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半期检测(1 / 2)

加入书签

第102章 半期检测

2018-04-14 作者: 守望教育

第102章 半期检测

潭定乡中心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数学半期试卷,由教研组长命制好后,在第八周印发给各村校。陈卫红认真研究了一下,感觉中心校的这套半期试题,难以检测自己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决定舍这套试卷,自己另出一套题来检测自己的学生。

陈卫红结合小学毕业考试和初中招生考试的要求,参照购买的复习资料和教材,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分别命制好语文、数学半期试题。

第九周星期三下午,陈卫红回家后,骑上自行车赶到潭定中心校,找到许多秀,请她帮忙将试卷印制出来。

许多秀认真看了看陈卫红命制的试题,流露出不相信的神色。她实在难以相信,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接手小学教学才半期的陈卫红,居然能够命制出如此高质量的半期试题。当然,许多秀若看到陈卫红买回的几本辅导资料,了解陈卫红在一地乡中学的教学情况和成绩,就不会这么惊讶了。不过,许多秀若了解陈卫红结合小升初考试,自编的语文、数学学习资料,将会更加惊讶。

惊叹之余,许多秀答应了陈卫红的要求,让他过一天来取试卷,同时,决定将这套试题推荐给中心校的教师使用。

陈卫红试卷中的这些题,多数选自买回的复习资料和教材,他根据自己设计的进度,对这些试题、练习进行重组和适度的改编,也自编了一部分。

陈卫红没有想到,他为了更切合学生实际,舍弃中心校教研组长命制的半期试题,自己劳心费神地重新编制出一套试题,被许多秀好心地提供给中心校教师使用,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树立了些对立面,带来不少的麻烦。

赵玲在拿到许多秀推荐给她的这套试题后,听出了许多秀话语里的褒扬之意,有些不服气:“什么,他不用我编的半期考试题,并且连语文科的都不用啊,看来,这个陈老师够狂的哦。改天,我到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厉害。”

“他没有按照教材来教,你们编的试题,与他的教学进度不相适应,所以,他另编了这套题。”许多秀连忙解释道。

“他这套题也没什么好嘛,也就是一处找几道题来拼凑而成,质量并不高,我是不会用的。” 赵玲显得很是不屑。

第十周星期二,陈卫红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半期考试,上午语文、下午数学。

这套试题是陈卫红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精心量身定制而成,以小升初考试为导向,同时又很有针对性,认真学习的学生,大多完成得比较顺利。

语文科考完后,陈卫红立即开始批阅试卷,并让几名学生帮着批改一些答案比较“死”的试题。

中午,陈卫红快速吃完面条,继续批改。

下午两点二十,陈卫红将语文试卷全部批改完毕。

下午监考时,陈卫红对分数进行了登记、统计和分析,全班平均分为六十八分,有两人上了九十分,七人在八十分到九十分之间,六人不及格。

下午考试结束后,陈卫红立即组织几名学生,与自己一起批阅数学试卷,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成绩很快统计出来了,数学科平均六十九分,有十名学生上九十分,八十分到九十分的有十五人,十一人不及格。

陈卫红班的学生兴奋了起来,这个成绩远远超了他们的心里期望值。

陈卫红知道,这次考试的试题,主要选自近两年全国各地的小学毕业考试和小升初招生考试试题。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目前这种态势发展下去,本班的学生参加毕业考试或者初中招生考试,将有十几名学生能够考上初中,比前五年的总和还多。

看到这一成绩,虽然没有比较,不知道相对成绩如何,陈卫红还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毕竟,上学期,全班几乎没有学生的语文数学能够及格。

欣慰之余,陈卫红发现,有一些学生,对于反复讲过练过的题,依然不会或者做错。不由暗自思忖,接下来的半期,任务依然艰巨甚至更加,特别是数学学科,分数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因为学习进度的原因,这次没有考工程、行程、比例和几何方面的综合应用题,这些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难点,若加入到考试中,学生的成绩还能够保持吗?

陈卫红感觉心里没有底。

翻看着学生的试卷,陈卫红的心里更加不安,毕竟还有十来名学生不及格。也就是说,有十来名学生,连小学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基本的运算都不会,正常阅读文章、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想法都很困难。这样的学生,走出社会以后,将怎么办?

家庭作业,陈卫红让学生把试卷上的错题、不会做的题都抄到家庭作业本上,要求学生先自己尝试着进行改正或重做,不会改、不会做的题,抄下来后把空留好,再去翻看笔记和教材并尝试改正或完成。能够改正或完成的,把丢分的地方涉及的知识点写出来,用一句话写出丢分原因。还不能改正或不会做的题,则主动去请教同学、老师,在老师评讲时,加倍注意地倾听和观看老师演算。

根据安排,本周的后三天,也就是星期四到星期六,陈卫红作为潭定区小学数学教师教材过关考试的辅导教师,要去龙城县教师进修校参加培训。村校教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来给陈卫红代课,潭定乡中心校指示,陈卫红班的学生放假三天,自己在家学习。

加上星期天,学生将有四天不上课。这对基础差、任务重的陈卫红班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