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马踏(1 / 2)
入学式那日终究是到了,南淮书院正门门口人山人海。虽然子暮可以免试入学,但杨子熙觉得还是应该带小家伙来感受感受感受竞争的气氛,于是仁和堂歇业一日,她带着杨锐等人,拖着不情愿的子暮来到了书院。
说起南淮书院,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前朝曾为道士活动地,建有不少道观宫宇。后来前朝大儒尹南天建杉庵读书于此,四十八年后,位居一品大员的尹南天告老还乡,想起旧时故地,便在此“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南淮书院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诞生的。
到了当朝,南淮书院已经成了天下文人心系之所,开国皇帝亲书‘南淮书院’的匾额,书院里所存的许多碑刻,也都是当朝历代皇帝的手书。在皇室的扶持下,南海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大幅度发展,逐渐成为了天下第一书院。南淮书院的历任院长都与朝堂保持着若有若无的关系,而南淮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也都入朝为了官,所以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进入南淮书院,便等于半只脚踏入了朝堂。
南淮书院占地约有半个淮州城大小,其间重楼玉宇,一眼望不到边境。书院内自成一体,全体师生吃喝住行均在其内,无事不得随意外出,可以说是个独立的小小城池。大门处一道假山石坊挡住了众人的视线,而入学式便摆设在此。
一字排开的长桌,笔墨纸砚都已经备齐,入学式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按顺序每人抓阄,以抓到的题目行诗一首。当然,看起来简单的测试其实并不简单,由于是即兴作诗,除了对文采有考量之外,还测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再加上大儒们对书法也有一定的挑剔,能过关的学子其资质还是比较过硬的。
参加考试的有十多岁的少年郎,也有屡考屡不过的白头翁,如子暮一般年纪的孩童也有几个,他们多半是富贵人家的子嗣,早早的便送来南淮书院深造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约而同的簇拥着往前挤,谁都想先轮着抓阄作诗,诗的好坏是凭主审官说了算的,数百号考生,主审官足足要审整整三天,当然是越往后越会审美疲劳了,占先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过关。
“瞧瞧!看到没?若没给你弄个免试入学,今儿你也得进去一道挤着抓阄。”杨子熙冲着子暮道,“你小胳膊小腿的,届时还不知道被人挤到哪儿去呢。”
子暮翻了个白眼:“小爷怎么可能跟这群凡人一起无聊的抢纸球玩(抓阄)?要抢也是杨锐上!”
“是!是!是!自然是小的上!小的一定给小少爷抢个好题目回来!”一旁陪同的杨锐忙接上话道。
杨子熙:“……”
其实子暮这话倒没说错,人群里只有单身赴考的学生才会亲身上阵,有钱的主多半都是仆人们代替争抢抓阄,自己站在旁边候着喝水吃茶点,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应考。
“那作诗呢?你会吗?”杨子熙坚定不移的执行再教育工作,“进南淮书院学习的机会不容易,你可得好好珍惜!”
子暮傲娇的哼了一声,没有再反驳,这段时间他算是看透了,若是让学霸杨子熙扯到任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题,那便是一顿疲劳轰炸,不念叨一个多时辰,她是不会罢休的!
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便是:沉默是金!
见小家伙默认了,杨子熙十分满意,能让子暮进入本朝最高学府,她的责任就算尽到了,接下来便要看他自己的努力。如同任何一位不放心的家长一般,杨子熙觉得见缝插针的教育和时时刻刻的提醒都是必不可少的!
两人各自脑补了对方的反应后,均获得了心理平衡。眼看着面前汹涌澎湃的人潮,医馆众人心中,一股子走后门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恰在此事,只见远处传来了马啸声,一辆疾驰而来的马车划空而过,车夫死命的拉扯住缰绳,仍然没能刹得住马蹄。奔马惯性的往人群中猛冲,惊起一片叫喊声。
人群潮水般的散开,有几个人闪避不及,被撞倒在地,翻滚着避开马蹄践踏,车夫终于勒住了马车,车门一开,一名身穿锦袍的小胖子从车上奔下来,冲着身后的随从叫嚣着骂道:“你们这群没用的奴才!若是爷因为你们错过了考试,看回去整不死你们!”说罢便直奔考试地点。
跟着下车的随从也不敢吭声,忙和车夫一道扶起摔伤的考生,冲着他们赔礼道歉。
旁观的杨子熙不觉皱起眉头,那几个人貌似摔的可不轻。
小胖子往人群中挤了片刻,发觉自己压根挤不进去,忙回过头冲着自己的随从道:“德顺!还不给爷死过来?瞎忙什么呢?”
那名叫德顺的随从不得已回道:“爷!我们的马车撞了人了。”
小胖子一愣,随即便道:“撞了就撞了呗!多大的事?爷的考试要紧!你散些银子,尽快打发了便是!”
几个被扶起来的书生闻言怒了,披头散发的大骂起来。
“什么人啊?撞了人还有理了?是不是等到马踏死人才算大事啊?”
“就是!有钱了不起啊?谁稀罕你的银子?”
“给我们当众赔礼!否则你别想考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