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八十二回(2 / 2)
她还是在意。
姜恪垂下头,长长卷卷的睫毛竟映出一片阴影,在她的眼底。见她这样,华婉终是失落,只能宽慰般的矮□,坐到她的身边,手下触到她不知何时瘦骨嶙峋的脊背,顿时泪盈眼眶,她真的冷落了她很久。
“阿婉?”姜恪抬起头,见到华婉红了的眼眶,一下子就结巴起来,“你你,我,”她口舌打结了似的,好一阵才沉沉的抱着她,抱歉道:“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可是阿婉,你们不一样。恐怕,唯一相同的便是你们,都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顾惜说,你里叫做未来。”
华婉大惊。
“我早就知道了。你和这里的人,不一样,和我也不一样。”姜恪笑了笑,安抚她,华婉因惊讶而绷紧的身子,柔软了下来,听她继续说下去,“顾惜说,她知道我,在他们教科书上。”姜恪说起教科书这三个字时有些拗口,“不过,她从未给我透露过我的命运将如何。最初的时候,你对我的好奇多过敬畏,你甚至躲着我,你从不怕我,对我的身份置若罔闻,与传闻中的四小姐全不相同,简直是性格相反的两个人——我就知道了。”
华婉叹了口气,原来,她早就知道了。那顾惜应当是这个时空的人,她生活的是穆朝之后数百年的未来,穆朝于她而言就像明朝对自己的意义那般。
“你们不一样,”她又强调:“即便是最相似的眉眼,看得久了,也不一样——怎么会一样呢?你这么固执,我都能给你气得说不出话。”想起过往在潜邸中的一些事,两人相视而笑。
最后,姜恪认真的道:“我忘不了她,她给予我的太多,全心全意的对我好,却从未接受过我的情意,她总说,我命定的人不是她。那时我不信,后来遇见了你,我就信了。突然就明白,我是在她教科书上的人,她知道谁会是我的王妃,我的皇后。你若要我说,你和顾惜,谁更重要,我答不出来,可是,我离不开你,我舍不得你,没有了你,这一生,我都不会笑了,你,你明白么?”姜恪懊恼自己的语无伦次。
“我明白。”华婉轻轻地答,静静的贴着她的身子。爱过的人,无论之后如何,都会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隆祐二年三月,高丽战败,高丽国主派长子送降书入京,从此对大穆称臣进贡。消息传来当日,姜恪连道了三句好,双目熠熠,满是雄心。这次打胜了仗,皇上尤其高兴,亲自在午门外接见了高丽太子,受其降书。
华婉知道,这一仗的胜利,意义远非如此,姜恪早想对朝中一些旧臣下手,苦于他们身后盘根错节的家族与师门关系,一直忍着,如今,她积累了威望,恐怕快要是时候了。
“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你看了么?”姜恪盘腿坐在罗汉床上,问垂首而立的宁珩。宁珩恭声答:“儿臣看了。”那极力镇定的声音中还有些许不安,“许多地方,却不明白。”
“嗯,那就多看看,也多问问顾太傅。”
“是,儿臣记下了。”
父子两的对话告一段落,华婉才端着小茶盘进来,宁珩高兴的转身看她,道了声:“母后。”声音明显扬起了好几个调。姜恪瞥了他一眼,终是笑着没责备他的不沉静。
华婉抚了抚他的肩膀,温和的道:“来进点点心。”
几碟清爽可口的果品,野生蜂蜜和新鲜果肉酿的,带着甜丝丝的果香,令人垂涎三尺,小孩嗜甜,宁珩吃了大半,直到姜恪乜了他一眼,才不好意思的放下汤匙,告退了。
“我以为你会训斥他呢,这《十渐不克终疏》是你上个月让他读的罢?”华婉颇为不解,姜恪每月都会查看督导宁珩的功课,她总是严厉的板着面孔,硬声的说着道理。华婉总怕宁珩以后与姜恪不亲近,更怕他在姜恪面前畏畏缩缩的,让她生气,更加严厉的训斥于他。却不想宁珩很喜欢到含元殿来,听姜恪的教导时也十分用心,听顾太傅说,太子很是勤勉。
在勤勉用心,终归还小,那《十渐不克终疏》的确生僻了些。
“不急,揠苗助长并非良方,《十渐不克终疏》足够让他用一辈子。”姜恪轻描淡写道。兴许就是她这样什么都能轻描淡写的解决的魄力在潜移默化中征服了宁珩,宁珩不敢在她面前放肆,却是十分的渴望与她亲近。
姜家的子孙,脑子能笨拙到哪里去?个个都是聪颖的,只要他肯用心,只要他心思正直,姜恪并不担心宁珩不成材。她对宁珩是多高的期望,华婉最是清楚。
“嗯,慢慢来,宁珩是个聪慧的孩子,必然不会辜负你的教导的。”华婉柔声道,挑起一块果肉送到她的唇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