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夜探昭陵(2 / 2)

加入书签

“事情我已经告诉你了,你久在金吾卫,那伙人是否善类,你有判断,至于我,你可以继续不相信我。”

“嘿嘿,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

鲜于燕急忙摇头辩解,他就是这个样子,时不时的就会暴露憨厚的本性来。

“明晚戌时一刻,延平门外第一座长亭。他们会在那里集合。”鱼诺海知道他心里已经答应了,当即说出了地方集合的时间地点,强推了鲜于燕一把。

“那我们戌时之前到那里还是怎样?”

“那座长亭西边不远,有一座桥,我们在桥下见。”

“好。”

“好。”

鱼诺海满意的走了,看样子心情轻松了不少。

鲜于燕一个人木木的呆了一会儿,仔细回味着方才发生的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在这之前,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鱼诺海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找自己的。

想着想着,他忽然噗嗤一声乐了起来。他并非嘲笑什么,只是觉得世事无常,坏也无常,好也无常,这个世界还真是好玩啊。

这两日,二人行踪如常,各忙各的。

等到约定的日子来临,差一刻不到戌时,鱼诺海和鲜于燕已经先后来到了那座桥边。

桥是一座木拱桥,架在一条无名的小河上,所以桥也很小。鲜于燕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自己塞进了桥孔里,躲了起来。索性视野很好,正对着长亭,借着月光看得很清楚。

古代的官道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所谓延平门外第一座长亭,就是出延平门十里的那座长亭。

对方来得非常准时,一共七个人,分别从几条小道上同时赶了过来。

不过,让鱼诺海和鲜于燕头疼的是,那七个人是骑马来的。想必他们是在城门关闭之前,便早已出来,在外边等着的。否则,任谁也不可能背着一匹马,轻功飞过长安城的城墙。

这一点他们之前倒是没有想到,暗夜行事,任谁也不会骑马的,更不会有人骑马追踪。

鲜于燕看了看鱼诺海,苦笑了一声,“呵呵,看样子他们要去的地方挺远的。”

“嘁,谁知道他们去做什么。不过还好,你看他们的马匹都驮了很重的东西,应该跑不快,轻功追得上,就是累些。”

鲜于燕没回话,继续注视着对方。心想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呢,大不了施展狼王之力,跑起来不比汗血宝马慢。

七个人集合完毕,互相检查了马匹装备,便纵马而去。

马蹄上大概是裹了东西,在雪地里跑起来声音也不大,不过总归是留下了蹄印。

鱼诺海二人尽量跟对方拉开了距离,施展轻身功夫一路飞奔。

方向先是一路向西,跑了半个时辰又转向了西北。离开长安城远了,对方的速度也渐渐加快起来。把二人累的着实够呛。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远远望见前方有一座城池。鱼诺海和鲜于燕看了看周遭风貌,确定是醴泉县。

大晚上的,他们来这小小的县城做什么?

不过很快,事情就明白了。这些人远远的绕过醴泉城,向着西北方向奔去,很快来到了一片群山的脚下。

这里是便是九嵕山,山上便是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的陵寝——昭陵所在。方圆数十里的群山中,还有魏征、尉迟恭、秦琼、程咬金、李靖等太宗朝名臣武将的陵墓,星罗棋布,拱卫昭陵。

自唐太宗以来,革新葬制。不再像两汉先秦那样在平原上挖掘地穴封土为山,而是直接凿山为穴,建构陵寝。

昭陵的规模非常庞大,除了魏征等名臣的陵墓外,还有一百八十余座陪陵,整座陵园足有60余里方圆。

自山脚开始,守陵的军队就设置了许多的关卡。寻常人等不得擅自进入昭陵范围,更不能妄动陵园内的一草一木。

来到九嵕山的山脚下,不能再骑马前行,一伙七人便下马进到了一片小树林里。

七人把马匹拴好在树上,卸下货物,然后又给每一匹马都倒了许多的草料。七个人围坐一团,一边休息一边开始筹划起上山的路线来。

鱼诺海和鲜于燕自然更是累的不行,汗水已经湿透了里衣,见对方停下来休息,可高兴终于能休息一会儿了。当即抓了一把雪,咬嚼起来。

休息了约莫两炷香的功夫,对面的人开始行动起来。马匹已经吃完了草料,各自给自己的马戴好了衔环,以防出声。

这些人做事非常的小心。

七人背起了货物,避开山路,直接走在山腹上,一路攀登起来。

“他们果真是奔着昭陵去的。”鱼诺海提醒道。

“恩,活人不安生,死人也不安生,先是高仙芝陵墓那边无端死了几十口子人,现在又轮到昭陵了。”

“你这样一说还真是,没准儿是同一批人所为呢。”

二人不再搭话,潜行跟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