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疫苗 上(1 / 2)

加入书签

从事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件十分愉快地事,有的时候他甚至是枯燥无味并且充满危险的。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由于不慎,脖子被化学药品腐蚀,大一片面积的皮肤被烧伤,好几年后才慢慢的淡化,但是至今还有痕迹(可笑的是那是医生对我的诊断居然是白癜风,让我着实紧张了一阵子)。

疫苗的生产最关键的莫过于获得纯的菌株了,由于疾病很多时候是数种病菌并发感染,并且在搬运,试验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外界细菌的污染,如何分离和确定病原菌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尽管我在研究生时作过这方面的试验,但是两种时代试验条件的天壤之别,让我现在做起来分外的吃力。几乎每种试验器材都需要重新设计制造,更难的是试验药品奇缺,虽然是回到了朝鲜,并且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试验室,但是我也仅是和众位妻子以及孩子见了一面就匆匆的进入了封闭的试验室,并且祝福她们不要来看我,以免被传染。

足足经历了一个月不免不休的试验我终于成功的分离到了一株鼠疫杆菌,但这还不够据研究仅在中国流行的鼠疫杆菌就有将近17种血清型,我分离到的这一株到底如何定性还要经来再说。目前当务之急是用这株细菌研制疫苗,时间已经很紧迫了,鼠疫很有可能被传来朝鲜。

对于疫苗研制的方向我一早心中就有腹案和方向。而知道方向的试验也并不好做,面前的一切几乎都那样简陋,鼠疫疫苗现代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但是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有死菌苗(USP菌苗)和减毒活菌苗(EV菌苗),而死菌苗对肺鼠疫的保护率低因而在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鼠疫减毒活菌苗EV76株,于1908年开始使用,应用于人类免疫时,仅对腺鼠疫有较好的保护力,对肺鼠疫不能提供保护。

虽然腺鼠疫占鼠疫发病的85~90%。可是肺鼠疫才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这种肺鼠疫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会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病人极度痛苦,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并且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这不同于腺鼠疫借助跳蚤传播,所以危险性最大,就是在现代也没有好的疫苗研制成功,何况是古代呢。

众人劝我不要亲自试险,但是我还是坚持由我自己亲自操作,来制备最简单的鼠疫疫苗。虽说是危险但是一旦明白鼠疫的发生和发展原理那么防护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才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死亡,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因此在实验室中只要注意防范,不刺破皮肤,不吸入异物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减毒活菌苗虽然效果要好,但是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研制出来的,获得毒活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仅以治疗肺结核的卡介苗为例他的发明者法国医学家卡密特和他的助手介伦就经过了十几年的结核杆菌的退化试验,直至第230代结核杆菌,终于做到既不再危害人体,又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的活菌。

我有十几年的时间来做退化试验么?我没有,所以我只能选择效果较差但是以目前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死菌苗。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培养细菌,这个对于我来说是拿手好戏,以浸熬的牛肉汤经过过滤再高温蒸煮,冷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血液来培养细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培养过细菌的培养液经过高温烘干得到了最初的粉末状物质,这其中可能就含有大量的已经死亡的鼠疫杆菌。

当我从试验室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大概都不认识我了,因为长达近三个月的试验,盛夏已经跨入深秋,而我脸上的胡子也长得很长了,说起来简单这个过程确是无比的艰辛。一遍摸索一边试验,我总算是将疫苗研制出来了,不要小瞧这些粉末,就靠他们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的。

“老公!”海兰珠率先扑了过来,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其余众女也都纷纷过来向我问候,铭岚和顺姬都是比较含蓄型的,而阿巴亥已经代替我去辽东坐镇了。十分荣幸的是安妮和珍妮姐妹也参加了庆祝我大功告成的“仪式”,尤其是安妮还热烈的和我拥抱,让数月不食肉味的我蠢蠢欲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