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积极心态缔造积极结果(1 / 2)

加入书签

生活指给我们的那条路,有时候看起来轻松,但却是走不通的。要到达我们希望到达的地方,我们需要自己去开辟一条路。

3.1 霍布森选择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在从事马匹生意时,想出了一个特别的策略。他向众人承诺:“只要开一个价格,你就可以在马圈中任意挑选中意的马匹。如果你挑的马匹能从马圈的门口走出去,那么你就可以把马带走,不管你是买马还是租马。”

人们一听,转身看看马圈里的马,虽然也有小马、瘦马,但也不乏大马、肥马,就以为有便宜可占,纷纷交钱挑马。

可是,由于门很小,大马、肥马根本就出不去,人们又不愿意就此放弃已经交过的钱,只好让小马、瘦马从门口钻出来。

所以,买马的人挑来挑去,真正牵走的却是小马或瘦马。

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得到的只是一个坏方案、差方案。也就是说,整个选择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个让人放弃选择的“圈套”。所以,管理学家西蒙就把这种“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

3.2 最后一条路,往往走不通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踏入“霍布森选择圈套”: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曾指出,高科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在政府及企业自己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中,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去研发新材料、新设备、新系统、新方法、新模型。也就是说,在激烈的竞争中,高新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创新,要么束手待毙。

这种狭隘的选择,促使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100家企业在2003年投入 2150多亿美元用于技术开发。

可是,结果呢,这些企业努力研发的新科技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依靠其“新科技”遥遥领先——市场上没有真正的“新科技”。

我们知道,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显现的。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好坏、优劣。倘若只有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就很难辨认其优劣。所以,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正如西方的一句格言所说:“如果你觉得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条路很可能是走不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