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江上夜话(1 / 2)
又在贾府住了半月有余,中秋一过,贾敏便带了儿女向贾母辞行。
别过府中众人后,他们并未即刻启程回扬州。贾敏因有些琐事在贾府之中不便处置,故决定先回自家府邸休整一二,待安排妥当再整装出发。
到了临行这日,三人早早的用完了早膳,看着丫鬟们锁了屋子,又留了原管事并几个奴仆继续看家,就带了其余人等上了马车,一齐往渡口驶去。
登船在即,仆从们正把一箱箱行李往船上搬送。忽听得一阵马蹄嘶鸣,林昭从车窗外望去,只见一行数人踏马而来,为首的正是他心心念念的穆哥哥。
他嗷的一声从马车里跳下,唬得一旁的贾敏又好气又好笑道:“你这不省心的猴儿,慢点儿!”
话没说完林昭早已一溜烟地跑到了穆堇跟前。
他一把抱住翻身下马的正主,睁着圆溜溜的大眼仰头,兴奋道:“堇哥哥,你怎么来啦!”
穆堇远远地朝着马车方向点头示礼。
他伸手摸了摸林昭的头,眼中不觉露出了笑意:“又高了点了。”又道:“才得了消息,知晓你要回扬州了。”
“是啊。”林昭沮丧地低了头,“也不知道何时才能与堇哥哥再见了。”
“也许用不了三年五载。”穆堇低声回道。
正巧此时船上来了婆子回禀:东西俱已装好,请主子们登船罢。
“什么?”林昭并未听清他堇哥哥的话。
穆堇没有继续回答,只叮嘱道:“回了扬州,仍需保重身体,也不能贪玩,更不能同那等纨绔子弟学坏。”
“嗯!”林昭点头保证,“堇哥哥在京城也要好好的,得了空就给我写信。”
“知道了,去吧。”穆堇轻轻地推了推他的小肩膀。
林昭依依不舍地同他道了别,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船。待再往岸边望去,见穆堇仍在原地看着他。
林昭朝着他挥了挥手,穆堇这才转身上马,与众随从绝尘而去。
经历了一番长途跋涉,等众人回到扬州时,又是一年将尽了。
回了林府,林昭不禁长舒了一口气,怪不得有俗语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真是话糙理不糙。任他国公府再怎么“白玉为堂金作马”,在里头住着也比不得在自己家里来的自在舒畅。
再说自己府里原也不是什么狗窝,如今扬州的府邸可是按着姑苏老宅来布置的。要知道,林家在姑苏的祖宅那可是经历了几代侯爷的精雕细琢,无数次的修缮改良才得出的精品,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林家先人的心血。姑苏林府中所体现出来的——“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的古典雅致,可不是俗气的金银能堆砌出来的。
抱着软枕,林昭才惬意地歇了半日觉,忽有丫鬟进屋来报:“大姐儿病了。”
他匆忙起身赶至黛玉屋里,只见顾郎中已听完了脉,黛玉的大丫鬟雪雁正把床幔重新垂了掖紧。
贾敏见他来了便搂了他,与顾郎中一起去了外间,她焦急地问道:“如何?”
“夫人放心,只是胎里的不足之症,如今因两地奔波,一时疲累才发了出来。待我开了药,喝上几副就好了。”
“真没别的原因?”这小的刚好,大的又倒下了,贾敏心中难免忧急交加,当下不由得想起一桩事来。
原来林昭刚出生那会,黛玉也常常生病,直到她三岁上有个癞头和尚上门化缘,说要化了她去一道出家才出现转机。
当时全府上下都以为来的是个疯和尚。黛玉即便是个姑娘,那也是他们夫妻盼了多年才得来的,从小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娇滴滴地养到了这么大,出个门都怕给拍花的抱走,又哪里舍得她去当什么姑子去。
谁知见他们不肯,这和尚又念,若想府上大姑娘病好,一是她自个儿不能哭,二是除了父母至亲,就是外亲也一概不能相见,如此才能平安过了这一生。
这和尚的言行虽怪诞,言语中却又似乎暗含着某种深意。因着他的批命与小女有关,他们夫妇二人也不敢得罪他,只让人送了些吃食银子给他,恭敬地把人请走了。谁知第二日黛玉就好了,往后虽仍体弱,却再也没有大病过。
此番黛玉再次病倒,竟合了当初那癞头和尚的一番话,不由令贾敏悚然而惊。
若是此时林昭知晓贾敏心中所想,定会为她的颖悟绝伦所折服。如此洞察力,实乃对的起老国公给她起的这个“敏”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