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节 读书励学篇(2 / 2)

加入书签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于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在互市贸易中,北宋所赚的钱远远多于岁币(每年宋朝收益为所供岁币的2.5倍左右,且低价购买许多马匹用于军队装备,在经济上拖垮了辽国,以致其之后的几十年未能发兵北宋。)

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四十多年来的敌对状态,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同时,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发生,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御驾亲征,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恶例。真宗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不料有一天,参政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王钦若的话,本来是要贬低寇准的,但却同时给爱虚荣的宋真宗泼了一盆冷水,从此怏怏不乐。 王钦若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他对正经事儿没多大能耐,但在搞小动作方面,却是胜人一筹的。史称他“性倾巧,敢为矫诞”。他看出真宗这人是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就找了个机会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真宗说:“河北的的百姓刚免了战争之苦,我哪忍心再挑起战争呢? 还是想点其它主意吧!”王钦若乘机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 所以宋真宗伪造“天书”的把戏,就是他出的歪点子。

于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宋真宗,选择了正月初三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来泰山封禅,“天降诏书”,有着其深远的政治意义。后来,这一天被确定为财神爷的生日,而正月初三一直是大宋王朝的吉日,历史上的这一天,赵匡胤黄袍加身,正式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帝。

宋真宗赵恒将宋太祖赵匡胤尊称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也就是天柱山“九天司命真君”的简称,而宋真宗赵恒从其即位一直到死,都长期把祭祀封禅、天降祥瑞这类自欺欺人的举措视作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

《宋史。真宗三》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舒州向朝廷献玄石,有文日:“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朝廷诏令舒州修祠,赐号“灵仙观”。次年,建殿宇600余间。

这块“瑞石”,对天柱山、对宋真宗、对大宋王朝的意义,远远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它把宋真宗与宋朝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对已经被定为宋太子、今后将当皇帝的赵恒来说,是非同小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因为,他登基继位的那一年,恰恰就是“舒州民献瑞石”上所说的“丙子年”也就是说,舒州民献上来的那块瑞石,提前很多年就预告了世人:赵恒将于“丙子年”登基,赵恒是真命天子,他是受命于天、最正宗的接班人!

公元998年,即“舒州民献瑞石”的十六年后,宋真宗果然继位当了皇帝。

他对“舒州民献瑞石”,上有“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的事,可以说是记得比谁都清楚。因为,这种“神人相通”、“神天共应”的事,直接关系到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根本,直接关系到他本人“受命于天”的根本。于是,他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一手策划、导演了历史上的“天降诏书”这件事,做了一篇“受命于天”的大文章。

景德五年(1008)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 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的意思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以及之后连续的封禅祭祀等等。

公元1008年2月12日,即北宋景德五年正月初三。宋真宗为什么要选“正月初三”这一天,来“降天书”呢?因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就发生在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这一天。因此,正月初三相当于大宋王朝的“国庆日”, 历史上的这一天,赵匡胤黄袍加身,正式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的宋真宗,选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来“天降诏书”,当然有着其深远的政治意义。后来。这一天被确定为财神爷的生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这一天,上天总会降下“天书”。这件事,在宋代李攸《宋朝事实》卷二中,有如下记载:真宗朝成平元年、成平二年、成平三年、成平四年、成平五年、成平六年、景德元年、景德二年、景德三年、景德四年、大中祥符元年、大中祥符二年、大中祥符三年、大中祥符四年、大中祥符五年、大中祥符六年、大中祥符七年、大中祥符八年、大中祥符九年、天禧元年、天禧二年、天禧三年、天禧四年、天禧五年、乾兴元年、景德五年正月三日乙丑,天书降。

而提到赵恒,不得不提到刘皇后刘娥。刘娥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人,本是山西太原人,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的她因为从小在苦难中长大,困苦的人生经历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欲、望和心机。长大后的刘娥开始学戏,不仅声音甜美,而且很聪明,再加上容貌出众,在几次戏曲擂台赛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红了起来,成为女明星。

18岁时,她嫁给了一个银匠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银匠带着刘娥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谁也没有想到,刘娥的开封之行直接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开封,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后来成为皇帝的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心猿意马,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只好暗中将刘娥送到自己的一个亲信家里,偷偷去和她见面。

没想到,刘娥离开赵恒的别墅后,开始勤奋读书,并研习琴棋书画。这样一来,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真宗。刘娥进宫,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被封为贵妃。因为赵恒的宠幸,刘娥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刘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长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给赵恒生一个孩子。然而,刘娥当时已经不会生育了,于是,她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把自己的丫环李氏送给了真宗赵恒。

年轻美丽的李氏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赵恒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改名赵祯,即宋仁宗)。刘娥也很高兴,她设计立即将李氏生下的孩子占为己有,并严禁皇宫里的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刘娥被赵恒立为皇后,史称“刘皇后”。 刘娥将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的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而言羽后来之所以特别重神中国先灵的道教文化,却也是因为读到鲁许现代白话写史时的一些文稿因而研究《宋史》,意外发现了道教齐鲁文化中隐藏的巨大宝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