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争权(1 / 2)
按照这个时期的陆战理论,凡是在几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或者战争,总有主攻和佯攻、助攻之分。对于这一点,人们记忆最深刻的莫过1915年。当年德国将战略重心调整至东线,使其在俄国获得了重要的胜利,可谓正面战例;英法在同年的战略混乱,使得协约**队同时在西线与达达尼尔海峡开辟两个主战场,导致大规模溃败,可谓反面战例。正是这种用数百万人性命换来的“战争经验”,让欧洲军事家牢牢记住了“主攻”、“佯攻”两个词汇。中国对俄宣战以后,俄国总参谋部也不可避免的开始猜测与分析中**队的主攻方向。
俄国人这种猜测是无可厚非、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在他们面临两线作战,而且亚洲战场远离西部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后勤补给会相当困难。如何把有限的兵力和物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是他们制胜或者说败得不太难看的关键。但是,这种分析本该立足于如何击退敌人,即便分析结果有分歧,也应该是一种单纯的、出自军事方面的不同观点,而在目前的俄国临时政府内部,这样的意见分歧却变成了各个政治派别争夺军权的一种工具与借口,并且演变成一场不可调和的争执……
在中**队跨过边界线后不到一个小时,俄国临时政府的政要再次坐到了一起。李沃夫总理手扶桌案道:“诸位,方才得报,中**队已经从三个方向越过了边界线,正式开始了侵略我国的战争!听闻总参谋部至今依然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存在意见分歧,临时政府不少官员都深感担忧。今天召开会议,希望能够立刻确定此事,速做安排……”
总理口中所言的“官员”,指的是司法部长克伦斯基与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在上台之初,李沃夫需要利用米留可夫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来稳定自己的权力,因此他将兵权交给与米留可夫交好地的勃鲁希洛夫元帅,以换取其对自己的支持。不过,李沃夫对米留可夫并不放心,希望能有一个人可以制衡勃鲁希洛夫,此人就是克伦斯基。这个野心勃勃的司法部长一心想要控制军权,于是李沃夫将克伦斯基的嫡系将领科尔尼洛夫上将任命为圣彼得堡军区司令。这就形成一个勃鲁希洛夫主外。而科尔尼洛夫主内的军事指挥系统,即便米留可夫和勃鲁希洛夫想要造反,身边也没有一兵一卒可供调遣。这种军事指挥格局可以稳定住内部的政局,起到相互制衡地作用。但是对外作战这种制衡就会变成相互阻碍……
事关作战,作为三军统帅的勃鲁希洛夫首先发言:“总理先生,中国北方三个方面军虽然同时出击,但西北方面军的兵力却占其总兵力的一半。这种部署足以说明一点,中国人地主攻方向在哈萨克斯坦边境。因此我主张把即将调往亚洲的兵力部署在巴尔喀什湖地区……”
“勃鲁希洛夫元帅,您的意见我不敢苟同!”发言者正是科尔尼洛夫。克伦斯基在军界的代言人。这位上将骨瘦如柴,眼睛里充满狡黠的目光,他一捋唇上修剪得整整齐齐地斯拉夫式胡须道:“尽管目前中国将一半兵力部署于西北方向,但不要忘记一点。中国现在仅仅动员了三十多万预备役人员。按照其动员能力和工业能力,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中国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增加300万以上地部队。另外。中**队的调动非常秘密和快速,我们在宣战后一直没有得知其具体的兵力配备。然而就在一周前,中国统帅部自己公布了他们的兵力部署。对于这一点,您不觉得可疑吗?难道中国人会把主攻方向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所以在下认为,中国人在西北集结大量部队是为了迷惑我们,而他们的主攻方向就在伊尔库茨克!”
勃鲁希洛夫遥遥头道:“科尔尼洛夫将军,您地观点缺乏依据。正如您所说,中国动员地后备兵力可以调往任何一个方向,那为何不能调往西北方向呢?”
科尔尼洛夫反问道:“那您这样判断的根据又是什么?”
“我地判断依据是对中国人战略意图的推断。诸位请看地图……”勃鲁希洛夫起身走到身巨幅俄国地图边上,然后拿起指示棍道:“我国在亚洲的部分共有1780万平方公里,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鄂毕河以及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今新西伯利亚)以东,如果中国人选择以蒙古和其东北为主攻方向,那么其目的无疑是控制这个地区!”
