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拉锯作战(1 / 2)

加入书签

战争开始慢慢的演变成了持久战,拉锯战。往往在一个高地上,白天还在“联合国军”的手里,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志愿军的天下,到了拂晓阵地就又会易主。两军争争夺夺,互不服输。

阵地里的口音,也跟着太阳的起落来回变化。太阳升,阵地里讲起了英文。太阳落,阵地里就又讲起了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方言。

板门店的谈判桌上也是谈谈停停,互不让步。谈判桌外的厮杀则更为惨烈,记得有位丹东的老人讲起,那是他小时候在天桥上看到的画面。

那是在傍晚,夕阳西下。他在天桥上玩耍时看到前面的朝鲜方向迎面开过来一列火车,火车上载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满满的一车厢又一车厢的志愿军遗骸。

他吓坏了,因为那满满的一列车的志愿军遗骸根本就没有完整的。有的只剩下一只胳膊、有的没有了脑袋、有的只剩下半个身子,白白的脊椎骨都露了出来。

也许生命的璀璨,在不同时空中有不同的体现。男人要在大悲大痛之中不断的成长和历练,要在执着中不断的坚守自我。

雨淅沥沥的下着,天空阴沉沉的。李连长已经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接到命令:“要夺回371高地!”

二连的勇士们又一次摸到了山腰下。那山坡十分陡峭,几乎与地平线垂直。天空劈出一道道闪电,雷霆万钧,疾驰电策,气宇恢宏。那闪电不断的闪耀着,在闪电之光的照耀下,史臣和二连战士们坚毅的眼神犹如饿狼般可畏可敬。

山坡上已经被炮弹轰炸的没有什么植被了,光秃秃的一层黄土,就在这黄土之下,又不知埋了多少具尸骸。有中国人的、美国人的、朝鲜人的、韩国人的许多许多的尸骸被黄土掩埋,客死他乡的英魂,最后还是要和敌人埋在一起。战士们挖战壕,几锹就能挖出来一具尸体。有自己人的,还有敌人的。有的时候来不及填装沙袋进行防御,就干脆用尸体堆起来做防御阵地。

雨越下越大,这种天气对于攻坚战十分不利。本来就是以下往上发起攻击,而且还带着瓢泼似的大雨,伴随着山洪,山地上十分泥泞,脚踩在地面上就会陷进去一个泥坑,抬起脚来更是十分吃力,部队就这样艰难的向371高地攀岩着。

天上的雷打的越来越响,就好像是苍穹在为志愿军们击鼓助威。闪电像闪光弹一样一会把大地照亮,一会天空就又黑暗下来。

“哒哒哒~”敌人的机枪象征性的开了几枪就停了火。史臣看见了之后喊道:“大家快往上冲呀,敌人已经放完枪了!”

话音刚落,大家就加快前进的步伐。这么多天的拉锯战,甚至都和敌人都打出了“默契”!敌人知道在夜晚如果没有飞机和炮火的支援,自己单凭手中的武器,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善于近战和夜战而且战斗意志极其坚定的志愿军。所以敌人一般不会做太多的抵抗,只是象征的开了几枪,表示自己已经抵抗过了,便会撤下阵地。

而志愿军也知道在白天,“联合国军”的机械化优势就会立刻展现出来,一个凝固汽油弹就会把整个阵地连窝端掉,所以志愿军也不会做无谓的抵抗,然后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也会像“联合国军”一样象征性的放几枪,然后撤离阵地。

阵地早晚都会回到自己的手中,这是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共同认识到的共识。所以双方都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和资源浪费,能进则进,能退则退,绝不死守。尽量减少伤亡,仿佛也成了双方的共识。

史臣和机枪班爬到了敌人的战壕里,他已经记不清这是多少次又回到这个阵地上了。可能有三十多次,也可能有四十多次,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知道一旦到了拂晓他还是要撤回去。

敌人撤走之后,知道自己明天还是要回来。走的时候甚至连战壕里的电灯都没关,机枪班的战士们也省的找亮了,可以直接用。这仗打的,都打成了过家家。

机枪班的战士们开始四处搜寻有没有敌人留下的食物和一些日常用品。不一会,宝川怀里揣这个东西,笑着走到史臣面前说道:“班长,班长,你猜我发现了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