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为改变心灵(1 / 2)
第二节 行为改变心灵
2018-04-15 作者: 齐忠玉
第二节 行为改变心灵
态度决定行为,而行为则可以改变心灵。对此,有这样一个故事加以佐证:
一次,魏安厘王问宰相子顺:“在这世上,谁是真正的君子?”子顺回答道:“天下没有这样的人;但假如退一步来说,次一等的,那就是鲁仲连了。”魏王不以为然,说:“鲁仲连是装出来的,并不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子顺说:“大家都在伪装。装的时间久了,便成了君子;一直这样装不改变,成了习惯性行为,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子顺所论述的这种变化规律称为“态度——行为反应”:长期保持一种行为,时间久了,人会认同自己的那个表现出来的形象,自身的心态、品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一家车床加工企业中,企业曾力劝人们使用安全帽,但是却收效不大(态度)。后来,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不戴安全帽视为违纪,让安检员加大了监察力度,并对违纪行为加以惩处。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戴上了安全帽(被迫行动)。过了一段时间(行为),安检员不再大力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由此可见,通过一个具体的行动,长期坚持行为(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下来,逐渐产生兴趣和认可感,这是态度转化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虽然有些人对精益的推行过程并不认可,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环境影响力,并以强制参与的形式,来逐步开展精益化的活动。在这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中,精益观念会得以逐渐渗透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环境影响力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原理——泡菜效应,说的是: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会截然不同。正如这个原理所述,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素质、思维方式,甚至连工作能力都会因长期的耳濡目染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佳能电子公司也不例外。比如,在讨论重要的经营战略时,社长、领导、负责人等大约20人都要聚集到会议室开会。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如此连续召开两天会议。而这样两天式会议在每个月都要召开两次。而会议中讨论的内容往往毫无意义。
时任佳能电子社长的酒卷久认为:这种开会方式太不适宜。为了缩短会议时间,提高讨论效率,从2000年开始,酒卷久要求将佳能会议室的椅子全部搬走,全体员工召开“站式会议”。
将椅子全部撤走后,为了将桌子高度提高,员工们给桌子腿套上了自制的约30厘米高的木屐,正好将桌子高度调整到1米左右,更便于站立时使用。除了领导会议室的木屐之外,其他会议室中的木屐是可以拆卸的。当需要与外部客户会谈之时,人们就搬来椅子,坐下来商谈。
换一种工作环境,人们的工作习惯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直接影响行为效率。这种工作环境的改变,可以是布局、色彩和光线的调整,音量的控制等各个方面。比如,色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可刺激人们的联想,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看到红色,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整个人感到兴奋,工作起来更有效率;而见到蓝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洋、蓝天,因而思路更为沉稳。而如果我们要消除烦躁和愤怒,则应避免红色;要化解沮丧,则应避免接近黑色和深蓝色等令人情绪低落的颜色。也就是说,要根据需要来调整工作环境,使之我们在那种工作环境中创造最精益的业绩。
当然,环境不单指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使工作更精益的环境,必然是那种团队成员全力追求“精益”环境。我们常在一些企业中听到这样的结论:“精益在我们这里行不通”、“以我们的人力无法实施精益”、“精益不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精益不适合我的产品或流程”等。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获得精益的成功,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如果员工们说:“我觉得这样这样操作,会效果会更好”、“怎样才能更节省人力呢”此类追求工作精益求精的语言,那说明这个团队具有一种追求精益的文化氛围。即便个别人在开始时对精益带来的“麻烦”颇有抗拒,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接受精益工作方式,并将精益渗透至自己工作中每个细节。
成功学演讲大师陈安之说过:“人的心态跟周围的环境一起共进退。”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它们都会传递给我们一种得过且过或精益求精的感觉,而我们的心态也必然随之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的超强影响力。
并非现场
正如上文所述,外部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面对混乱的现场,很多人都有挫败之感。我曾经到过一个车间,那个车间从其成立之后便一直未作彻底清理。你可以想象一下那里的情况:任何一处物品表面都满是灰尘或油污。工作在那里的员工愁眉苦脸地感叹:“每天进入车间,我都感到工作无从下手,可以说,我没有任何工作的**。”
