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汶上老翁(1 / 2)
镇压两地‘朱三太子’起义,已过去将近二旬,捷报不断传来,今天抓获贼首某某某,明天斩杀贼众几十上百,只可惜城中百姓难免成为两军交战的牺牲品。
只是这些都与胤禩没多大关系,平乱与否、使用什么手段,他都不关心——因为八爷的注意力,被另外一件事所吸引。
山东济宁府汶上县。
自从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之后,吩咐曹寅寻找明崇祯帝后人,这位江宁织造就一直很上心。
刚开始,他确实是在为康熙尽心办事,许多事情的优先级也以康熙为主,毕竟曹寅是个内务府包衣奴才,为主子分忧本来就是分内事。更何况,曹家能有如今权势,全都依仗当今皇帝爱护。
只是,自从几年前因为亏空被摆了一道,康熙不由纷说派人前来调查,幸亏胤禩出手帮忙填补几十万两银子。在那之后,曹寅心中想法就变了。
他不是父亲曹尔玉,真没有如同父辈那样对皇帝死心塌地。如果不是女婿胤禩帮忙,他曹寅、甚至曹家都有可能会就此一蹶不振。
虽然康熙也是曹寅的女婿,但远近亲疏,他还是能分得清的——自古帝王薄情寡义。
于是,曹寅办事第一核心不再是围绕着康熙,而是经此一事一瞬之间倒向了八阿哥胤禩。
胤禩早些时候就吩咐了老岳人,找到明崇祯后人不要声张,悄悄给藏起来。曹寅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办。
这次,他来到济宁府汶上县,就是寻找到老朱家子孙的蛛丝马迹。
在汶上县,有一位豪绅姓李,名叫李来朋。这李家可以说是汶上县第一地主富豪了,其坐拥县城外一半耕地,几乎半个县城劳动力,都是他家佃农。
有钱了,当然就想着多子多孙、子子辈辈无穷匮,于是李家子孙也是极多的。便在汶上县建立私塾,主要学生就是李氏后代。
有了私塾,当然要请先生讲学,便公开招募有学识之人,无论年龄、贫富,总之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肚里有墨水、胸中有丘壑,都可以来应聘。
这就吸引到一位七十多岁拖家带口的老者。
他是怎样一个拖家带口法?
来应聘的那一天,这老者身后跟随六个中年男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有好几人身边有妇女、有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手上各自拿着行李和锅碗瓢盆,还有人甚至在哄着襁褓里的幼子。
李家管事的差点以为这是一家难民,想要直接随便给几定银子打发走。
老者摆手拒绝,开始自我介绍:“老夫穆辛佟,是来应聘贵府上私塾教书先生的。”
一番交流,穆辛佟与李来朋高谈阔论十分愉快,李家家主十分佩服穆辛佟心中的学识与豁达气节。于是就将穆家十八口人留下,安排了住宿,更分了良田给穆辛佟六个儿子种地生活。
穆辛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李府私塾教书先生。
这事儿一时间成为佳话,从汶上县开枝散叶,传播到整个济宁府知道。每个人对这件事看法都不一样,有的说穆家六个儿子统统都是蠢猪,要等着七十岁的老父亲养。有的感叹穆辛佟生活不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