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节 也是天下第一关(2 / 2)

加入书签

圣母化身听得黑圣女艺言语之中极力夸赞自己,却不露丝毫欢喜,语气反而变得更加冷淡平静,只听她用了如机械般空灵的声音说道:

“小艺徒儿,怎么我说了这许多言语,你却仍然一心只想着救治这残体冷尸?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须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死有天命,此事古难全。合久必分,分久分分。这残尸一具,是生是死,是死是活,是合同分,分分合合,都终究不过是繁华一梦,一场虚空而已,又何必如此在意?

不如趁灵能分身之有限的时间,多指点你一些时空之技。你既然刚才提到这神话大陆异魂界那灭魂派掌教烛龙烛九阴,老身便提点于你,你且仔细听得:

想你前世之苍茫众生,多少求仙术士,都喜欢参研《周易》,然而天道深邃,却殊不可得。其实易者,变化也,易者不易,天下至理。这世间万物万相,无非能量与物质,都永远在变化,即便表面看来最长的平衡,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内在也是不断在变化,而唯有不断变化,才是永恒不变之至理。

而世间万物万相,皆与时空相关,殊不可分,并非独立于时空的静物,你与这残体冷尸前世所熟知的十二宫星象图,其实并不是天体进化的全部实际影像,它和亿年之前所形成的星象图,以及如今数千年之后你所见之星相图,皆已有所不同。

而在不同的时空,时间的概念和能量物质的演化进程,亦不相同。比如你前世所在之小世界,小世界中心的太阳,其实亦有一颗黑暗双子星,死亡伴星,如黑暗的红矮星,又名涅墨西斯,却在另一时空之中,或可理解为多维平行之宇宙之中。它绕着太阳公转,每隔地球纪年两千六百万年,便会突如而来,穿破虚空,吸引彗星从奥特星云射出,当它穿行至靠近你前所大之小世界时,巨大的引力便将引发天灾,覆灭地球之众生。

这样的灾难,每两千六百万年就会发生一次,造成地球生物灭绝。

而且它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它很多的虚空世界,比如在塔山世界,虽然时空与地球纪年不同,塔山世界只一秒,微星世界一昼夜,这同样的灾难,亦会定期于塔山世界发生,相当于在塔山世界每三百零一年就会发生一次,而那时塔山众神和天梯神使,都需要借助萨满族圣女之超凡灵能挽救苍生。

其实《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其能量和物质实相物化的真实演变及其变化实践的天道基础。

《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乾卦》爻辞云: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所谓龙,自《易传》之后,历来就仅仅被理解为君子人格的象征,而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的升降变化,也仅仅被理解为象征君子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修养功夫。其实,爻辞之所谓‘龙’,本义指天上的苍龙星象,而‘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云云,说的无非是苍龙星象自春至秋由升到降的周天运动:

初九‘潜龙勿用’,冬天黄昏时苍龙隐没不见,不可见故不可用为纪时标志;

九二‘见龙在田’,春分黄昏时龙角升起于东方地平线,俗谚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即由此而来;

九四‘或跃在渊’,春夏之交,黄昏时苍龙整体正从东南方腾跃而上;

九五‘飞龙在天’,仲夏时节,黄昏时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夏小正》所谓五月‘初昏大火中’、《尧典》所谓‘日永星火,以正仲春’是也;

上九‘亢龙有悔’,六月末,夏秋之交,黄昏时苍龙西行并掉头下行,《豳风?七月》所谓‘七月流火’是也;

用九‘群龙无首’,秋分之后,黄昏时苍龙之首的角宿隐于西方,《夏小正》所谓九月‘内火’是也。

这《乾卦》对于六龙形态和方位的记载,正是苍龙星象的周天运动规律,与先秦典籍中关于苍龙星象的记载完全符节。

明乎爻辞之‘龙’为苍龙星象,则知《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云云,亦全取义于苍龙星象。

‘大明’,指璀璨明亮的苍龙群星,‘大明终始’,谓苍龙星象之周天运行与农时岁序相终始;

‘六位’,指苍龙周天运行过程中潜、见、跃、飞、悔、伏(无首)六个方位,六个方位标志着从仲春到仲秋之间六个时令,故曰‘六位时成’;

‘六龙’,则指组成苍龙的角、亢、氐、房、心、尾六宿。苍龙宿只包括从角到尾的六宿,故《乾卦》谓之‘六龙’。苍龙六宿御天而行,标志时序流转,所谓‘时乘六龙以御天’也,群星流转,于是有寒暑推移、风物转换,才有所谓‘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而神话大陆灭魂派掌教烛龙之神烛九阴,便精通这时空变换之天道易理,他的能量化身,在地球微星世界以观之,便是那苍龙星象,星辰天相。

地球上古人记载,烛龙‘其视瞑关乎昼夜时辰,其呼吸关乎冬夏季节,其气息关乎风雨气象’,便是记录了他能量变化之时斗转星移与时空时序的关系,正是理解烛龙进化之道的要义所在。

《山海经》的《大荒经》和《海外经》两篇中关于夔、应龙、烛龙、相柳的记载,并非缪悠荒诞的神话,而是对于当时原始历法中龙星纪时制度的真实写照,夔、应龙、烛龙、相柳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龙星,四者在《大荒经》和《海外经》图式中分居东、南、西、北三方,正好对应于龙星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方位。

《山海经》对于苍龙星象在每个季节和方位的星象形态和授时功用皆有生动准确之描述,而且对应时空,夔龙为春天之升龙,应龙为夏天之飞龙,烛龙为秋天之降龙,相柳为冬天之潜龙。

而其中关于“烛龙”方位、形象和神异的记载,正是以龙星纪时记录烛龙天相之龙星的变化轨迹。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与能量物质、与时空频率相关,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

既是众缘所生,自然了无自性,是以为空。所以说万相皆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须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之时,事物就存在;当因缘不具备之时,事物就消亡。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其实各个虚空世界,其实也并不完全是由一神所自主创造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是为“缘起”,这既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内容。

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

如此自然天性的一种现象,也就是‘空’,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所以他也不会例外。如今这残体冷尸,也自到了合该消亡之时,所以自当消亡,你用何必再牵挂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