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3 道法自然:你在未来如何生存(1 / 2)

加入书签

Lesson 3 道法自然:你在未来如何生存

2018-04-15 作者: 余闲

Lesson 3 道法自然:你在未来如何生存

1.养活人类,需要几个地球

杨略沉醉于大山的美景之中,身心宁静地消磨了半日。Www.Pinwenba.Com 吧外面风雨渐止,太阳重又穿透云层,撒下万道金光,山林之上悬挂着一挂彩虹。

在这种美景之前,杨略心生敬畏之意,只敢静静地站着,看那天地之间色彩的逐渐变化。然后他不由想到,如果人口愈加庞大,消耗能源更多,那这片美景是不是也会消失?而自己也是帮凶之一。

“爸爸,我们是不是真要做一块岩石,一动不动,才对环境没有影响呢?你看,吃饭要粮食,要锅碗,要火;外出要车,要油,要钢材;学习要纸,要墨,要灯;连睡个觉,都得消耗木材和棉花。更不用说我们还要旅游,看电视,玩手机,哪一项不得消耗大量能源呢?”

爸爸却笑了,走下台阶,到树林里去,指给他看那大树的叶冠,树下的蕨类,还有草丛中的蘑菇。

“略略,地球是活的,生机勃勃,每时每刻都生出大量的有机物,还有很强的净化和再生能力。只要在限度之内,我们当然可以尽情消费。”

“那,这个限度在哪里呢?”

“把全球生态足迹限制在全球生态承载力之内。”

两个极其陌生的概念,让杨略一时有些发愣。

“这是什么意思?”

“先说生态足迹吧。它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提供人类消费资源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以及吸收废弃物土地面积之和。”

爸爸像个机器人一样在背书。

杨略摇摇头。他觉得文科生真是没用。

“还是不懂。”

“那说得再明白一点。拿个人来说,他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你明白了吗?”

这下杨略彻底明白了,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脚,从半空中落下来,重重地压在森林和草地之上,大地为之震颤不已。它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扁平脚印。

“那生态承载力呢?”

“它是指满足生态足迹需求的所有可用的可再生能力。”

“爸爸,你是不是想说,当人类这只大脚印比生态承载力小,那么生态危机就不会到来呢?”

“这种情况,叫做生态盈余。”

“我们现在还有盈余吗?”

“很不幸的是,从1976年开始,生态盈余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态赤字。目前赤字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2.7全球公顷,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1.8全球公顷 。这就是说,要想养活人类,得需要1.5个地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地球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来产生当年使用的资源及吸收当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人类像个败家子,花钱越来越没节制,不仅花了本年的收入,还开始动用地球以前的存款。如果有一天存款花完了,人类就到了绝境。”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的生态足迹有多大?”

“计算公式非常复杂,不过有些网站制作了生态足迹计算器,你可以大概了解自己的脚印有多大。”

杨略拿出手机,登陆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网站,将自己在衣食住行中所耗费的物品一一输入,最后得出了计算结果:

“您的生态足迹为1全球公顷。如果地球人都像你这样,需要0.6个地球。”

“爸爸,这是不是说明,我还算是环保的?”

“当然,你还是学生。等你参加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开上了汽车,买高档衣服,时常乘飞机满世界出差,生态足迹就大了。”

“那我必须严格自律,时刻绷着一根弦,不让生态足迹超标。”

“所有人都得自律,地球才有希望。可惜的是,富裕国家如阿联酋10.7全球公顷、卡塔尔10.5全球公顷、美国8.0全球公顷,可谓穷奢极侈。巴基斯坦最低,为0.8全球公顷。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人均生态足迹越来越大。如果长此以往,地球就被耗竭了。”

杨略听到这里,又有些心寒,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说:

“人类得考虑星际移民了。”

“确实有人在动这个脑筋了。美国天文学家于2010年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之外第一个可以支持生命存活的星球,一颗名为‘格利泽581g’的行星。”

“它将是地球的替代品吗?”

杨略不由兴奋起来。作为男生,他看了许多科幻电影,从小到大,一直幻想着乘坐威武的飞船,在茫茫的宇宙中旅行。

“可问题是,它太远了,距离地球有二十光年。”

杨略顿时丧气了,二十光年啊,就算人类真的能到那里,还需要重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又不知得耗上多少年。

“反正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

“就算有指望,又能怎么样呢?只要人类不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过不了多久,新的家园又会被耗尽。他们又开始寻找另外的星球。这将是人类未来的状态吗?”

