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外敌(1 / 2)

加入书签

朝会上,满朝文武跪了一地,从山东溃败而归的聂士成和李秉衡则跪在最前列,二人深深的将额头顶着地面。死一般的寂静已经持续了数分钟,所有的大臣都觉得这几分钟象数年那么漫长。光绪沉着脸,拍案喝道:“聂士成、李秉衡,你们可知罪?!”

而一旁的李秉衡却已经慌了手脚,他头如捣蒜一般磕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哼!留你们何用,来人……”

“太后驾到——”太监的声音打断了光绪的怒气。

“微臣(儿臣)参见太后……”众人高呼相迎。

自袁世凯叛乱后,慈禧已经多次直接插手廷议,此时她毫不客气的坐下道:“众位爱卿平身吧!”

“谢太后!”

看看依然跪倒在地的聂士成和李秉衡,慈禧道:“聂大人和李大人,你二位虽然没有守住山东,但也延缓了叛军的速度……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平身吧!”

二人刚要磕头谢恩,光绪道:“皇爸爸,山东之败,全系此二人过失,若不治罪,恐难约束其他守将……”

“叛军势大,而且那反贼袁世凯也早有预谋。两位大人能守一个月,已是不易。此时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就请陛下网开一面吧……”刚才光绪想要降罪二人,慈禧现在等于完全推翻了光绪决定,帝、后二人的争锋此时已经完全公开化!此时直隶守军全部操纵在对慈禧死忠的荣禄手里,而且经过甲午一战,帝党党羽被剪除无数。光绪只得忍下这口气道“是……”

打发了皇帝,慈禧抬头道:“现在叛军已经攻入直隶,随时危及京城,诸位大人可有退敌良策?”

沉默片刻后,荣禄出列道:“启禀太后,袁世凯犯上作乱,逆天而行,注定会遭天谴。然而目前贼兵势大,又近京城,英、法、德三国援军未至。恐难退敌。臣请奏,再请俄、日两国联手出兵,协助朝廷兵马平叛!”

不久前,慈禧刚刚强行通过了向英、法、德三国请援的议案,这本就已经引起了翁同龢等人的愤怒。加上翁同龢与荣禄、李鸿章等后党领军人物地过节十分深(翁同龢的哥哥曾被李鸿章等人参劾罢官),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出列道:“太后,真定、河间此时有9万精兵驻守,加上京城八旗十二万、武卫军四万、京城汉军巡捕营一万,即便没有外援,此二十六万将士也当一战!”

早年的清兵分为八旗与汉军绿营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又分为京营和驻防两个部分。八旗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常备总人数为十二万至十五万。在京城,为了防备汉人造反,因此驻扎的汉军很少,而且只充当巡捕的角色。京营汉军一共有五营,人数在六千五百至一万一千左右。后来为了加强京城的守卫,光绪年间兵部又拟建武卫、武毅两军。不过这个时期慈禧不是修园子就是过生日,这两支军队一直没有真正的组建起来,直到甲午惨败之后,慈禧才不得不同意兵部地要求。

在京城的三支守军里。八旗兵的衰败与无能,早在太平天国期间就已经被证实;汉军巡捕营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可以,让他们拿枪上战场恐怕跑得比谁都快;至于那新组建的四万武卫军,恐怕不会比聂士成带到山东的三十营武毅军强多少。这样的一批部队。让慈禧怎能放心?她向荣禄一使眼色,后者立刻会意道:“大司徒(翁同龢此时任户部尚书)所言差矣!这些兵勇守卫京畿自当没有问题,但此刻天下哀鸿遍野。百姓们都希望朝廷能够早日平定叛乱。陛下和太后心系天下,当然要为百姓多多考虑……所以只有请来外援,才能在短期内平定天下,让百姓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荣禄一番慷慨陈词让翁同龢鼻子差点没气歪:“哼!难道中堂大人又想将我大清国土卖给洋人吗?!”

荣禄道:“大司徒,我不过想早点平定内乱,为陛下和太后分忧,为天下百姓……”

没听完荣禄的屁话,翁同龢拱手道:“太后,俄日两国乃吃人虎狼,垂涎我大清东北久矣!若请他们出兵,定又会要我大清割地、养兵,恐怕……”

慈禧道:“大司徒,袁贼要的是我们的命,而洋人要的是我们地地,你说我当如何?”

翁同龢道:“太后!甲午之败,民心已乱。内乱乃大清内务,若此时以国土换洋人之助,恐民心渐离……今后内忧外患不断,还请太后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