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1 / 2)
初平三年四月初六,孙坚军两万人与荆州刘表所部三万人战于蕲春郡寻阳县东部的浔阳湖之上。浔阳湖,也就是当时的彭泽湖的北半部分,彭泽湖水域广阔,横跨长江,江北江南皆为其水域,寻阳县濒临浔水,是建在浔水汇入长江的冲积土地上,对整个长江水系而言,寻阳县和蕲春郡郡治所在的蕲春县,都是关键的水路要冲,拥有这两个城池,也就等于遏制了长江在荆扬两州之间的门户。一旦失去了这两个要冲,荆州江夏郡就会完全暴露在最前线。
江夏就在襄阳以东,在江夏作战就等于在襄阳的家门口大战,这对于荆州集团统治的稳定十分不利,所以荆扬双方对于寻阳水域的控制权都是寸步不让。荆州水军本有八万余人,但一年前的夷陵一战,荆州水军折去了近半数人马。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人数又再次恢复到了六万,但那些新近招募的兵员,无论如何是无法与原来的老兵相比的。
不过初平二年荆益两州的那场大战,益州水军消灭的只是荆州西部水军和江夏水军的一部分,荆州最精锐的襄阳水军以及江夏水军的一半左右人马并未参与战斗,所以荆州水军的战斗力在此时也是不可小觑的。
相对于孙氏集团的全力备战,荆州刘表的战备状态可就不怎么样了。孙坚虽然是世所知名的猛将,但刘表在心里并不是很看中他。尤其是在攻打董卓地战役中,孙坚部属损失巨大,不得已要依靠袁术才能够回转江东,而荆州虽然和益州进行了几次大战,但因为刘宇顾及他和刘表同为汉室宗亲,逼迫过甚的话,会落人口舌。对自己的名声不利,所以对于荆州军并没有赶尽杀绝,不但保全了荆州的几万水军,就连当时在上庸的几万荆州精锐步兵,也安然回师!
这样一反一正,刘表和孙坚的实力相差可就变得悬殊起来。就拿这次战役来说,两万人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已经是能够招募到的并且能够出动地最多部队了,但荆州对应派出的三万人。在整个荆州军中。却不过是五分之一而已。确实,刘表因为袁术同时出兵的关系,调动了四万人马在蕲春北部边境驻防,但就算刨去这四万人,荆州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在十万左右。可是,刘表认为,对付孙坚这样刚刚得到江东四郡,并且内忧外患俱全的对手。根本用不了十万人!
态度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当然,荆州不缺人才,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在当世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于孙氏集团地这次进犯,也不是所有地人都像刘表那样轻敌。但可惜的是,刘表偏偏挑选了两个和他一样轻敌的人担任大军统帅,其中江夏太守黄祖是三万大军的主将,而副将则是刚刚不久之前才因为裙带关系而上位的蔡瑁。
蔡氏家族是襄阳最大的世族。刘表可没有刘宇那么大的魄力和强大的实力。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跑到襄阳来就任荆州牧的,在这种情况下。刘表要想站稳脚跟,自然就要注意和荆州的世族打好关系,而蔡氏家族也就成为了他的首选。就在一年前,刘表地正室过世,而蔡家家主菜讽就抓准了时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刘表,两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借着这层关系,已经在刘表帐下效力的蔡瑁很快就得到刘表的扶持而出人头地。在三国演义中,蔡瑁被刻画成一个无能奸臣地形象,不过现实中地蔡瑁,虽然确实是个阴险小人,但说他无能,就有点不符合事实了。
要说蔡瑁的军事才能,还是很值得称道地,尤其是在水军水战方面的造诣更是不凡。三国演义虽然对蔡瑁贬多褒少,但却还是借周瑜之口证实了蔡瑁“深得水军之妙”,并且留下了“有此二人为水军都督,则曹军难破!”的极高评价。虽然蔡瑁和张允因为这个评价而丢了性命,但能被周瑜这三国时代有名的智将如此之高的赞誉,倒也死而无憾了!
初平元年初的时候,荆州南部四郡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刚刚崭露头角的蔡瑁就在蒯氏兄弟的协助下,奉刘表之命巡抚荆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剿除了乱党暴民,成功稳住了荆南的局面。有此战功在身,蔡瑁的仕途就更加通畅,刘表被封为镇南将军之后,便命蔡瑁为南郡太守,襄阳水军都督!确实,蔡瑁有才华,但刘表所封赏给他的职位,却也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能力。人的阅历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往往会出岔子。
蔡瑁的情况就是这样,仕途上的一帆风顺以及荆南军事行动中取得的一系列战果,让蔡瑁开始自得自满起来。这次孙坚来犯,蒯氏兄弟还有一些荆州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而蔡瑁却和黄祖之类的人一样,认为孙坚不足为虑,而且认为这是自己再次立功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得到消息之后,便主动的向刘表提出要率领襄阳水军前去迎战孙坚。
身为上位者,尤其是身为独裁社会中的统治者,个人判断的准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势力的兴衰存亡。就像刘表,虽然也可称得上的俊杰之才,但这种才能,多数是体现在团结臣属,稳定统治区的安宁稳定等等政治才能上。在军事方面,刘表的触觉可救药迟钝的多了。对于这次孙坚来袭,刘表的态度很让人惋惜,他也在轻视江东的军队。也许淮南袁术的动作还能让刘表有所警惕,但对于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孙坚,他认为不足为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