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章:雪势(下)(1 / 2)
后楚国都,名曰:玉兆京。
此地,西临陇上之水,东接太安巍峨山势,坐拥着剑洲南部险要之地,紧紧扼守住了贯通南北的要道,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却也是后楚项氏一族的龙兴祖地。
这座庞大王朝的都城,经过数百年的经营扩建,如今,已然成为了东芦剑洲之上那屈指可数的两座巨城之一,屹立于剑洲南部的土地上,却闻名于整个洲域内外各处的角落。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另外与其并列的那座城池,则是大齐的京城,上原京。除此之外,本来却还有着第三座巨城的,那亦是三城之中最为壮观雄伟之城,坐落于剑洲中部,却被齐楚联军往那皇城之中扔下的一把火,而后延及到城中各处,便全部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了,诸多事物,皆付之一炬,如今仅存,不足当初十之一二。
说的,自然就是昔日那大汉京城了。
如今,倒也成为那往事回忆之谈了。
旧人旧事旧相思,尽做风去,不思归。
……
西楚京城内,如今亦是风雪黑夜。只是,比着南边大泽小国,如今雪势,虽然下得大,且急,但总归没有那绵绵不绝的大风吹来,倒是让这个京城雪夜,多了几分难得的宁静。
然而,京中却并不安宁。
距离戌时宵禁,早已过去许久,而京中的各处坊市更是早早关闭,街道之上,只余下一伍伍彻夜不断的京畿戌卫,提着一盏盏灯笼,在大雪之下,亦如往日一般,仍是在这京中的各处巡逻着。
连天大雪,早已将他们厚重的铠甲尽数染白。
蓦然,京城南边的正门,宣阳门上,传来了一道鼓声,响彻整个京城。
三通鼓毕,却并不是那早先敲下代表入夜宵禁的暮鼓。
便听到,随之而来的,则是皇城之中,与之响应的三通鼓响。
一共六通鼓声,将京城之中,即使已经进入梦乡之人,亦也惊醒了。
大多数人,满脸疑惑,自然不明白这突然间传出的六通鼓的意义,事实上,京中数十多年来,亦也没有在大晚上的听到这些鼓声了,约莫,也就只有老一辈的京中百姓,大概才会对这六通鼓鸣,有所印象。
而那众多仍在巡逻的京畿戌卫,却是极为明白这鼓声的意义的。尤其是那些巡逻在由宣阳门直通至皇城正门的青龙大街上将近上百位的京畿戌卫,在听到这接连传来的鼓声之后,不管他们手头上正做着什么事,不管是在巡逻也好,或是在追捕大晚上违反宵禁律法出来行那窃盗之事的飞贼也好,都必须暂时放下这些事情,赶到青龙大街之上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便得有一人在此按刀待命,从南门,直至皇城,整条青龙大街,无一处有所遗漏。除此之外,青龙大街之上,便不得再有任何闲杂人等随意出没,若有发现,按律,京畿戌卫可自行将那人,就地斩杀!
绝没有留那丝毫情面可说。
一切,只因,这六通鼓罢,却是代表着后楚王朝最为紧急的军情传递,是直达御殿之前,供皇帝亲自查看的,一刻却都耽误不得!
待得没多久,便见得从南门那边,漫漫风雪之下有一飞骑,快马加鞭,一路疾驰而过,四蹄飞溅,亦如霜雪中划过的流星一般,只闻得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再想抬头望去之时,却已然转瞬即逝。
青龙大街之上,满地落雪,尽随着这一骑飞疾而过,再次飞扬而起,而后又才缤纷落下。
马上骑士,观其头脸,却已尽皆用厚实巾布紧紧裹住,用来抵御沿途的冷峻风雪,只余下眼前一线用来视物,而其身下穿着,亦是外镶甲片,内嵌绒毛的特制冬甲,背上插着三支三色小锦旗,随风势向后不断飘飞,却是代表着最为紧要的军情要务传递。
三日三夜之间,快马飞报,马不停蹄的赶路,一路上换人换马,横跨了半个后楚疆域,又何止跑了有千里之遥,即使是骑士座下这匹后楚军中最优良的战马,号称南境最为健足,亦是以速度与耐力见长的“千里蹄”,也是有些吃不消了,在此之前,数个驿站传递之间,甚至是跑倒了好几匹来。
便见皇城宫门下,那两扇紧闭的大门已然敞开,其下有十数名皇城禁军在此严阵以待,由一位巡守校尉亲自带领着,随着那一骑冲入了宫门,然后消失在宫门之后,那两扇大门,才又缓缓关闭,传出来一声厚重悠扬的巨响。
待得这名传递军情的哨骑进入了皇城之中后,那些待命于青龙大街上的京畿戌卫,这才散去,重新执行着那巡守之责。
好似便又回归了寻常,已再无事发生。
然而,却仅仅只是错觉。
只见,待得那名哨骑进入了皇城中传递军情之后,才没过去多久,那皇城宫门,又再次开启了。
这次,却是三门皆开,从三个宫门之中,有十数骑鱼贯而出。只见其中有五骑径直朝着京城东西门,以及南门而去,直接便向城门守卫明示了腰牌密令,连夜出城。而剩下的那几骑,则分别又朝着京城中各处而去,皆是那王公大臣,六部尚书的府邸去处。
事出紧急,却是从宫中直接传来密令,急召各位大臣连夜入宫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