其实,这种感觉并不是现场本身造成的。真正诱发这种感觉的是我们自己。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这种投射作用使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感情投射给对方,使我们眼中的对象与自己越来越像。比如,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是肯定性质的;若个体的心情是不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也将趋向否定性质。而在工作现场中,如果我们感受到的是“混乱”,那么现场就是一个混乱的场所;而如果我们抱持着一颗“从现场中发现问题”的心态,那么现场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实现精益的发源地。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阐述这个问题。一位员工所负责的区域逐渐从“混乱”走向了“稳定”。只有当零部件不能准时抵达该区域时,该区域的生产节奏才会被打乱,无法完成每日生产目标。这位员工相信该区域绩效可以达到更好水平,但是他不知自己如何下手才好。
我决定和他一起从现场运作看起。在现场中我看到,从开始运行之时起,所有零部件都从喷漆生产线上卸下,被放到可以容纳10套部件的配套零件架上。由于这些部件非常大,所以,为保证存放安全,零件架也必须足够大。所以,人们设计了一种满足存放安全要求的零件架,但是非常沉重,不易移动。于是,零件架被放在可以容纳两个人的装配工作台旁,每个部件都由这两名操作员从头到尾完成。当时,他们采用L形装配线。当零件架上已的部件喷好漆后,便会以5个为一组被送到生产线上。
如果生产线以经典的U形排列,这种装配工序的平衡就可以得到改善。当我提出这个建议后,他反驳道:“这些货架怎么可能装进U形生产线?”但是他马上意识到:我们可通过改善货架设计,使之适应装配线,这样即可实现生产线的更好平衡,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绩效。
其实,现场管理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益的视角。这也是现场管理的主要目标——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现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观察如何应用精益管理原则,并逐渐建立一种全新的精益式思维方式。
一些精益导师在最初开始指导我们时,往往会坚持让我们从现场管理开始。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根据精益原则,一眼看出现场运作情况如何,找出改进机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精益成功的机会。其实,精益导师的这种做法的核心就是,培养我们的精益视角,让我们学会以精益心态来面对现场问题。
精益体系中的每个人都有两种责任,即确保企业的运行和不断改善企业的运作效果。所以,在精益导师向我们传授精益原则和精益方法之时,我们自身也要抱持积极接受的态度,最终学会用精益的方式看问题,而不是被外部环境所影响。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已经对精益管理跃跃欲试了。那么,我们应从哪里入手,开始推行精益活动呢?我们将在下文中加以阐述。
对准焦点事件
其实,推行精益活动可以从流程、人力规划、布局等任何方面开始着手。但是,要想使精益推行更有效,选择适于企业和自己的起跑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起跑点。因为一旦我们选择不当,就可能导致我们精益推行的效果不符合预期,继而最终对精益的实现丧失信心。那么,精益的推行应从哪里开始呢?
从看得见的焦点事件开始
我们可以从一项业绩较不理想、但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的活动来开始参与精益活动。由于对这种活动实施精益改善后的成果很容易被大家看到,所以我们从内心上会感到自己禁不起失败。所以,我们就会抱着“背水一战”的心理冲向精益改善,这便使精益推行的动力和成功性变大,而且我们会全力调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资源和能量,以确保精益目标的实现。
酒卷久自从进入佳能公司,便一直被安排在那些业绩较差的亏损部门工作。一般人可能认为:“被任命去亏损部门或处理焦点事件是最倒霉的事。”但是酒卷久却认为:“亏损部门更具有挑战和改革的价值。”
对此,他做出了这样的解释:“维持盈利部门和业绩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有了微小的增长也不见得有人会对其大加赞赏,而一旦业绩出现向下回落的趋势,那么便会立即受到众人指责。而去亏损部门管理则不同。对于公司业绩而言,亏损部门原本就毫无积累,所以可以对之进行大胆地改革,众人也会认可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措施更容易实施。即使改革效果一般,大家也会勉强接受;而在业绩稍有增长之时,大家却会认为做得不错。”
用酒卷久的话来说,比起盈利部门或一般**件,亏损部门或焦点事件更有改革或解决的紧迫性和价值所在。
另外,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先处理普通事件,就容易拿那种处理态度来对待焦点事件。反之,如果先处理焦点事件,那么之后也会以对待焦点事件的态度来对待普通事件,会感觉处理难度变低,处理起来也更得心应手。这就是顺序效应的影响。
确保焦点事件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
对于精益化管理,我们不能盲目地推行,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预期。在初期阶段,我们必须选择诸如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流程或任务改善做起。为什么要确保焦点事件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呢?
这主要源于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说的是: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个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个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把三个人领到一个山涧边。他对这三个人说:“谁能跳过这个山涧,我就承认谁胆子最大。”
其中一人是苏轼的拥趸,一听苏轼说“跳过这个山涧就能得到赞赏”,他便马上跳了过来。然后,他得到了苏轼的赞美。
剩下两人不跳。苏轼拿出一块金子对两人说:“谁能跳过来,这块金子就给谁。”其中一个人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于是,他也跳了过来。然后,他得到了金子。
最后一个人想:“金子虽可贵,生命价更高。我要是跳不过去,摔死了怎么办?我不跳。”正当他这样想时,突然发现身后有一头狮子正朝他跑来,把他吓坏了。于是,他拼命一跳,竟然跳得比前面两个人还要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