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班长(1 / 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社会,既不算是殖民地社会,因为还有国家政权的存在,又不算是封建社会,因为国家的经济命脉、政治要害受列强掌控,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最后这时的中国被定义成了一个半殖民主义半封建主义性质的社会,这个名词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纯粹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要说整个中国最混乱的时期,就算是北洋政府统治的军阀混战时期。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到处是战火,遍地是狼烟,披枪带刀者不知凡几,让人无奈的是偏偏此时的国力损耗最厉,国宝也是此时流逝最多。洋人把中国划分成块,在餐桌上享用,无视亿万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如果说清末时候还有洋务派留下了一批工厂的话,那混战后的中国真正的是一穷二白,连一支步枪都要靠洋人的帮助才能生产。
抬头看着无尽的星空,孙复的思绪穿过了时空的阻隔,无数的革命烈士、先行者的名字在脑海里滚动,他们无畏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一个全新的中国,是一个崛起的中国,也是一个荣耀的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辛亥革命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的革命,它顺势而起,却从没有一个合格的组织或者领导集体,无力领导革命的方向,直接导致革命后的中国更加迷茫。先有洪宪闹剧,后又张勋复辟,各种乱世奸雄登上了历史舞台,各施演技,将整个中国演绎成了一部悲情剧,无数的国民在舞台下嚎哭、流血、死去。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军权的混乱,北洋军阀兵归将有,国民军派系繁多,内乱、争权各种方式的内斗不断的消弱着中国的国力,把一个荣耀中华糟践的不成样字,后来我党实行了‘党控制枪’的政策,才避免了军阀的再现,接管了只有苦难和穷困的中国。
熟知这些历史,孙复自然不甘心中国再次出现这种悲剧,自己的到来就是要改变些什么,可是我党的‘党控制枪’又不是孙复想要的,只好暂时在内心确立军队御外敌的身份,具体办法只能等以后集众人的智慧再想。
招兵结束了,可以说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没有正经工作的年轻人比孙复想象中的还要踊跃,好男不当兵在此时是个空话,连生存都很艰难的人们,那里还会在乎一两句古话的影响。
两千四百人的新兵,孙复兴奋过后却在发愁怎么训练这么多的新兵,就算是把人字队都拉来也不够教官的数量,难道要把所有的凤凰战士都拉来,孙复在这个念头出现时就掐掉了,凤凰战士是自己的卫队,不是教官,让他们充任教官已经是无奈了,不能把所有的凤凰战士都当一遍教官,这不是孙复想要的。
思来想去,既不愿意自己手下出现军队私有的情况,又不想把新兵裁剪,总算想出了一个还算过的去的主意。
新军营,茂名城东约二十里处,占地近三千亩,是一块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1500米的大场地,土质偏碱性,无主荒地,耕种不易,正好被孙复借着自家岳父的身份‘征用’了,耕种不力的荒地正好用作军营。
军营的新营房是用石灰和土砖建造的,虽不如混凝土的坚固,此时倒也算是极好材料了。大笔的银子撒出去,整个茂名的上千泥瓦匠一块施工,两百多间的营房只用了不到三天就建好了,包括了九间餐厅,还有军械库、仓库、厕所等等,一应俱全。
今天是新兵入营的第一天,两千四百人的新兵,站在大操场上,乱糟糟的,糟乱更坚定了孙复心里确定的训练方案。第一天,和当初训练一样,背诵军纪,脱自解放军的三大条令,便成了新兵们的第一堂课,如果说让他们背下来,肯定不现实,这些新兵可不是孙家庄的那些少年郎,读过书的可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文盲,练字都认不全,哪里背的了,这只不过是熟悉军纪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