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若感到满意,就给他贴个好标签(1 / 2)

加入书签

第二节 若感到满意,就给他贴个好标签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二节 若感到满意,就给他贴个好标签

没有天生的好员工。但是,你若把一个员工当成好员工,他就会成为好员工。反之亦然。

2.1 主题案例:突然的转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

当然,这些犯人并没有作战的经验,也没有上战场的愿望。如果不顾他们的愿望,直接把他们拉上战场,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稻草人一样一上场就被敌人杀死。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犯人在战场的表现就像真正的士兵一样呢?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决定求助几位心理学家,希望通过对犯人们进行心理指导,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上战场。

这些心理学家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即跟随着这些犯人,对犯人们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他们让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他们统一拟定,主要叙述犯人在狱中的表现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等。然后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重视的人。

此外,心理学家不对他们进行任何说教。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心理学家们也陪同而去。在战场上,他们依然要求凡人们给亲人写信,不过信中写的却是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战斗等。

结果,这些犯人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队的士兵来毫不逊色——一切都表现都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

这种突然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一切都源于那些带有标签性质的信件。

2.2 心理分析: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的标签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出现“标签效应”的原因,是“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这种导向会像主题案例所表现的那样,发生在被贴标签的人的身上;也会发生在只知标签不知真相的旁观者的身上。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博士在1972年进行了的“假病人实验”就是一个证明。

在这个实验中,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8个人(5位男士和3位女士)——1位20多岁的研究生,3位心理学家,1位儿科医生,1位精神病学家,1位画家,1位家庭主妇——装成假病人。然后让他们都对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说自己的幻听严重。医生随即对他们进行了问诊,他们除了描述幻听的症状之外,其他的描述都跟正常人一样,但医生还是将他们8人中的7人诊断为狂躁抑郁症。

后来,这8个假病人又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在医院里,他们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连“幻听”都消失了。但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认为他们的任何一个是正常人,甚至认为他们的正常行为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比如,有一个假病人要求出院,医护人员不但不让他出院,还会在他的病历卡上写上“此人的妄想症加剧”;有一个假病人在与人交谈时被医护人员看到了,其病历卡上就被添加了“交谈行为”;有一个假病人在写日记时被医护人员发现了,医护人员就将其行为当作病人的一种新病状——“书写行为”——记录在他的病历中。

由此,罗森汉恩作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视为反常。

所以,有时候,不是“病人”的身体或精神有问题,而“医生”的眼力和判断力出现了问题。

这个心理学实验在管理学上的意义是:一个员工一旦被贴上了“愚笨”、“懒惰”、“狡诈”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在管理者和同事的眼中,那个标签就会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无论那个员工做什么,管理者和同事都会认为他是“愚笨的”、“懒惰的”或者“狡诈的”。这种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这时,如果管理者对员工的“标签”态度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管理者对员工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就会变成员工的自我确定,导致一个当初能力并不差、品德并不坏的员工真的会成为一个“愚笨”或“奸猾”的员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