的他,还是依旧沉浸在这似乎很是熟悉的场景里。
“哟,这不皮三么?怎么敢来见人了?”徐国绪的一声,让王况回过神来,看去,原来真是皮三,正弯着腰,两手垂着,低眉顺眼的站在一边。
“来,坐。”王况拍了拍地面。
“建安侯在,哪有某坐的份,某这是来向徐统领赔不是来了,小子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还要好多年才会出来,先用了),先前唐突了徐统领,徐统领您是做大事的人,大人不记小人过,还请原谅则个。”
“不止这事?”既然他不坐,王况也不强求,别人不会像建安兵那样的把自己当做是亲人,随随便便的就坐下来,有些心理差距,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化解得了的。皮三会来道歉,这是王况预料中的,因为烤牡蛎已经证明了烧烤架确实是有大用,但如果皮三只是为了这点小事而耿耿于怀,那也不大值得邝老大那么看重他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