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安顿(1 / 2)

加入书签

还有第二个问题,两个小姑娘住一个院子她肯定不放心,放那个嬷嬷过去看着她们呢?

按理说,不管是长乐还是小鱼儿身边,都有两个嬷嬷伺候。尤其是小鱼儿小一点,身边甚至还有两个奶嬷嬷,总得算起来,两个小姑娘身边有六个老人看护,她应该放心了。但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因为长乐和小鱼儿早早学会了拿捏下人,当好主子的本事,所以那几个嬷嬷在她们眼中当真不够看。

更何况嬷嬷在她们身边伺候几年,感情都培养出来了,不说把两个小姑娘当自家小辈儿看,却也差不多了。加上她们都机灵讨喜,嘴甜乖巧,嬷嬷被她们哄得五迷三道的,只恨不能在她们掀房子掀瓦的时候,在旁边呐喊助威,那里还能管束住她们?

所以,为了让两个小姑娘“规矩”点,她势毕得从身边得用的嬷嬷中,分派一个过去。

可她身边的人手也远远不够用呢。她惯用的就秦嬷嬷和李嬷嬷,秦嬷嬷总管着家中大小事务,算是个内总管;李嬷嬷则负责掌戒律,将内宅中的丫鬟们教导的妥妥当当的,同时她还看管着瑾娘的库房,也是忙碌的很。

两个人她都离不了,而其余嬷嬷她也不放心。

还是缺人手啊。

人手的问题稍后再说,如今先解决院名的问题。小鱼儿听说娘亲说群芳苑不好,就道,“那就改成群花苑。”

瑾娘窒息:你认真的么闺女?

长乐抿着唇笑,一边笑一边拍小鱼儿,让她别乱说话。什么群花苑,比群芳苑更不雅。她就说,“不如还叫水云居?”这是早先她们在京城住的院子的名字。院名还是小姑姑起的,她们觉得都挺好,此时拿来用也未尝不可。

瑾娘心累的摆摆手,“只要不叫群芳苑和群花苑,其余你们随意。”

小鱼儿就高兴地拍手,“那就叫水云居吧。”

两个丫头都挺满意,加上还想晚上之前搬过去,如今且得赶紧过去盯着丫头们干活,把她们看不顺眼的重新归置一下,外加把她们的行礼按照她们的喜好放好。这是大事,也着实费时间,所以两丫头也没时间午休了,火急火燎的就带着丫鬟们忙碌去了。

等丫鬟们都走了,秦嬷嬷才走出来,小声的在瑾娘耳边说了句什么。

瑾娘一听那群芳苑早先出过人命,却是同知家的小闺女因为出天花人没了,顿时心里有些膈应。不过她又一激灵,就问秦嬷嬷,“那女孩儿,应该不是府里的嫡女吧?”若是府里的嫡女没了,同知夫人哪还有闲心收拾庭院啊。

秦嬷嬷就道,“还是夫人聪慧。那丧了的小姑娘,当真不是同知夫人所出,但因为同知夫人只有一双公子,那姑娘算是府里唯一的姑娘,而那姑娘的娘亲,是同知夫人身边的丫鬟,早年也是在同知夫人怀了身孕不方便伺候时给开了脸,且之后即便怀孕产子,也对同知夫人忠诚有加,所以同知夫人也就给那母女多一些颜面。”这才将那栋绣楼,给了那小姑娘住。谁知那却是个福薄的,不过长到四岁,人就没了。

瑾娘闻言心里唏嘘不已,但让她通知长乐和小鱼儿从那群芳苑里搬出来,感觉也没那必要。

时下人都忌讳死人住的地方,觉得不吉利。但瑾娘却不看重这点,况且那小姑娘是因为疾病没的,又不是这小楼克没的。所以问题出在小姑娘身上,她委实没必要对那小楼忌惮。

这么一想,瑾娘就道,“这事儿往后就不要提了。长乐和小鱼儿那里,也尽量避讳着些,别让人传些风言风语过去。她们人小,虽然不至于害怕那事儿,但保不准晚上会做噩梦。”

秦嬷嬷也料到瑾娘会入场词吩咐,因而才没在她询问两个姑娘院子选的如何时,将此事说出来。

她应了声是就退下了,瑾娘自被青禾几人扶去内室休息。

等她醒来,就发现徐二郎正睡在她外侧。这人手里翻着一本手写的《辽东地理志》,却是早先从那道观中发现的“至宝”。自从得了这本书,徐二郎但凡有时间,这本书从没离过手,由此也可见这本书当真被他瞧在眼里了。

瑾娘坐起身就问,“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午休?”

徐二郎端了旁边的茶盏给她喂水,那水是温热的,喝着正正好。瑾娘也确实口渴了,就着他的手喝了大半盏才停下。剩下那少半盏,徐二郎看也没看就一饮而尽,随后才将茶盏放在一边的床头柜上。

“饮了些酒,有些上头,回来歇一歇。”

徐二郎说着话,就将床头搭着的瑾娘的夹袄递给她穿上。屋里虽然还烧着地龙,到因为如今没之前那么冷了,所以地龙也没烧那么热乎。午休起来本就容易着凉,若是不及时加衣,容易惹风寒。

瑾娘一边穿衣一边凑近徐二郎跟前嗅了嗅,她没闻到酒味儿,倒是一股子清新的皂角清香扑面而来,不用说徐二郎肯定是怕熏着她,特意沐浴了回来睡的。

那这是喝了多少啊,就不知道悠着点么。

徐二郎说,“没喝多少,就两盏。只是这里的酒劲儿大,猛一喝有些不习惯。”

那这就没办法了。毕竟河州隶属边关么,这里又冷,士兵都靠喝酒取暖。这了的酒比之京城,甚至比之西北的酒劲儿肯定要大些,这也是现实逼迫的。

瑾娘有些内急,和徐二郎说完这两句,就匆匆下了床要去方便。徐二郎要搀着她去,瑾娘还不依了。她如今怀孕不满三月,是该注意着点,但是不做重活不太劳累就行了,她身子虽娇弱,但也没娇弱到需要人搀扶着去如厕的吧。你也太娇贵了。

瑾娘方便完出来,徐二郎也起身收拾妥当了。

新官上任,他有许多事物要忙碌,每个十天半月的时间,手下的事情是理不顺的。尽管从明日起,他才会去衙门办公,但初来乍到,各种拜访的人都有,各种要交接的事情也多,他且忙的脚不沾地的。

徐二郎嘱咐她安心静养,其余时间慢慢来,不必着急后,就出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