“或许人类就是迫于生存压力,才开始宇宙航行的呢,就像当年的大航海时代一样。”杨略的脑海中,总有许多壮阔的想象。

爸爸知道他的想法,硬是要给他泼一点冷水。

“就算我们科技进步神速,某一天制造出以光速运行的航天器,可按目前的状况——资源衰竭加速、生态超载,持续来看,人类能否等到那一天依然是个未知数。再加上巨大的投入,未知的风险,这些难道会比每人减少生态足迹,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容易吗?”

“那该怎么办呢?靠敬畏生命、天人合一?这些伟大的理念,碰到具体问题,基本上是以卵击石,或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所以我们需要具体的方法。”

“什么方法?”

“道法自然。”

“这又是一个理念而已啊。”

“不,我对道法自然的理解,就是师法自然,让人类的行为方式遵循自然的规则。”

听到这里,杨略来了兴趣,知道爸爸的核心理念要提出来了,全神贯注准备聆听。

“这些规则有哪些呢?”

爸爸用异常庄重的口吻说:

“第一规则,有限性。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杜绝生态赤字。方法之一是遏制人口增长;二是大家一同厉行节俭,用精神的满足代替物质的奢侈,缩小人均生态足迹;方法之三是通过科技,增加生态承载力,让科技不再是破坏自然的恶魔,而是成为维护生态平衡的天使。”

“那第二原则呢?”

“第二是循环性原则。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在不停地循环。”

“还有呢?”

“第三规则,共生性。人在进化过程,无论身体与心灵,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于是表现为人类的亲生命性、生态的稳定性。”

“亲生命性?我对这个很感兴趣,能说得详细点吗?”

“生态系统本身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作为其中一员,要向自然学习生态学原理,保持生物多样性,并设计出更好的城市、乡村,让人诗意栖居,身心和谐。好了,我们详谈亲生命性。”

2.我们曾有过的家园

“略略,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有足够的选择自由,你愿意住在什么地方?”

杨略开始畅想。住山林里当然好。不过如果能去海边,像马尔代夫那样的地方,那就更棒了。有个面朝大海的房间,拉开蓝色的窗帘,眼前金黄色的沙滩,几座翠绿的山岬伸向蔚蓝色的大海,那里波澜起伏,天光云影共徘徊。房屋旁边,还有高大的棕榈树,或是椰子树,挺挺地伸向天空。

“还有,还有……”他幻想起来就没完没了。

爸爸说:“华盛顿大学动物学家奥瑞恩斯对此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完美家园是这样的:房子地势较高,旁边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或是面迎碧蓝的海洋,有河流、溪水、瀑布,也都不错,总之,要有水的灵气。房子周围,要有一片公园。开阔的草地,开满灿烂的鲜花。草坪边缘,有高大的树木,树冠宽广,贴近地面,长满细小美丽的叶片。树上有五彩的羽禽,有灵活的松鼠。”

“对啊,我想这是最美的家园。”

“让人惊异的是,完美家园,恰好就是非洲热带大草原的形貌,而非洲正是人类的发源地。这是巧合?显然不是。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中养成的生存习性,不可能在短短几千年的城镇居住历史中改变。在人的深层意识中,总想着回归故土。”

杨略想想,确实如此。在钢筋水泥柏油的城市里,眼前满是灰色的建筑,连天空也很少有清澈蔚蓝的时候,住久了,内心难免有种焦躁。一到周末或是暑假,总希望邀请三五好友,去植物园走走,或是去名山大川跋涉一番,内心就宁静而快慰了。他也曾有过些浪漫的想法,像梭罗那样,离开城市,在乡村里居住,一间房,几亩田,亲自耕作,闲时读书,在山林中散步沉思。

“所以乡村生活更符合人性,对吗?”

“的确如此。”

“可是,我们终究只能住在城市里吧。”

“不错,这是大势所趋,”爸爸看着山脚下的几个烟村,“不仅仅是因为在城市里可以享受种种便利,享受多样化的文化,享受各种顶级的娱乐,还因为乡村居住方式太消耗能源了。”

“嗯?”杨略十分诧异,在他看来,乡村融入自然,满目青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应该是最低碳的生活方式啊。

爸爸继续说:

“在富裕的乡村中,或者在别墅区内,大家都独门独户住着,墙体、公共空间都不与人共享,外出干点事,就要长距离的开车或坐车,也产生着各种生活垃圾。他们的生活方式,表面上是温和地融入了自然,但实际上却需要更多的能源。当然,城市因为人口、污染、能源需求的绝对数量,而遭到了种种责难。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把同样消费水平、同样数量的人住在更分散的地方,会是怎样的状况?”

