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古人见识(1 / 2)

加入书签

黛玉存了心思,再看现在这个宝玉的目光就有了不同

她之前只顾着将这个宝玉和她记忆中的宝玉比较去了,见他们性情迥异,心下就失望得什么都顾不下若真问她现在的宝玉是什么性子?她还答不上来

如今静下了心,将宝玉当做一个对手来观察,倒是慢慢的勾勒出了轮廓

首先她就不能不承认,王夫人和贾母都说宝玉和姐妹们的关系好,不是没道理的现在这个宝玉也很有耐心,并不摆哥哥的架子因冬日里北方园景凋敝,他就是不是说些广法寺建园时的趣闻和几十年来的轶事

但他待女儿家的态度还是与原本的宝玉不同

黛玉肯定这点,只是一时还形容不上来

且他的文采,显然比原本的宝玉差得多

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只是不肯在应试八股上用心,在姐妹们面前又往往分心,多有谦让,故此如诗社作诗等事里,倒常显得不如姐妹们可他的真实本领不止如此,便只是那个显得不如姐妹的宝玉,也比这个强得多!

现在这个宝玉显然不善文辞,言语中并无多少文采不能引经据典不说,倒是有不少黛玉从未听过的俗语白话好些词黛玉完全不解其意

比如说“囧事”“绝逼”等词——联系前后,全然不通!

不过是认真听了会儿,黛玉的那双罥烟眉就蹙了起来她基本上没法儿去想这个确实是宝玉的可能了!更重要的是……

为什么她都听不懂,青玉看着似乎能听懂?

“咳”墨玉始终分了一份心神在黛玉身上

黛玉的神情变化,墨玉自然首先发觉

疑惑和怀疑……

墨玉本来也有一份自己的心思,加上有些词汇哪怕是对他来说也再常见不过等注意到黛玉这个表情,墨玉才有些骇然的发觉,黛玉走神时,宝玉和青玉说得兴起,竟把后世的网络流行语给拿了好些出来!

黛玉心思颖慧,这个他是深有领教的

再让她听下去,天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墨玉当机立断转移话题而且他知道,一定得是很引人注意的话题才行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咳了一声以作提醒后,墨玉就道,“昨晚宝玉你说的锦乡伯公子韩奇一事,后来竟怎么样了?那襄阳侯肯定也不肯善罢甘休吧?”

宝玉愣了一愣,忽而看到黛玉清明的眼神,差点儿就是一身冷汗

但墨玉说的……

宝玉还是尴尬,“清之兄怎么这时候说起这事来?”

墨玉便道,“怎么说不得?我这两个妹妹都聪明得很,有些事情早让她们知道还好些什么高门大户的规矩,外面的事情一应的避讳了,她们日后难道就一定碰不到?若是亲朋家有了类似的事,自己却是一无所知,连怎么办都不会知道!”

因墨玉之前自己也有些走神,黛玉又想到他在枷蓝殿时的态度,更知道鬼神之事,读书人心有所惑是陈……故此,她对青玉都有些怀疑,却实在是没怀疑到墨玉身上

听见墨玉这么说,倒是觉得这做兄长的负责且也心中好奇,就跟着问了一句,“什么锦乡伯的公子?出了什么事?”

她心中也努力回想起来

王夫人虽不喜欢带着三春交际,有时候也要顾着面子且贾家也有亲戚来往,京城勋贵又自成圈子黛玉自然是知道锦乡伯和襄阳侯家的可在她的印象里,存留下来的勋贵之家大都如贾府一般没落,因此愈发的同气连枝彼此串联……也因此在最后一家都跑不掉锦乡伯和襄阳侯家,她不记得有什么龌蹉?

宝玉也知道些墨玉的想法,见黛玉这样好奇,掂量一番,干脆横了心,就将事情又说了一遍横竖丫鬟婆子们都没近身跟着,他连“青楼”“花魁”等词都未避讳

说起来,大家小姐又有哪个对这些真正一无所知的?也只是当做不知罢了

青玉听了,就脸上直抽

幸而这时,黛玉也没在意她了她是个素喜诗词的,自死了一道回来,身子好了,经历多了,喜好又偏向了豪放派几分

宝玉一念,她就已经记赚心中默念几遍,不由得又是赞叹又是疑惑,“……果然是上上之作只是,若非是心高气壮心怀广阔的人,如何能做得出?”

在青楼那种地方现做出来,更是不可思议!

黛玉这句评论一出来,连着墨玉的脸上都抽了抽

宝玉忙道,“可不就是这样现在京中多有传言,说是韩奇找了人代笔当初文比时,一开始说要写长诗,那韩奇就是不肯的”

黛玉就冷笑,“这样的词,就是宋时‘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的那位只怕也是做不出的肯做出来的,如何肯为人代笔去讨烟花地女子的欢心?”

可怜黛玉,到了此时仍然还有几分试探之心

——若是原本的宝玉,定不会为了“以此难得好词讨青楼女子欢心”这一点而觉得有任何不对何况那据说还是那个才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