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上上下下的感觉——这真的不是电梯(1 / 2)
“主公,袁本初似乎因为怒极攻心,突然晕倒在了战场上,虽然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被其手下封锁,但既然我们这边都收到消息,彧还请主公早作打算。”
对于突然传来的消息,曹操先是猛然一惊,随后便是深深的无奈。
抬头看了看不远处任凭督战队如何斩杀也无法遏制颓势的士兵,同样作为长社城外那个火雨之夜的亲历者,曹操很清楚比起督战队的大刀对生命的简单威胁,李书实身上所环绕的那层神秘更加让人恐惧,以致于就连那些将军和督战队本身都不那么坚定,更别说普通士兵。
而在更加远的地方,袁绍军虽然在一批出色的基层军官的指挥下还未出现更大的混乱,但是袁绍这个主心骨的倒下对其的影响难以估量,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作为袁绍的好基友,曹操对其的了解还是颇为深刻的。
他清楚袁绍绝对不是那种轻易就会情绪激动甚至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豪杰。
可偏偏袁绍就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倒了下去,那么突然以致于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更是为他的身上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突然到了让袁绍羽翼下的那些手下们都产生了一种错觉:这倒下的真的是那个袁本初么?!
不是因为他们不认识不了解袁绍,反而恰恰是因为太清楚袁绍对于这个政治集团的意义,才会让这些手下们因为他的倒下而彻底的慌乱起来。
而在这个慌乱的时候还能够想起要封锁消息安定人心已经是他们智力出众的最好体现了。
就好像如果没有了董卓。西凉军便能够在一夜之间变成散沙一片一样,袁绍的身上同样牵扯了太多的利益,联系和期望,他背负了太多人对于这个乱世的诉求和希望。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袁绍与董卓这对宿敌之间倒是颇有几分的相似之处。
“我原以为那些说袁绍承受的压力太大的消息不过是夸张之言,可没想到……”
想到这里曹操再一次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阵子袁绍身上的有些大。
这是曹操从各种渠道中所得到的消息。
事实上当时曹操仅仅是将这些消息当做笑话一样处理,毕竟袁绍一路走到现在可并不是那种温室里的花朵,各种各样的大风大浪也没少经历,抗压能力只怕比起一般的精英来还要高出许多,哪怕无法和曹操这个面黑心更黑的家伙相比。但比起张邈之流或许还是能够胜过的。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袁绍在眼下这个看上去并不是很绝望的场合出了这种岔子。这就让曹操不由得不重视起之前所听闻的那些或是捕风捉影,或是确有其事的情报来。
事实上只要稍稍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袁绍此时所承受的压力的确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对外,隐藏在幕后的刘虞为其编制了一张大网——正面需要承受来自于北方公孙瓒和刘备的压力。旁边有李书实在不安分的敲边鼓。背后则是依然挣扎着的韩馥。
对内。在外人看来袁绍席卷冀州一片形势大好,可是与袁绍经常鸿雁传书的曹操却很清楚这并不能掩饰他治下并非铁板一块的事实。
其实就算没有那些书信曹操同样很清楚大汉地方上的那些豪强实力到底已经膨胀到了何种程度,尤其是黄巾之乱后的这几年。借着当年灵帝刘宏的诏令以抵御黄巾军的名义修筑了规模更庞大防御力也更坚固的坞堡且编练了更多的私军让那些原本就在地方上横行的豪强们有了更多对抗中央所任命官员的底气。
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或许参差不齐,但是其中强悍者如自己麾下的李进、李典所部,还有新近加入的史涣所部都算得上令行禁止的优秀部队。这样的豪强如果有了二心,就算袁绍大军在侧能让他们收敛一二,可当袁绍的部队都被牵扯到对外的战争中无暇他顾的时候,这些人的野心就会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般肆意滋生起来。
最重要的是,袁绍治下的情况与李书实梳理并州和两河时的还不尽相同——当初李书实是受到了数量众多的地方世家豪强的联合抵制,激烈者如河东豪强世家直接反叛,狡猾者如并州豪强世家采取冷暴力不合作,却是都将自身的立场置于李书实的对立面。
对待这样的情况虽然让人感到棘手,但既然分属双方,那么自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手段相对而言可以稍稍肆无忌惮一些,以后反而有了安抚的空间。
