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六章 最后通牒(1 / 2)

加入书签

洛阳是大宋西京,是长安与汴京之间最大的城池,必经之地。

自潼关到汴京,沿着黄河一路东行,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如此情况下,洛阳城的地位就越发的重要了,成为汴京一座重要的屏障。

可就是这样一座至关重要的大城,秦王赵昭只在一夜之间就拿下了!

洛阳的守卫者是西京留守王圭,赵顼比较信赖的大臣之一。

王圭的立场曾经也摇摆过,但是因为儿子的缘故,王圭最终选择了赵顼,在乌台诗案中的态度直接得罪了赵昭,再没有改变的可能。

所以即便是看到秦王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无法再归附,大宋是一个看中文人气节的年代,两面三刀的话,连他自己都要鄙夷自己。

王圭只能硬着头皮顶着,自认为将洛阳城布置的固若金汤。赵昭若是破不了洛阳,想要进攻汴京根本没戏。

其子王中岏一度得意,说秦王要兵败洛阳,铩羽而归。

但是当天晚上,洛阳各级官吏和将领,有六成以上的人主动投诚秦王,开城门投降。

洛阳不战而下,王圭父子根本没有反应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阶下囚了。

直到邵雍站到赵昭身边时,王圭父子也醒悟过来,邵雍大师在洛阳拥有着何等深厚的根基,洛阳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与他们有关系。如今看来,他们之间是早有勾结,如今则是里应外合。

自己是西京留守没错。也掌握着整个洛阳城防的兵力和权力。可是他并没有关注士兵内心的能耐。事实证明。王圭父子十二分失败,甚至没有察觉到,旗下有许多的官员和将领存在问题,以至于根本没有防备。

已经里应外合进城的时候,自己这边才有消息。

可悲啊!

王圭不过是个小角色,赵昭并不想格外理会,他的目标在汴京。

西军迅速经过洛阳,前往汴京城。

……

洛阳失陷的消息传开。天下震惊!

汴京赵颢接到消息,五雷轰顶,原以为洛阳会阻挡西军一段时间,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好应付局面的。

可是这个时间仅仅只有一夜,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而且情况对他们十分不利,辽国突然南征,牵制了河北路大军,吴充即便是有心,也根本无法抽出军队南下。

原本还指望着各地的秦王之师能够前来解救。奈何圣旨是发出去了,可是没有一个州府的官员和将领听从圣旨派兵前来。存了什么心思,显而易见。

孤立无援,这一刻他们似乎体会到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而今与赵昭之间的距离也只能下最后一道汴京城墙,城墙在,他们依旧是大宋的皇帝、亲王和太后,哪怕是苟延残喘。但如果城墙破,身家性命什么都没有了。

汴京的三十万大军是他们最后的指望,南征交趾有功的郭逵已经被委以重任,负责统领外城防御。而内城则是由殿前都虞侯狄咏负责的。

唯有如此,才能让病榻上的赵顼稍稍放心。

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尽头,每一次呼吸都痛彻心扉,而呼吸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闭上眼睛,前去另外一个世界,到底是天国还是地狱,赵顼不知道。他也不愿意多想,到了这个地步,自己已经无所谓了。

他现在真正关心的是母亲和妻儿的安危,他们还活着,他们要活着,可是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洛阳破了,这对赵顼的打击不小。

一夜之间,洛阳有六成的官员公开投诚秦王,甚至连邵雍也站出来,说秦王乃是天命所归。超级“神棍”的话是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本来摇摆不定的一些官员和百姓都纷纷看好秦王。

人心向背,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军心,军队士兵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汴京这三十万大军的军心所向。

洛阳那边有六成的人投降,汴京这边呢?如今这情况,早已经不是人心浮动,蠢蠢欲动这么简单了。不知道有多少将领和官员已经于秦王那边安通款曲,私下有勾结来往了。

这也是赵顼最为害怕的地方,这种事情是防不胜防的。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没有任何的自信可以说服,可以约束群臣和将领。高压手段只能防备一时,无法持久,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其反作用。

其实无论如何,也只能关注大部分人,始终会有漏网之鱼。对于他们而言,汴京的城防只要有一处漏洞,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赵顼很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他们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他已经是将死之人,一切都不怕了,可是母亲妻儿该怎么办?

他们已经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赵昭了,比如契丹入侵,汴京和长安之间先握手言和,暂时罢兵,一致对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