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结局or新的开始(1 / 2)
或许有的时候袁绍的脑海之中会冒出这样的念头: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李学这个人的话自己现在会是怎样一个模样?
对于讨董之战袁绍跟他身边的谋士们曾有过很多设想,而且很多设想都已经实现——比如将桀骜且颇具隐患的孙坚打压下去,比如让一直跟自己龌龊不断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声名扫地,再比如获得更多诸侯的认同为自己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石。
不过人总是贪心的,所以袁绍内心中更多的是不甘心,因为根据他与谋士们之前的谋划,这一次讨董他应该获得更多更多的利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蜷缩在荥阳城中舔舐伤口。
别的不说,至少如果没有李书实的参与,董卓一定很难守住河内的土地,面对联军庞大的军队,董卓哪怕再托大也会尽力回收兵力,就好像他已经做得那样,这样一来袁绍便可以带着少量的兵马前来会盟,不但不会受到什么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种种手段调动董卓的部队,从而让董卓或首尾不能相顾,或者干脆龟缩进洛阳城中乖乖等死。
虽然袁绍依然只带了很少的兵马南下,但是因为河内的压力,公孙瓒和刘备都有了足够的借口将精锐送回河北,这两个人可都是袁绍眼中他争雄河北最为棘手的敌人。尤其是公孙瓒,别他经过管子城一战损失惨重,可是凭他在乌丸人中的人脉以及刘虞在背后的支持,袁绍仅凭区区渤海一郡之地根本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别刘虞和公孙瓒似乎在处理异族的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但是刘虞对于袁绍等人欲将自己放到火山口上烤的行为(拥其称帝)异常不满,公孙瓒这个武夫虽然并不喜欢董卓的行事风格,但是同样也很不喜欢袁绍这样擅长弄权的世家子弟,所以在共同的敌人面前,需要借助乌丸人的公孙瓒想必很容易便会和刘虞站在同一阵线之内。
再说,还有实力同样不可小觑,自从从军以来还没有吃过败仗的刘潘张这支快乐的基友团。
所以,正因为有了李书实的出手,才让袁绍未来争霸河北的设想上去更加不易了。
当然,如果没有李书实这个并州牧的话,或许袁绍甚至不仅仅只会收获河内一郡之地,河东乃至整个并州他都有把握将自己的触手深入其中,别忘了河东的那些豪强们是因为何人而起的叛乱,那个上党太守张扬虽然是个麻烦,但是他能镇压的住一郡的世家豪强么?
每每想到数年前在洛阳见到的那个半大孩子如今已经成为自己争夺河北的最大垫脚石,袁绍也不得不感慨世事是如此的难料。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之中,袁绍已经放弃了攻入洛阳执掌中枢的念头。
而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那一夜飞熊军所带来的恐惧感实在是太过强烈了。
虽然袁绍万分不情愿想起,但是每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他都能到那一位位骑着高头大马浑身闪着金光的骑士举枪冲向自己,他们手上长枪的枪尖闪烁着死亡的光芒,而这些点点寒光所指之处正是他袁绍的头颅!
每每到了这个画面,时间都会定格下来,然后袁绍便浑身冷汗的从睡梦中或者假寐中惊醒,仿佛如果不这样的话,或许那些寒芒便会将他肩膀上那个球形物体彻底戳成马蜂窝,而后他袁绍便会在睡梦之中彻底长睡不醒。
至于那些骑士身后的战车上射出的铺天盖地宛若一条分割黑暗的金色的河流一般的箭雨,袁绍更是不愿意想起,因为每当那条金色的“河流”出现在雨幕中撕裂黑夜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身边的士兵将会倒下一片,哪怕没有立刻死亡,身体也会在随后被战马的马蹄和战车的车轮所碾压,流出各种足够开上一家染色铺那么多颜色的液体。
于是很多熟悉袁绍的人都发现这位前一段时间还颇为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世家领袖如今竟然变得如此的憔悴——原本乌黑健康的黑发如今染上了白霜的色彩,双眼不但深陷于眼窝之中而且目光中也没有了之前的灵动,取而代之的则是宛若暮年老者一般的呆滞,嘴角更是无力的耷拉着,仿佛在诉说着其主人如今混乱而惆怅的心情。
袁绍的身体更是消瘦的厉害,除了一点点混杂了果蔬和菌类的稀粥,袁绍已经吃不下什么其他的东西,尤其是肉类,因为袁绍每每到就会联想起那些因为守护他而倒在马蹄下和车轮下的亲卫。甚至是那些稀粥也不能将其中的食物煮的太烂,否则袁绍又会联想起那些爆开的头颅中喷洒到他身上的那些红的白的东西,然后呕吐不止。
这样的情况在战后已经持续了很多天,很多有名望的医生都曾经被唤来过,可惜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沙场宿将都十分清楚,这并非身体的病痛,而是心理上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