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一场(2 / 2)
老百姓的目光只关注在两个新老花魁身上,可士林中人关心的却是这两人背后的诗词写手。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湘月的御用作者是权势滔天的小阁老,他的人品虽然不堪可但就诗歌而论,整个天下也只有区区一两人可以与之比肩
徐青藤或许是其中之一,难道是他?
不会的,徐文长可是严党的人,又远在东南怎么可能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就为在诗词上将小阁老比下去,惹他不高兴?
那么,会不会是嘉靖后七子。
也不对,后七子死得死老的老,没这个心思不说,这七人在诗词上也赢不了严世藩。
不管怎么说严世藩的诗歌还是让人佩服的,可说湘月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名,还不是靠他在背后支撑着。
李府寿宴之后几乎整个京城文化界的读书人都在街头巷尾讨论此事。
与此同时,那曲《雨霖铃》也以风的速度在京城士子间传播开去。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日!今宵酒醒何处?”有人大声吟唱,触景伤害长啸一声,泪湿粘襟。
有人大声叹息,更多的是高声赞颂。
所有的人都彻底被这首词惊艳了,急切地打听词作者的名字。
道理很简单,自从徐渭退出文坛,专一做胡宗宪的幕而后七子死的死老的老,可说整个文坛已经变成了严世藩一人的天下。
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作者竟以绝对的实力将小阁老彻底击败。
这就让大家不得不好奇、惊叹了。
于是,这两日之中,但凡文名鼎盛,或者身份尊贵的人都朝楚腰馆跑,一掷千金,只为见上彩云一面,听她唱唱这首将离愁写到极处的《雨霖铃》亲口问一问作者的名字。
很快,大家就从彩云和当天晚上与会的举人口中确认了吴节的名字。
这一访,才让大家都猛吃了一惊。
原来这个吴节本是官宦人家子弟,因为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参加科举。
今年上半年才回到四川老家参加考试,竟一口气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最后是顺天府乡试,就这么轻松地过来了,并预备参加来年的春闱。
这还是其一,最最神奇的是。他的童子试都是一头名案首的名次过关的,活生生一个小三元。
现在,乡试又得了第一名解元。如果接下去的会试拿了会元,殿试再来一个状元,岂不是一个震古烁今的大三元。
以他在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未必就不能来一个大满贯。
可就在这事在市井和士林中被传得沸沸扬扬之时,李府又有一个消息传出来。
吴节的那首词是旧作,本写得不好。后来在成都参加考试的时候结识了杨宗之,在杨玉立的指点下,增删修改过无数次,才改成了现在这种模样。
可说,这首词一大半是杨宗之所作,吴节只在其中占有一小半功劳,甚至完全就是杨先生的代笔。
而且,吴节这人只懂得写词,对于律诗却不擅长。
小阁老说了,他输在杨慎的儿子手中,并不冤枉。可却见不得吴节猖狂的样子,若吴节真有才华,并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就继续比试下去,直到有一方投降为止。
而且,大家也不用写词,直接在五、七言上分出高低。
比试的方法也很简单,三天一首,让彩云和湘月唱,让天下人做个评判。
这样,就有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杨慎的儿子帮吴节将那首词改成这样的,这就难怪了。杨慎什么人,那可是大明朝继解缙之后的第一才子,他的儿子自然很强。
这个谣言一出,将京城读书人的人心都弄乱了。
说吴节是伪君子的有之,说严世藩血口污蔑的有之,反正就没有一个确实的答案。
此事在历史上,或者说明朝文学史上也成了一桩悬案。
当然,吴节若想证明自己,就不得不迎战了。
可惜,从李府出来的第二日,他因为有公务在身,就回西苑去了。
在里面呆了三天,等回到自己家里,严世藩的新诗已经出炉,誓要在新一轮的比赛中将他彻底压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