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难(1 / 2)

加入书签

第十二章 国难

2017-02-27 作者: 路人家

第十二章 国难

时间进入到腊月,眼看着就是汉人最是看重的节ri,除夕chūn节了,但现在的大宋都城大梁却没有半点喜庆的感觉。在外面行走之人,上自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担忧。

就在不久之前,胡人破并州,残杀数万人的消息已经在京中传开了,直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危险离自己究竟有多近。并州城一破,能阻挡胡人铁骑的险要已所剩不多,一旦胡人真个趁势杀过来,大宋的各个城池都将面临挑战,而大梁自然是最可能受到胡人攻击的所在了。正因为此,举朝官员都不敢有一点大意,随时注意着北边的变化。

而百姓们却并没有把太多的心思放到这国事上面,他们只是在为随着战事的吃紧而不断攀升的物价担心着。如今本来就因为年节将到而有些上浮的粮价更因为战事而居高不下,一斗米已经卖到了五百文,照此下去,很快这个年许多人连米都吃不起了。

所以,百姓们很多都在为是否要给家里多买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而随着百姓的需求不断增大,城中那些粮商也乘机把粮价炒得更高,这就让大梁城的气氛更是压抑了,自然也就更没有过往时年节的氛围了。

十一ri,又是大朝时,满朝官员再次来到中极殿,商讨起了因为胡人可能的侵犯而引发的一连串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防御的问题,由许万友这个兵部尚书进行陈述:“这几ri里,我兵部已经调派了原来驻扎在中原几座城池的五万七千人赶去北边,在霸、徐等五州进行布防。同时,西南的兵马也已经收到军令,等待出发了。”

吕中和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兵部的反应很快,各城兵马的调动也很是迅速,希望他们真能起到阻挡胡人南下的作用吧。”

“不过,这些人马的调动还是有些难处的,那就是饷银……这些驻军已经有大半年不曾收到饷银了,这次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北方进行布防,正是因为我们答应了他们在年前就将拖欠的银两补上。所以,户部要尽快拨付共计一百八十七万两的欠饷,还要准备足够这些人马食用的粮草,不然依然无法让他们全力效命。”许万友又说出了问题来。

听了这话,让现在的户部之首崔ri勋的脸sè难看了好几分。在之前一段ri子里,因为世家的刻意而为,所以中原的军队在粮饷上是被克扣得最为厉害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下面的兵士能够对现在的将领心生不满,从而换掉这些与自己等不一心的将领,换上自己人来控制军队。

但谁知道,现在的情势会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原来所欠下的债,这次是无论如何都要还上了。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可不会饿着肚子去和敌人拼命,他们也有家人要养活,只有当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有了保障后,他们才肯真正用心去抵御外敌。

一百八十万两的饷银虽然不是太大,可因为要一下子就从国库里提出来,对户部来说也不是什么易事,这让崔ri勋很是为难。但吕中和等人可没有多为他着想,直接就问道:“崔尚书,这户部可能支付出这些银两么?”

“现在户部尚余库银两百四十万。若支出这一百八十万,可就只剩六十万了,这可是我朝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哪。若是再有哪处出了问题,只怕国库就要彻底空了。”崔ri勋苦着一张脸说出了自己的为难。

“现在管不上太多了,抵御住胡人是关键。”吕中和难得地一言决断道:“就把这一百八十万两立刻送去霸徐等州吧。至于粮食,就近从这些城池里调,待明年国库里有了粮食后再还给人家便是。”

“是,下官下朝之后立刻就办。”崔ri勋知道在此事上的确不容反对,所以很快就答应了这样一个看似难办的决定。

但他并没有能松劲,因为紧接而来的问题也与户部有关。只见一名御史上前奏道:“陛下,因为胡人已经有南下的意思,所以在北方的一些城池中的百姓多有往南而来的,有不少更是直向大梁而来。这些灾民虽然尚未进入京城,但在沿路已经制造了不小的sāo乱。若是照此下去,京城一带的治安就将成大问题了。所以朝廷必须给出一个章程来。”

皇帝没有开口,这时候他多半是当个木偶傀儡般等着那些权臣们拿主意的。而这次说法的是叶名扬,他凝重地道:“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些灾民若是生出事端来,只怕会成了胡人的内应,再加上有可能夹杂着真正的激ān细,必须尽快把他们安顿下来。

“这样吧,就由各地的官员牵头,劝说让这些百姓返回故地。若是有不肯回去的,也要留在当地,不得让他们入了京城,不然更会乱了我大宋抗敌之心的。”

“将人留住倒是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们在那些地方过ri子啊。这些州城的官仓并不丰盛,恐怕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难民的。”

“这个……”叶名扬也把目光看向了崔ri勋:“崔尚书,还得有劳户部了。不如就拨付三十万两银子向民间购买粮食,然后用以赈济这些难民吧。这也是为了我们内部的稳定嘛,虽然比不得军用,却也不可或缺啊。”

崔ri勋叹了口气,知道这事上自己没有说不的权力,只得道:“就照叶司徒的意思办吧。不过这些银子事后一定要从税收上收回来,不然国库就真要用尽了。”

“可以,还有其他问题么?”吕中和也准许了这个提议,而后又看向了下面问道。

“下官也有一事需要各位大人定夺的。”这次出来的却是京畿府尹陆秉清,身为京城的地方官,他肩上的担子也是极重的:“最近京中粮价飞升,斗米价格已经升了将近十倍。百姓们眼看着已经快连过节的米都买不起了,希望朝廷赶紧给个章程下来。”

“这事……”这些大佬虽然不怎么管家中的花费,可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他们是家大业大,根本不在乎这点粮价,甚至有的还因此发了财,可也明白米价攀升的危害。所以在犹豫了一下后,吴敬淄便道:“这事我们也是知道的,此事也因战事而起,实在无法改变,。”

“粮价如此之高,的确有胡人入侵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却不在此。”陆秉清看了一眼吕中和后,直白地说道:“而是因为有人在暗地里哄抬价格,这才使得原来还能稳定的粮价高出这么多。而更可怕的是,随着粮价上升,其他物品的价格也开始翻着跟头上涨,再这么下去,京城中百姓难以过活,就要引发sāo乱了。”

这下,那些官员才有些紧张了,京城可是大宋的中枢所在,实在不能出现乱象,正因为此,他们才会付出数十万银子来阻断难民的涌入。而现在,因为粮价高企,就要连京城的居民都要乱的话,就实在太危险了。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应付呢?”吕中和适时地问了一句。

“要想不出现乱象,必须把粮价打压下去!”陆秉清斩钉截铁地道:“而要打下粮食价格,就得动用官府的力量,来惩治那些想趁乱牟利的不良商人。尤其是各位大人谁家中有粮铺的,必须先做出表率!”

最后一句话,让一些官员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尴尬之sè。他们没想到自己家人的这些动作没有逃过陆秉清的眼睛,也没想到他竟会如此直言不讳。

“现在正是对胡人作战的关键时刻,此事的确不容有失。就照陆大人的意思办吧。”吕中和见叶、吴两人都不反对,就立刻拍了板。

“另外,只是这样还不足够。要将粮价彻底压回去,还得是我们手中有粮,这样才能通过粮食来把价格打回去。”陆秉清趁热打铁地道:“这就需要从一些囤积着粮食的富商手里或借或买粮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