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节非常侥幸(2 / 2)
对此,辛宇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感悟法则这种事情,只有能够理解了才能够感悟得到,并不是说能够感知到法则之线的存在,就一定可以感悟成功的。
就好像被落下来的苹果砸到的人多得不计其数,可古往今来也只有牛大婶能够联想并推倒出万有引力的存在,而且也只有牛大婶之后的,对万有引力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人,才会将苹果从高空落下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和计算。
如果是其他的“一般”的法则,辛宇起码还能够在某些地方“见识”过这种法则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譬如万有引力法则导致物体被引力吸引的现象。可是无敌法则……不说前世的时候,辛宇没听说过还有法则这种东西存在,就是这辈子普遍有大星术师或者圣者,甚至是他自己都感悟成功过法则,也依旧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法则可以让掌握这种法则的修行者能够豁免任何伤害。
因为如此,辛宇虽然可以感知到这团由两颗法则之石融合而成的东西中,密密麻麻地聚集了无以计数的法则之线,但因为他本身仅仅能从这些法则之线自身所“表达”出来的“使用说明”,得知掌握这种法则后能够拥有的能力,但是对其中的原理却是一无所知的。
就好像普通的山村黔首知道闪电可以击毁树木点燃山林,但他们却不知道闪电击毁树木点燃山林的原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更不用说懂得如何去控制闪电了。
辛宇现在也是如此,他对无敌法则同样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掌握这种法则之后可以豁免任何伤害,哪怕是在和任何法则都“绝缘”的亚空间中,也能够凭借这种法则让自身处于不败之地。
可是他却不知道这种法则运行的机理,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够让自身也拥有这种能力。除了慢慢“研究”……其实也说不上是研究吧,准确的说应该是多接触这种法则的法则之线,然后花很长的世界用元神去感悟,就好像“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一般,最终了解这种法则的运行过程,然后再试图慢慢掌握这种法则。
这种方法的效率很低,而且成功率也不会太高……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如果真的可以同这种“笨办法”就能感悟并成功掌握法则的话,岂不是那些“出生环境”好的星术师,只要能够拥有法则之石,就一定能够晋升到大星术师的境界。
而在整个宇宙星术界之中,那些“二代”、“三代”……乃至于“n多代”的星术师,也就是有着强大背景后台的星术师数量,虽然无法和整个星术界的星术师数量相比,但是论绝对数量的话,应该可以说是很多的。
可是那么多的,有着“父辈”或是“祖辈”余荫的星术师,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够晋级到大星术师的境界,甚至有些星术师能够换着花样拿法则之石当玩具玩,最终到寿命终结之时依旧不能掌握法则的家伙也大有人在。
至于辛宇,或许他不仅仅在大星术师境界之前的修行速度飞快,而且在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悟性”,也远比一般的星术师要强大得多。
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辛宇并不觉得自己的“悟性”如何出众,即便不自矜地评论自己,起码他不觉得自己的悟性有多么的“妖孽”。事实上他知道,自己能够比一般星术师更快掌握法则,而且掌握的还是这方宇宙世界中从无星术师能够成功掌握的时间法则,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悟性有多高。
如果说得哲学或者文学一些,他认为自己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其实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而且还是站在前世那些“巨人”的肩膀上的。
因为,如果不是前世所能够接触到的无数信息,让他对法则这东西有着理论上的了解,尤其是关于时间方面的法则,也有无数的科学巨匠有过充分的阐述以及推论。那么,辛宇别说是成功掌握时间法则,还将时间法则融入到自己的金身之中了,就是能否理解时间流逝的原因,顶多也就是和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星术师们一个水平吧。
对于自己的“悟性”,辛宇并不抱太高的期望,自视过高的往往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所以辛宇对是否能够感悟成功无敌法则,也没有抱着绝对的信心。只是出于不想浪费掉那两颗用“偌大精力”交换而来的法则之石,以及不想让这团完全由法则之线所凝结成的莫名物质就此烟消云散,而自己却什么都无法得到,他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地强行去感悟。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辈子的辛宇运气太逆天,还是因为他的灵魂来自于另外一方宇宙世界,所以也将另外一方宇宙的“天道意志”给带过了了。总之,他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像是受到天道眷顾一般,遇到危难的时候,中可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仿佛是如有神助运开时泰。
这次也不例外,就在辛宇琢磨无敌法则用去数年,依旧没有任何进展,那团凝聚在一起被他元神之力所包裹住的法则之线,因为他的元神有所松懈而又渐渐消散的架势时,好运再一次光顾了他。
就在那团法则之线开始溃散,而辛宇却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间他仿佛是“脑洞大开”一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种法则的运行机理,顿时感觉到浑身通泰。
要说绝对是运气,那倒也不至于,毕竟几年时间来,辛宇一刻不停地在潜意识中“推算”这种法则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因为无敌法则太过“高级”,而他本人的“见识”又不足够广博,所以一直没能推算出来。
而最终能够成功感悟无敌法则,有一小半的原因是他努力的结果,而一大半的原因,就有极度侥幸的因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