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若他从对比中跌倒,就帮他从对比中爬起(1 / 2)
第四节 若他从对比中跌倒,就帮他从对比中爬起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四节 若他从对比中跌倒,就帮他从对比中爬起
俗话说,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不管是多么骄傲的人,也需要承认,自己不是最完美的那个人。所有的人,都会比这个人不足,比那个人有余。
4.1 主题案例:没有谁过得最好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时学的是理工,毕业以后只身来到一线的大城市,打算凭着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一个天下。
到达这个城市后,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找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程师的工作。然而,不如人愿。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得到一份期望的工作——这个城市里,工程师的职位要求两年的工作经验,若没有工作经验,就需要硕士以上的学历。但是,他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
于是,他决定改变目标,找一份业务员的工作——业务员的门槛较低。
由于他聪明且好学,不久,他的销售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入也随之增长,几乎每月的月薪都在7000元以上。他开始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得知曾经的同学兼好友已经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的时候,他忽然感觉自己很失败。即使这位好友的月薪只有5000元,他也觉得好友比自己“混”得要好,在谈起好友时,也时常流露出羡慕的成分。
4.2 心理分析:比上永远不足,比下总会有余
人有攀比心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看到他人比自己做得好,人会对自己失望,也会对他人产生羡慕甚至怨恨的心理;而看到他人比自己做得差,人会对自己燃起希望,也会对他人产生怜悯和爱护的心理。熟人之间更是如此。所以,有人才会说,想要结交朋友,就要表现得比对方差一点;想要树立敌人,就要表现得比对方好一些。此话有点多余,但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人的攀比心理,尤其是比上不足时的消极情绪和消极反应。
然而,不管一个人的状况多么糟糕,他总在某些地方是会胜出的。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混混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这是作家史铁生说过的一段话。正是生病的经验,使他一步步地懂得了满足:坐在轮椅上了,总比只能躺着强;躺下了,总比躺着靠透析维持生命强;生命靠透析维持了,总比失去生命强。总之,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
这就是“比下有余”的智慧。比上,自然不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味地去攀比,只能放大不如意和不称心;比下,自然就有余了,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比你更倒霉的人。
一个人要在积极的情绪下生活、工作,就需要懂得合理比较。而对于做不到的员工,你有责任引导他们学着“比下有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