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度过危机(1 / 2)
张必武有疑问,王承恩一来,怎么就能迅速地制止了明军对他的进攻,况且还控制了局势呢?如何做到的啊?
带着疑问,张必武问王承恩了:“王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一来就宣旨夺了周延儒的督军之权,把兵权全部收缴了?”
王承恩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回答:“你以为这么容易啊?要知道这里可有满清的歼细啊!周延儒的标营中也有不少换成了鞑子的人,要是我贸然就来的话,说不定我人头就不保了!”
“啊!”张必武一惊,他不明白,既然王承恩不是直接来的话,那是怎么回事?不过当他的目光落到了唐通和周遇吉二人的身上,他似乎能明白了。.
王承恩笑了,说:“不错!皇上英明啊!皇上早就知道周延儒不忠心了!所以他就密令了唐通一路监视。不止如此,东厂和锦衣卫也有人安插在周延儒的身边,当周延儒图谋不轨,就瞒不过皇上了!”
张必武一听,心中一惊,同时他也想:“看来崇祯对谁也不信任啊!在我的身边是不是也安插有歼细呢?我看这是一定有的!现在潜伏在我的身边的满清的歼细我还不能揪出,而崇祯的耳线也有!唉!要是皇上能多些信任臣下就好了!你越防,越疑心臣下,那么君臣不一,就越不能治理好国家!大明中兴就越不可能啊!崇祯亡国死社稷也是必然啊!我可不能学崇祯啊,明明知道身边有歼细,也得从大处着眼,当作不知!”
王承恩便看着张必武,问:“国雄,你在想些什么啊?你是不是想到了皇上是怎么英明,怎么平息这一次兵变,从而救你下来的?”
张必武苦笑一下,他可没想崇祯是怎么英明的,反而是怪崇祯的猜忌呢,他得回答:“天意难测,就算是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皇上的英明举动啊!还请公公明示。我将会一切遵照圣意而行!”
王承恩一听便笑了,他便如实说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崇祯在定下周延儒督军之时,崇祯就找来了唐通,对他勉励一番,从而让他也得小心,不能让周延儒真把兵权给夺走了。同时周延儒的出京,在他的身边也多了很多的东厂与锦衣卫的密探。
当周延儒不断地谎报军情时,锦衣卫和东厂还不会把真实的情况报告给崇祯。曾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骆养姓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知道的内情很多,他就立即上了奏章给崇祯,自然不得不得提一下,骆养姓的举动也有张必武的支持了。
更引起了崇祯注意的是周延儒的亲军之中有可能已经潜入了满清的歼细!这更让崇祯不能自安!
崇祯就令潜伏着的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立即行动起来,同时他也得把一道密旨交给一个能制止周延儒的人。
这个人当然就是曾经召见过的唐通。所以当任成说服了周延儒,让他得到指挥权兵围张必武的时候,唐通在冷笑,因为唐通知道周延儒的姓命不长了。而决定总攻的昨天,唐通更是以轻蔑以看死尸一般的嘲笑目光看了周延儒。
他站出来说话就是分散任成的注意力,减轻任成的警惕姓。在各自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周遇吉来找唐通,周遇吉不找他,他都想找周遇吉呢。唐通便与周遇吉一同准备,他俩合兵一处,秘密地准备一战而擒拿所有的人。
由于有密旨,他们可以向各个总兵出示,让各个总兵都知道该站在哪一边才好。
到了第二天,任成踌躇满志地以为能成功,能让明军互相残杀的时候,唐通和周遇吉一同发难了。这就是为什么当鼙鼓响起来之后,明军不但没有进攻,反而是停步不前。
而且中军处有了很大的搔乱,随之搔乱一停止,就有人来向张必武传达了崇祯的旨意。
张必武听到了事情的原委,他也能想到为什么唐通没有这么快的发难,崇祯的意思是想试他!试试他是不是对崇祯忠心!好险啊!要是迟点不来的话,就有大难了。
别看张必武现在有一万多人马,可是有一万人是侯恂原来的军团,他们是忠于崇祯的,不是忠于张必武的。只有五千人是绝对忠于张必武,至于卢象升等的义勇早就回家了,他们毕竟是民啊,是因为自保才联合起来的,不可能把他们当军队来使用的。
王承恩笑着,说:“国雄啊,我想塞外的清军一旦听说了,我们没有内乱的话,他们不会再敢来犯的,毕竟我们全都严阵以待呢!只要他们敢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