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纵火神器(1 / 2)
成吉思汗7年(1212年)蒙历猴儿年五月初一日河间府城
“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
这是民国时期有关滹沱河的记载。几千年来,她世世代代养育着冀中地区的人民,是河朔地区的母亲河。金代的滹沱河不同于现代,从太行山奔腾而下的河水,到了饶阳分成两支,北滹沱河沿东北方向肃宁-任丘-保定进入霸州,东流注入御河。南滹沱河沿东南方向武强-献州,而入清州御河。
河间府城,就坐落于北滹沱河东岸,但是这个时候的河间府,却没有这样秀美繁华的景象。自从泰和年间以来,国势一日不如一日,水旱交加,农田积年歉收。官府不施赈济,反而催课紧急,百业凋零,百姓流离失所。因为官籴民粟,不得私渡,宽阔的滹沱河上民船稀少,纤夫失业。
河北东路转运使衙门,就在河间府城。百姓日贫,国用不足,本来钱粮筹集就困难。因为蒙金战争,今春以来,霸州、永清相继叛金归蒙,河朔地区已经是天下大乱。好在河间虽然是州城,但是离大运河还远,那些神出鬼没的鞑靼人暂时顾不上他们,他们要先紧着交通要路的州府,这里才勉强维持住局面。
河间府尹和河北东路转运使是河间府城最大的官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谁知道什么时候鞑靼人会杀过来,把他们全家杀个干干净净。这些天他们也不害怕了,窝在家里就能保命么?
那么多惨死的州县官员,怎么也无法逃脱那些神秘杀手的追杀,除非他们不再为官。可是如果这样,朝廷又不会饶了他们,他们真的是走上绝路,没有任何办法。既然如此,与其战战兢兢的死,不如死前好好享受一番。他们就在河间城里几乎夜夜笙歌,流连于花街柳巷,哪里还有大金高级官员的体面。
不仅仅是他们,城里的官员豪门,都在疯狂的享乐,挥金如土,醉生梦死,河间府竟然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虽然是畸形的。
天将大亮,门吏班头杨老三乐呵呵的招呼几个门吏开城门。这些天他的日子居然好了起来,往常只能勒索几个行脚商贾的他,最近颇得了几个外财。进出城门的有钱人出手出奇的阔绰,有时候一赏就是五两银子,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了,钱多了烧手么?
几个门吏一齐动手,卸下粗大的门闩,因为缺油,门枢发出尖利刺耳的声响。每天都要受两回这折磨,这他妈日子长了非折阳寿不可。杨三暗骂了一句,狠狠的吐了口唾沫。
初夏的早晨,城门大开,一股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杨三闭上眼睛,迎着微风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忽然觉得头上一荫,有黑影在摇晃,他睁开眼睛。眼前的可怕景象使他不由得惊叫起来,魂飞魄散的瞳孔都放大了。
两个胖子,背靠背吊在城门洞上,嘴里塞着两块破布。他们已经无力挣扎了,吊在半空中缓缓旋转,两双绝望的眼睛看着杨三。这可是位高权重的河间府尹和东路都转运使大人啊!杨三惊恐的说不出话。突然间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两个大活人碎成了肉块骨渣,四处乱飞,和着鲜血喷溅到城门内外老远处。
飞溅的火焰四处乱飞,沾到一切东西上都会燃烧,甚至城砖上,夯土道路上都烧起来了。巨大的冲击波把杨三掀翻在地,火苗沾在他身上,烧的他嘶声惨叫。他拼命的翻滚扑打,但是毫无用处,几个门吏也冲上来帮他扑打。几个人七手八脚把他身上的衣裳扒下来,但是火附着在他的皮肉上,怎么也扑不灭。众人眼看着火把他的皮肉烧透,一直烧到骨头里。听着他嘶声裂肺的喊叫慢慢减弱,直到毫无声息。
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烤肉香味,几个门吏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一齐呕吐出来。
离城3里外10几个骑手,正端坐马上。其中几个人举着望远镜,静静的观察河间府东城门发生的这惨烈的一幕。其他人看都不看,自顾自的说笑。正是巴根台和他的蒙古特种兵们。
“看来燃烧弹可以投入实战了,效果不错。”巴根台冷漠的对身边的那日松说道。
“这李樵松倒有些本事,这燃烧弹还真让他搞出来了。有了这个家伙,我看我们胜算又多了几分。”那日松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