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上掉下个….(2 / 2)

加入书签

“这。。”那人看了看孙铭前和四周的人:“实不瞒大郎,这里说话确是不便,还请借步。”

“嗯,大郎啊,你好好招呼客人,我想起来还有事要找祝四娘子说说,你!你!还有你,你们几个,杵这干嘛?还不去厨房帮忙去?!”孙铭前指着几个在跟前擦案几招呼客人的伙计喝道。

东家这是怎么了?没见我们现下正忙着呢么?想要回话,却见孙铭前一瞪眼,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孙二见到,一个脚后跟踹在了还在犹豫着的高三屁股上:“去去去,在这碍眼么这是。”高三平时和孙二打闹惯了的,根本就没怕过,反过身来就要踹回一脚,正好对上孙铭前狠狠的一道眼光扫过来,一激灵,赶忙的端起一个碟子就往厨房跑,就听后面有人嚷嚷:“哎,我的卤豚耳啊,还好大半碟没吃呢,怎么就给端跑了?”

王况见在堂前说话也不是个地,就领了那人到食部和客部间的小巷里:“说,这里应该没人听到。”

“某姓李,忝为林府管事,我们见过的。王大郎叫我李老七就是。”那人这才说话。

“原来是李管事,不知您来找小子有何事?”王况可不敢叫他李老七,客栈里的人都叫他小东家,可要和林家的管事比起来,那地位差距还是摆在那的。只是王况很是挠头于唐时对人的叫法,总是以排行来论,他不敢想象,假如来一大堆人,都姓李,而且在各自族里都是排行第七,自己一叫:“李七郎。”那谁知道叫谁啊?他却是不知道,往往这时候还会以出生地叫的,比如说他王况出身建安,日后有点名气了,碰到有人和自己同姓同排行的,别人就可以叫他王况为王建安,就如同后世闽北话里总会说某个有点名的人为:那个南平老王,那个建瓯老刘一样的意思。只是他现在没任何的名气,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用出身来叫他。

李管事从怀里掏出个小木匣子,递给王况,说:“这是我家小娘子前几日去野外游玩时无意间得来,她不认得这事物,就想问问看王大郎能否认得?”

“你家小娘子怎么就找到我了呢?凭什么就认为我认得?”王况没有打开木匣。怪事,只不过见两面而已,怎么就找上我了呢?

“就凭你没出过建安而能说一口官话,而且,我也打听过,王大郎很喜欢听人聊些天南地北的奇事,所以我家小娘子说,约摸着王大郎能识得此物。本来也是可以回到长安找人问的,可这是小娘子送给他爹爹的礼物,回长安问怕是来不及了,所以我就策马赶了回来。”

坑爹呀这是!王况几乎要疯了,这么屁大点事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要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我和小娘子有什么呢。你没见刚才孙铭前看着自己的眼睛有点暧昧的意思在里面么?他是不知道,唐时女子虽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规矩,可也是不能随随便便送东西给个男子的,这次不是送,但若是要不明真相的人看到李管事给了王况一个匣子,不管他说什么话,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保证能给传成:“听说了吗?林家小娘子送定情物给王大郎了。”或者会是:“听说了吗?林家小娘子送来书信,约王大郎私奔呢。”所以怨不得李管事谨慎。

无可奈何,王况打开匣子,里面还有蓝缎子铺盖着,掀开盖在上面的缎子,王况乐了。苍天呐,你又给我带来什么啊!这下好了,总算以后有娱乐了。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东西留住。

卖个关子,王况看到了什么?大家猜猜。这章就短一点,下章长点补上。

分割---

前两天网上传的沸沸洋洋,有记者说用松香扒毛是黑心作坊,按这个记者说法,松香是工业品,有毒。嗯,灰雀这里很是郑重的劝那位记者,往后吃药啊,一定要看清出药里有没松香成分,有的话就丢了,工业品嘛,有毒,吃不得。还有就是啊,看看家里的家具有什么是木头做的,嗯,也全劈了烧了,木头,尤其是松木,都会存在松香,而且松香还是挥发物,这么长时间处于松香气体的包围中,那还得了?建议那个记者啊,家里的家具全换成金属的,皮的不能用哦,那是用硝水揉的,也有毒,棉布的也不能用哦,染料也有毒。反正总之,那个记者么,最好是光着身子,不要吃东西,不要住,不要睡了。健康第一嘛!

以上是灰雀个人观点,不代表砖家观点,一切以官方正式说法为准,灰雀只是个小民。

还是厚着脸皮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哦,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