见在座的军政要员频频点头,勃鲁希洛夫继续说道:“这一地区面积虽有1100万平方公里,但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地方不足五分之一,人口仅有不足300万,而且基本在中俄边境北部的300公里范围内。中国即便攻取了这个部分,占领了110万平方公里,但是他们实际得到的可利用国土也不过100至2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这个地方河流纵横、山脉横亘,中国就是派300万大军到这个地区也无法全部展开,只能是顺序投入战斗。他们又何必再增加兵力?
“剩下的地区即中亚与波斯北部,虽仅有700万平方公里,但却全部适宜居住,而且大部以平原低谷为主,适宜大兵团展开作战。最关键的是,这个地区有两个绝对重要的战略要地。第一个是北部的叶卡捷琳堡和车里亚宾斯克。这两个城市扼守乌拉尔山脉的豁口,是我国东西交通枢纽,一旦被中国人控制,马上就会将我国欧亚两部分领土完全分割。第二个是南部的波斯和里海周边,那里西与奥斯曼帝国接壤、东与英国亚洲殖民地毗邻,南部还能直下波斯湾。一旦中国人得到这个地区,然后再对老迈的奥斯曼帝国施恩或者武力威胁,那么中国就能将其势力延伸至地中海以及波斯湾。这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
听完勃鲁希洛夫的分析,整个会场静得可怕。如果中国人真的野心如此之大。那么俄国将失去它在亚洲的所有国土!在一片沉默之中,科尔尼洛夫的声音再次响起:“勃鲁希洛夫元帅地分析非常精彩,但是您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后勤补给!”
科尔尼洛夫起身来到勃鲁希洛夫身边,并从他手中接过指示棍道:“众所周知,我国国土呈东西长、南北短的形状。加上勃鲁希洛夫元帅方才所言,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适宜居住的地区基本集中在南部。即中俄边境以北的300公里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人以北部为主攻方向,那么他们的进攻路线是纵向的,而补给路线也是纵向地。最长的补给线不会超过300公里。反之,若是中**队从西部出击,那么他们的进攻路线是横向的,意味着补给路线也是横向地。诸位请看,若是中**队从中哈边境出发。到达北部的叶捷琳娜堡行程00公里,到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地区行程2000公里。到达波斯境内更是需要长途跋涉近2300公里。要知道,到达这些地区之前,中**队身后没有铁路、公路甚至是河流,别说80万军队。就是2万军队的补给也是困难重重。因此勃鲁希洛夫元帅方才所分析的战略目标虽然很诱人,但那是一个不可能实现地目标。因此在下认为。中国人在西部囤积重兵。除了有吸引我军向哈萨克斯坦境内移动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今后实现这个目标而做准备。不过,目前他们绝无可能有此打算!”
科尔尼洛夫地话音一落,方才那些愁眉不展的政要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中国人打不到这么远。不过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勃鲁希洛夫。这位元帅是一个真正从战场上打拼过来的军人,枪林弹雨和多年戎马不仅让他拥有了丰富的指挥经验,而且还拥有敏锐地直觉。关于中国西路军后勤补给的问题勃鲁希洛夫也曾考虑过,而且考虑得比科尔尼洛夫还要仔细,尽管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但是他地直觉告诉他:这就是中**队地主攻方向!
直觉是直觉,可惜直觉无法说服任何人。沉默片刻,勃鲁希洛夫决定用另一种方式说服眼前这些不懂军事的政客们:“各位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即便中**队以正北作为主攻方向,我们能否挡住他们地进攻?”
“那勃鲁希洛夫元帅有什么意见?”李沃夫虽然防备着这位战绩辉煌的元帅,但他的心里也很明白一点:勃鲁希洛夫是目前俄**界中唯一一个有能力的高级将领,其他那些将军除了吹牛打屁外加争权夺利之外毫无用处。
勃鲁希洛夫道:“总参谋部做过估算,若是我远东与中国作战,最多只能调去80至100万兵力,否则后勤的压力就能让我国崩溃。但是蒙俄边境长达数千公里,而且中国兵力远远高于我们,这种情况下想要守住边境线难于登天……”
科尔尼洛夫笑道:“怎么,勃鲁希洛夫元帅要放弃远东吗?”
“正是!”勃鲁希洛夫点点头道:“与其拉开漫长的防线,不如将有限的兵力与物资集中到一点,将补给负担过大的地区放弃……”
李沃夫问道:“哦?元帅的意见是放弃哪里?”
勃鲁希洛夫道:“将兵力收缩至诺伏尼古拉耶夫斯克,并把以东地区全部放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