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光(1 / 2)

加入书签

山中多雾,虽然山下现在已经天光大开,但是在这山路蜿蜒的半山腰,依然是蒙蒙的雾气环绕。

山雾多变,倏尔那雾就起来了,一团一团,像聚集的云层雪球一样,翻滚着扑面而来,带着水润的潮湿气,四下里白茫茫一片,让人仿佛走在迷蒙的梦境里,又恍若腾驾在天边云海里一样。倏尔却又转瞬即散,或许只是转过一个山角,雾顷刻间就散尽了,青翠的沾染着新鲜露珠的树木、山岩,淋淋得显露出来。

同时显露的还有半坡之上的一间茅屋,以绿丛山岩为景,清泉为畔,一头铁色水牛正卧在藩篱之外,半睁着温顺的大眼睛,百无聊赖。

茅屋内有人。是一个少女和一位老者。

少女坐在窗下榻上,正在抚琴。七玄琴咚咚淙淙的,甚是动听,这抚琴的少女更是让人一旦瞧见,就移不开眼来。

钟灵毓秀,也再难描绘出这少女给人的感觉。她的脸并没有很美,眉毛似乎有些过长,眼睛好像也不够大,嘴唇也稍显得薄了一些,可是那一笔一画,一颦一笑,上天在画作这少女的时候笔尖一定运足了灵气。只是年纪尚轻,姿仪单薄,显得略有些弱不胜衣。

她弹了一会,停下了。

那老者问,“阿圆,尚未奏完,为什么停?”

少女回转身,看向老者,“无他。虽知人生无常,常别离,难相聚,终究是舍不得您走。”琉璃一样的眼睛看向他,满是孺慕和不舍。

老者五旬左右年纪,穿一身青色布衣,面容清瘦。闻言也是一叹,起身道,“我避居在此地十年,幸而有阿圆你的相伴。此一去,也不知今生是否还有机会再得相见。”

那少女阿圆听他如是说,眼睛里蕴上了泪水,想到第一次见到老人时,自己还是三四岁懵懂的年纪,跟着家人来到这山上,不小心从坡上坠下,恰跌到老者的驴背上。毛驴吃痛哀嚎,老者却是将胖乎乎的女娃娃抱起来,彼时他正值壮年,胡须还没有斑白,没想到这一抱,就是十余年的师徒缘分。而自己心里,早已经把他当做父亲。

见她落泪,老者心里也是不尽疼惜,走到长榻上与她对面而坐,语重心长道,“为师走后,你还是须寻个机会,回到临江郡你父亲家里。”

阿圆没有答话,反而问他,“师父既然知道前路凶险,明明不可为,为什么还要勉强去为之?您不是常教导我,道法自然,应物变化吗?怎么又要去争那些不争之事?”说到自己,她又道,“在人间,皆有缘分和定数,阿圆没有父母缘,却有疼我的祖母,爱我的师父,阿圆足矣,便不入长史家门,又如何?”

她认真的脸孔显出超出年龄的早熟与属于这个年纪的稚气,老者再叹道,“你还小。当初教你多读老庄,是不想让你小小年纪,因着父辈之事,自卑自怨自艾,罢,罢——”凝重了神色郑重道,“你且只记住,人生在世,种种不由心,有的时候,不是你想避就能避得了、避得掉。若能由你所愿,长居此山,与山邻为伴,自是很好,但若由不得你,躲不得、避不掉时,师父希望你,能直面命运,定心如涛中磐石,虽与风浪搏击不自摧。你,可记住了?”

阿圆点头,看着老者,珠泪一串串滴落,而后后退一步,恭恭敬敬长拜到底。

老人手抚过那张七玄琴,“这把琴陪了我大半生,今天就留给你,阿圆,保重。”

虞家湾虞家老宅。

已经近晌午了,两辆马车的婆子都进了门,向老夫人行了礼。

这两个婆子,一个是临江郡长史、也就是老夫人的儿子虞廉,他的继室夫人苗氏身边的老人,一个却是他的原配冯氏家中的家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