可是当袁绍想要对那些恼人的家伙采取行动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基本都已经在表面上向自己效了忠,甚至在袁绍有精力处理他们的时候表现得还都不错。于是再想要处理他们就变成了袁绍军的内部问题,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足以信服的借口或者通天的手段,那么袁绍的行为很容易引起整个世家豪强阶级的集体恐惧和兔死狐悲。
比起冀州的土著们,袁绍毕竟只是个外人,待在冀州的时间满打满算不到一年的功夫,他此时所拥有的最大资本便是自己的声望,可偏偏这只要稍有不慎便会受损乃至于失去的东西。
外有强敌环绕,内有心怀恶意者窥视于侧,自然让袁绍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如今一场关键性的大战又是如此的跌宕起伏,以袁绍的神经都有些快承受不能了。
只不过……
“本初啊,孟德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看着眼前依然不见好转的局面,虽然不至于撤退离开。但想要替袁绍力挽狂澜却也不可能。
不过唯一让曹操稍稍安心的是,将作为生力军也是威胁最大的曹操军打溃后李书实的部队并没有趁机乘胜追击,反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向袁绍军的身上,尤其是那支虽然实力较弱但是体力却还算充沛的偏师,承受了大部分的攻击,看上去李书实仅仅是在打压袁绍军的气势。
又或者说李书实也很清楚,在没有天堑一般的实力差距的对抗中,贸然将自己的部队陷入到敌人的大军之中,结果只能是被敌人付出巨大代价后慢慢蚕食。
这样的结果对敌人是不是划算李书实不敢确定,但是自己这边确实绝对不划算。毕竟作为自己的亲卫每一个都是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并武装的精锐中的精锐。是未来并州军基层军官的预备役,也是李书实牢牢控制住军队的最佳触手,损失在这里也就意味着未来李书实对部队的掌控力会下降甚至有可能会诱发一些连锁的不良结果,那将又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再说给毫无关联的公孙军当炮灰?
李书实觉得就算是伟大的雷锋同志都不会这么做。毕竟公孙瓒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敌人”。
将袁绍军搅乱就足够了。剩下的还是交给公孙军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书实的部队轻轻地来,又轻轻地离去,将仇恨留给了公孙军的将士们。
于是。在并州军似有意似无意的“指引”下,公孙瓒军与曹操军交上了火。
当然,这样的结果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毕竟虽然袁绍的昏迷会对袁绍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因为消息的封锁这样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发酵,至少表面上看袁绍军依然韧性十足,想要啃下这块看上去依然十分难啃的骨头不但要做好继续长期斗争的准备,还要提防被崩掉一口碎牙。
反而是曹操军这边,虽然还是生力军,可是看上去已经士气崩溃——是的,不是即将崩溃而是已经崩溃,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捡便宜的机会。而且如果能够驱赶曹操军的溃兵冲击袁绍军原本显得依然严密的战阵,想来一定会有意外收获吧。
于是眼看着李书实的部队调转枪口向其他地区运动而去,公孙瓒军立刻填补了李书实部队留下的空白,而且看上去曹操军也的确已经崩溃,他们的进攻近乎没有受到像样的阻拦。
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看到这一切的刘备,已经悄悄命令自己的部队远离了这一片战场,而刘备军行动的方向……赫然是李书实军的身后!
只不过,再一次看到己方占据了优势,而且比前几次处于优势时更接近胜势的公孙瓒,已经完全不在乎李书实加上刘备那不到六千的兵马,他现在的首要目标便是击溃袁绍这个敌人。
或者说从始至终,他也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
剩余的白马义从逐步从对抗袁绍军的第一线撤下投入到了打击曹操军的战斗序列之中,自己一直握在手中没有投入战场上的亲卫也同样派了出去,而这两支部队同时出现不但表明了公孙瓒的态度,同样也表明了公孙瓒此时最优先的进攻目标——就是曹操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