杨略细细一想,确实如此。就拿自己家所住楼房来说,占地面积不大,却有三十层,每层三个单元六个房间,可以入住一百八十户人家,将近六百多人,相当于一个村庄。但真要在农村里,这点地皮,只能建五幢房子,住五户人家,就算四代同堂,顶多住四十人。如果他们也有钱,也都开着SUV(运动型多用途车)逛来逛去,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

看来大家以后都只能挤在城市了,毕业后,就在抽屉般的办公楼中占据一个房间,朝九晚五,在汽车尾气中为生计而奔波,渐渐容颜憔悴。想要亲近生物,就只能养几只宠物,种几盆花草,聊以自慰罢了。

爸爸看到他眼中的失落:

“略略,你心目中的城市,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城市,还能怎样?”

杨略嘟哝道。城市,除了高楼大厦,街道纵横,商铺如云,汽车如梭,空气中弥漫着烟尘,还有什么其他形态吗?

“其实城市可以是非常美好的?”

“有吗?”

“至少曾经有过。比如说,丽江。”

这个清丽的名字一响起,美好的记忆一下子都回来了。高考结束时,为了奖励杨略的好成绩,爸爸抽了一周时间,着轻衣,携背囊,来到云南,在丽江古城住了些时日。

丽江古城,也是一座城市。可它美到简直让人意识不到,它居然是一座城市。

古城不大,靠近玉龙雪山。小城北边,便是清澈的黑龙潭。一股清水从这里出发,流进小城里去,户户流水,家家垂柳。溪水将缤纷的色彩揉碎了,理顺了,添上点水草和游鱼的柔曼,流到小城四处。

小溪边上就是街道,但见处处商铺,游人如织。店铺都是老房子,雕梁画栋,卖的是民族服装、金银饰物,也有铃铛、板画之类,都装饰着奇异的东巴文字。但一切都是和谐的。透过灰色的屋瓦,能看见青蓝的天,还有远处一痕曲折的山影,那是神圣的玉龙雪山。

那一天,他们沿小溪往上走,渐渐看到一方清池,池边垂柳依依,藤蔓下垂。池底呈淡蓝色,青藻之间,游鱼往来自在。水面微微有些涟漪,才让人意识到水的存在。

在池边小坐片刻,耳中传来吉他声。循声看去,只见池水下游有一座小桥,桥上有一男子,正弹着吉他。格子棉衬衫,戴眼镜,生得清秀,四十左右,留着一圈胡子,有些花白,却显得十分干净。他们走过去,也坐在桥栏上,一女子递来一本册子,里面都是歌词。

“这都是我们自己写的,唱给有同感的人的。”

他们点了几首,听那男子自弹自唱,树间凉风习习,桥下流水淙淙,耳中吉他清脆,不免有些陶醉。爸爸与他们聊天,得知他们是“自然之子生活馆”的成员,来自香港,在繁华都市打拼多年,身心俱疲,因爱上音乐,就开始做起这一行。他们六年前来到丽江,觉得有归属感,就在旁边小村定居,平日以耕作为乐,以音乐会友,宣扬一种和谐、轻松的生活方式。

爸爸当时说:“这种轻松、简单、身心俱宁的生活,才是丽江的神韵。”

想到在丽江的岁月,杨略依然心驰神往。

“爸爸,那是古城,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在只能当做景点。现代都市只能像摊大饼一样越摊越大,堆积木一样越堆越高,才能容纳膨胀的人口,哪里还有什么精致和谐呢?”

“存在也许合理,但未必最佳。人类居住的发展方向是城市,而城市的发展方向则是生态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

“生态城市?”

“我们该去看看未来的城市和乡村。”

3.未来的乡村

和以前一样,场景在扭曲着变化,等稳定下来,杨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架小型飞机上。飞机几乎是贴地飞行,透过窗口,看到了那么蓝的天,蓝得像矢车菊,蓝得像童话,白云很低,仿佛就在头顶,变化着各种形状。

他往下看,只见山岭起伏,河流曲折,是明亮的绿色和蓝色。偶尔可见几个乡村,依山傍水,隐没在绿色之中,只能看见几个屋顶。村落周边是农田,但不再是一整片的水稻或是玉米地,而是切成一块一块,各类庄稼果树间杂,错落有致,高低有序。中间有一个圆池,颜色却是棕褐色的,不知是什么东西。

爸爸解释说:“那是堆肥池,将粪便、树叶等等堆在里面,掺进雨水,充分发酵后,就打开阀门,让肥料通过埋在田里的管道,直接渗进农田里去。”

“哦,这是有机肥。旁边那块地怎么空着了?你看,全是杂草!”

“那是在养地呢。”

“养地?”

“对啊,人工作久了,得休息一下。土地种上三四年,也得休息几年,长长草,养养虫,肥力慢慢恢复了,蚯蚓、蝼蛄把地也翻松了,光脚能踩出坑,脚趾间涌上细腻的黑泥,那才是好地,种什么庄稼都能有好收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