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闻喜裴氏(2 / 2)

加入书签

杨元庆知道清石房便是裴蕴一房,此人应该是裴蕴的族孙,见他年约三十岁,清秀儒雅又不失jing明能干,顿时对他很有好感,杨元庆下马还礼笑道:“那就烦请裴兄带我去裴府。”

既然杨元庆是以裴府孙婿的名义来闻喜县,赵守安完全放了心,至少不会和裴寂撕破脸皮,他也知道骑兵需要饲料,便连忙命官员带着仓曹去城中购买。

杨元庆让杨思恩安排士兵就地驻营休息,自己则带着徐世勣和数百亲卫进城去拜访裴府。

县城内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各种商铺内物品琳琅满目,酒肆内生意兴隆,尤其铺和学舍众多,随处可见身着儒袍长衫的读人身影,一辆牛车从旁边经过,只见一名年轻士子坐在牛车持大声诵读,旁若无人。

“闻喜县学风很盛,就算乡间农民也会想办法让孩子读几年,能够识字,一般中户人家都会让子弟读十年以,这都是受裴家学风的影响。”

裴通济指着远处一座高塔笑道:“总管看见那座塔阁了吗?那是文昌阁,也是就是著名的裴学所在,最盛时有三千学子,现在还有数百人。”

杨元庆凝视着文昌阁,他知道崔、裴这些名望大族之所以数百年不衰,关键就在于重教育。他们不仅仅培养本族子弟,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官居高位,或者是当地大族。他们也就成为名望大族的一种势力。

比如河东各郡县官员,至少有两成和闻喜裴氏有关,这也是山东各大士族势力能和关陇贵族抗衡的最重要原因,不仅仅是他们本族子弟,还包括他们大量的优秀门生,所以闻喜的裴学,清河及博陵的崔学。太原的王学,范阳的卢学,这些都是隋朝著名的学府,能进去读的学子几乎都是各郡县的名望子弟。

这里已经离裴府不远,裴通济见左右无人,便低声对杨元庆道:“元庆,有件事我要告诉你,裴寂也来了。今天刚到,就在裴府内。”

杨元庆一怔,裴寂并不是闻喜裴氏啊!他来做什么?

“他也是裴家子弟?”杨元庆疑惑地问道。

“他是河东郡桑泉县裴氏。曾经是闻喜裴氏偏支,但两裴已经百年没有往来了,李渊封他为闻喜县公,所以他便来商量两裴合并之事。”

杨元庆冷笑一声,他知道李渊的用意,占领了关中,得到关陇贵族的全力支持,他又想打山东士族的主意,想得到山东士族支持,便于他谋取天下。裴家就是一个突破口,想利用裴寂来作为桥梁。

“那裴家态度如何?”

裴通济也冷冷道:“家主在丰州,清石房之祖在江都,李渊背叛隋朝,勾结突厥,裴家焉能事之。裴寂既来,不过是敬而远之罢了。”

杨元庆点点头,他估计裴家也不会答应,闻喜县公是裴矩的封爵,他裴寂也封一个闻喜县公,这算鸠占鹊巢吗?

“元庆,最好你能在闻喜县驻军,这样李渊也无法向我们施压。”

“我知道,等我拿下太原,我会把裴家宗祠暂时迁去太原,防止李渊把你们逼去长安。”

说到这,杨元庆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既然裴寂在这里,那么李叔良的军队就不会太远,一定也在附近。

“裴寂带来多少人?”

“带来一百多护卫,都住在驿馆。”

杨元庆回头一招手,亲兵校尉罗淼立刻前,杨元庆低声吩咐他几句,罗淼点点头,立刻带着十几人离去了。

“元庆,你这是。。。。。”裴通济不解地问。

杨元庆淡淡一笑,“没什么,我想从裴寂随从口中掏点情报而已。”

。。。。。。。。。

裴府位于城东,是一座占地百亩的大宅,由于战乱影响,裴家数百子弟都搬进了城内居住,裴家子弟家风严谨,子弟皆知达礼,在闻喜县声誉极高,听说是裴家子弟,县中人都会礼让三分。

目前裴家家主依然是裴矩,裴矩和裴蕴的子女大多住在东都洛阳,但由于瓦岗军进攻洛阳,洛阳城大量人逃出,包括裴家百余名族人,都逃回了闻喜本宅。

杨元庆到来,正好遇到裴家族人大量从洛阳返回,此时裴府门前站满了欢迎他裴家子弟,包括裴敏秋的父亲裴文意和母亲王氏,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重逢的激动和期待。

在一片欢呼声中,杨元庆终于来到裴府门前,他也看见了丈人,连忙翻身下马,前跪下见礼,“婿元庆给岳父岳母见礼!”

裴文意高兴得呵呵直笑,连忙扶起女婿,“快快起来!”

杨元庆又给岳母王氏见礼,王氏最喜欢这个女婿,又问他敏秋怎么不一起回来,却被丈夫瞪一眼,“元庆是来打仗的,敏秋跟着做什么?”

这时,杨元庆若有所感,他一转头,只见裴寂出现在十几步外的大门旁,身后跟着几名侍卫,目光yin冷地看着他,众人也发现了裴寂,一下子安静了,裴府大门前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