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一下 第六百二十九节、青出于蓝(1 / 2)
二为我没有打算保密。结果我参与武器研发的消息不肛来对五十年大庆阅兵反应平淡的外国媒体突然间兴奋了起来,似乎是找到了中国军力增长的有力证据,不厌其烦的分析着我在武器开发中处于什么地位。平心而论我国的武器装备水平还不能和自身的政治地位相符,这有历史上的主管因素,也有着我们在技术上的客观原因。可能很多人都能历数中国军工的短板,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技术实力最强的还是军工企业。
说道实力强,我们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他们生产了什么产品,而是要仔细的分辨这些产品究竟是谁设计的?是否掌握关键的生产技术?能不能进行大规模国产化生产?曾经有个温州的老板放出豪言壮语:,“给我一架战斗机,一个。月之后我给你样品!”这句话的真实性我们不去讨论,真正参与工业制造的人都知道着就是个笑话。把飞机拆散了挨个克隆零件很容易,但把你仿制的零件攒起来,这架飞机能不能飞就是个问题了。
就算能飞能不能达到原有的性能也是个未知数。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我们丝毫不差的将零件都克隆了,那么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转呢?其实工业这门手艺有时候也不能全部都相信机器,一个国家的工业底蕴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数控机床,而是拥有多少经验丰富有着跨学科技能的优秀技工,以及有多么深厚的技术传承。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是为数不多能制造潜艇的国家,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产品还很稚嫩,尤其是机加工不够精密导致噪音水平较高,这对于隐蔽接敌的武器来说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我们十分注重这方面的技术引进,希望能改善我国“微手铜”类武器的作战效能。可机械加工与整体设计方面不是说提高就能简单提高的,于是我们将降噪的途径选在了贴敷消声瓦这个捷径之上。
消声瓦!这个词对于非军迷来说也许很陌生,它的作用和家庭装修时用的隔音板类似,但是科技含量更高也更复杂。当我们通过某些途径获得了某国的成品技术时,却发现我们无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复制。因为人家在设计时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制造的,人家的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比如原装的瓦每块重达一百五十斤,安装时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粘贴,而我们不可能为了建造数量不大的潜艇去专门购买安装设备,靠人力又不可能准确的将这么重的东西精确安装,必须将其缩小小到原有尺寸与重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对方的技术指标中对于安装的牢固程度并不在意,出航一次掉几块很正常,我们却不能随意挥霍这么昂贵的产品,必须要求贴上之后十年之内不许脱落!这对于粘贴工艺、粘合剂、产品尺寸进行重达改良,可以说最后的成品与原来的样品有着天壤之别,也许性能不及原装货,但做到了用最小的预算完成*人家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性能。同时便于大批量制造与安装,更具备实战价值。在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橡胶制品中,集中了国内多家科研院所的集体智慧,攻克了材料配方、硫化成型、粘合剂、固定件选择等多个领域的难题,这才有了人们在照片中看见的国产消声瓦。这些问题绝不是一两家温州企业自己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个超级工厂随便就能克隆的。
是不是和原来想象中的仿制有点不太一样?俄国、美国之所以会对我们的仿制头痛无比,就是因为中国军工人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克隆,每一次在我们成功仿制某件武器之后,必然会带动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飞跃,同时让我们在仿制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这就像五十年代苏联援华工程让我们明白了现代工业是怎么一回事,同时知道了飞机、军舰这种大家伙的制造流程。而八十年代的美国技术援助,则直接催化了我们独立设计能力的飞跃,并且在原有的苏联体系之上认真审视美国体系的优劣。虽然这种技术大跃进被美国人打断了,长期的对华武器禁运使我们再次回到俄国体系上来,但已经开阔的眼界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财富。见识了两大工业国家的设计思路,使我们在设计自己的产品时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美国仗着自己在媒体领域的强势地位,总是不厌其烦的宣扬美军武器的先进与不可战胜,并且到处炫耀自己的开放性。他们却十分聪明的对设计思想、制造流程以及使用系统的集成等关键性问题闭口不谈。更是对发挥武器效能的指挥、通信、情报等方面三缄其口,以至于很多不懂行的人以为只要买到了先进的武器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军事爱好者这样认为也还罢了,但如果一个政府也这么想,就实在令人无语了,比如我们对岸的那个小岛,和喜马拉雅山边的那个邻居。
因为传出我参与了武器研发小结果导致全球媒体的疯狂炒作,在这个过程中就能看出不同国家的不同人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的水平差距。欧美老牌强国甚至是日本这个二流军事国家,都认真的分析了我的优势产业,认为我的加盟将会使完全国有的军工体系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在电子产业与新材料研发水平上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产品和军事用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我开发的芯片可以用于导弹制导,我开发的稀土材料能改变现有的武器性能,最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研发公司,我同时还能提升中国军用通信与军用计算机的技术水平,但真正让他们“深感忧虑”的是我拥有一套完整的且资金充裕的研发团队,这个团队中充斥着大量从海外归国的技术人才,并且按照西方企业的标准进行管理,完全没有中国院所的论资排辈,一切要靠你的实力来说话。同时他们很遗憾的认为我这个老板的想象力简直不可思议,在我的领导下,这样一个强悍的训儿汰将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其实他们这是在变相的点破了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无论中国军工拥有多么强悍的仿制水平,他们却始终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一切都只是围绕着如何研发出别人已有的现金武器,还没有达到能自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甚至是发展出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只是在不停追赶的对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这个从一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的另类,他们担心一旦我和中国军方的合作突破了供货商与买主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深入的合作伙伴。那么中国现有的军事实力就必须重新进行评估。
相较于欧美的忧心仲仲,对岸的那些同胞兄弟们就现实的多 他们的网络土与媒体上总是不停地在讨论,我是不是让那些瞄着他们的导弹精度更高?比如想炸阿扁的汽车,就不会殃及马路对面的行人?或者就是一堆号称专家的人拿出美国的武器进行大肆对比,然后宣称如果不采购更多的美国“垃圾”就不能保证两岸的军事平衡!当然同他们有着类似想法的人还有印度,不过民族感情较强的印度精英们还在大声疾呼,要求印度的“超级企业,小也更多的参与到军方的招标中,以期能提高那令人发指的自主设计水平。
“保持两岸军力平衡?这应该是本年度最有趣的笑话。”坐在总部的办公室里,我看着电脑屏幕上一条条留言,那种久违的心情再次回到了身边。想当年作为一个老网的我,看着对岸那些人逐渐的失去理智也是必要的消遣活动之一。他们从一开始对大陆的不屑一顾,到睁着眼说瞎话就是不愿意承认对岸比自己有钱,最后干脆跟日本人一样酸溜溜的说两句坏话给自己打气。我见证了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展了十年!当然大陆这边的网民则逐渐的变得成熟与理智,也变得更加商业化”
同样坐在办公室里的杨宫与建光就没有我这种调侃的心情了 他们全部都将目光集中在另一台电脑上,在那里雨光正在对着屏幕努力奋战,他作为这款游戏的测试者,将为两位开发人员提出局外人的改进意见。与大人的紧张不同,这小子显得很是轻松,并且还有心思和我对话:“为什么说这是个笑话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