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购舰谈判(1 / 2)

加入书签

在圣彼得堡的外交部内,一场谈判刚刚结束。

“戈莱克大使,贵我两国虽然有一些分歧,但是我认为相互了解是这次会面最重要的成果。我期待与大使下一次的会面,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消除两方的分歧。”

俄国外交大臣拉姆兹多夫站起来握着意大利大使戈莱克的手,说出口以上的话。

“拉姆兹多夫阁下,希望下次会谈能减少我们两方的分歧,再会。”

戈莱克大使回了一句后,离开了。

等意大利大使离开后,拉姆兹多夫立刻叫来仆人。“准备马车,我要去皇宫。”

与意大利谈判购买战舰一事,对于俄国也是很重要,所以需要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通报具体情况。

等拉姆兹多夫来到皇宫之后才发现,不只是沙皇在等着自己,还有海军大臣特尔托夫,财政大臣维施涅格拉德斯基、大臣会议主席波别多诺斯采夫等都在此。

“拉姆兹多夫与意大利人谈的怎么样?”

大臣会议主席波别多诺斯采夫开口询问着进来的外交大臣。这位尼古拉二世老师出身的波别多诺斯采夫,非常得到沙皇的信任,所以成为了文官之首,担任大臣会议主席,而在尼古拉二世登基后的这些年,波别多诺斯采夫对内采用高压政策,将一大批拥有开明思想的官员撤换掉,保证统治阶层的稳定性。但是他的这一举动也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敌视,不少人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算不上多好,意大利人坚持如果我们只购买一艘战列舰的话,那么必须支付1050万卢布,两艘战舰的价格倒是降低到了1950万卢布。而且出售战舰图纸以及技术的价格也降到了450万卢布。”(1卢布换2.8里拉)

听到外交大臣的话,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口道。“你的意思是,意大利不愿意单独出售一艘战列舰,而是坚持两艘一起出售?”

“是的陛下,意大利将两艘热那亚级战列舰以及图纸技术等打包价格从2600万卢布,降低了200万卢布的价格,但是单舰出售的价格,依然没有降低,咬死1050万卢布的价格。”

一听外交大臣的话,尼古拉二世看向了海军大臣特尔托夫上将,很明显他想要听听海军的意见。

“陛下,如果说单舰采购的话,那么意大利人给出的这个价格偏高,不过如果是双舰的话,那么这个价格倒是也说的过去,至于图纸和技术,我认为这对海军和造船厂都非常有帮助。众所周知,这些年意大利战绩性能非常出色,虽然其造价在各国来说都算较高的,但是在性价比上非常不错。所以我们海军认为,与意大利人可以继续谈下去。”

特尔托夫上将的话,让尼古拉二世听得有些主意了。不过正当他想要开口的时候,只见财政大臣维施涅格拉德斯基突然开口阻拦道。

“陛下,购买意大利战舰财政部没有意见,但是两艘战舰加技术图纸等价格高达2400万卢布,这太高了。我们财政部为两艘战舰只准备了2000万卢布的款子,这升到2400万,多出来的缺口该怎么办?”

财政大臣的话,让现场气氛焦灼起来,因为都知道这是起了波澜。

而特尔托夫上将一看又犹豫起来的年轻沙皇,内心暗道一声不好,赶忙解释道。“陛下,这次采购战舰对于远东的安危非常重要,我国与日本的关系现在非常紧张。这个不讲道理的国家在远东战列舰已经拥有了四艘,而国目前只有两艘战列舰在远东。完全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我国在远东急需补充其实力。至于购买技术和图纸同样也重要,能够提升我国的造舰水平。两者都是陛下海军所急切需要的。”

面对特尔托夫上将深情并茂的发言,尼古拉二世有些意动,他转头问起财政大臣。“财政部难道拿不出四百万卢布?”

面对沙皇的话,财政大臣维施涅格拉德斯基随即叫着屈。“陛下,财政部的钱都是有去处的,根本没有多一个卢布的空闲资金给海军。”

面对财政大臣维施涅格拉德斯基的叫屈,大臣会议主席波别多诺斯采夫这时开口道。“400万卢布也不算多,难道财政部还不能挤一挤,应该能寄出来吧。”

沙皇老师出身的维施涅格拉德斯基说话很有份量,一来优柔寡断的沙皇非常尊重他的意见,二来他也是推动帝国在远东扩张的主要支持者。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其对政府各部门也是非常了解,知道财政大臣有私心。因为当时美国商人克朗普就是这位极力推荐的,要说两人没有金钱上的来往,也就欺负年轻沙皇不了解情况。对于他这位老狐狸可是一清二楚,当然这次突然生事多半是为了报复海军当时极力反对在美国造舰这件事。要知道当时政府已经与那位美国商人谈判了,到嘴的肉被搅黄,肯定引得这位财政大臣不满。

“挤一挤还是有的,当然如果拉姆兹多夫阁下能够将价格继续降下来,那更好了。”

在面对大臣会议主席这位极具分量又不好糊弄主时,维施涅格拉德斯基也只能作罢,不愿意因此得罪这位重臣。与海军大臣这种有求自己的军方不同,大臣会议主席可是大臣之首(与首相职务有点相仿),不是可以得罪的人。

而在财政大臣退缩后,这场会议也算差不多了。

而伟大的沙皇小爸爸也终于做出来决定。“与意大利人的谈判,可以试着采购两艘战舰,另外战舰图纸以及技术,同样是我国所需要的。当然具体的谈判,还需要拉姆兹多夫先生你费心了。”

对于沙皇的命令,拉姆兹多夫只能回答到。“遵命,陛下。”

会议结束后,自然是各自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