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琴瑟友之,钟鼓乐之(2 / 2)
“你们好,你们也来图书馆呐”梁月点了点头,浅浅一笑。
“啊,是这样的,我是来还书的,刚好嘛就遇到了王习,他顺道陪我走走”刘采薇尴尬的笑道。王习也赶紧心领神会的对梁月挥挥手。
“我是来图书馆学习的,在家里我……学不进去,我每周末都会来图书馆的”梁月说。
“哎呀呀,那么多熟人啊。”又一个声音传来,三人同时转头看过去,却同时暗叫不妙。
来人是班上一个“牙尖嘴利”的女生,总喜欢有事没事说些别人的事,这女生在违纪方面,也是一个“急先锋”,因此总和梁月有矛盾,诋毁梁月时她是最凶的。刘采薇对于她这样炙手可热的大神大仙也是敬而远之,更不用说几乎不和女生来往的王习了。
“这么巧啊”刘采薇友好的笑了笑“我是来还书的。”
“我啊,是路过,看到采薇妹妹,就过来打个招呼”那女生也笑了笑,她瞥了一眼梁月,突然阴阳怪气的说“采薇妹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王习这种正人君子多来往没关系,和一些水性杨花的人嘛……哼哼,保持距离吧。”
脸色惨白的梁月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可能是早已麻木于这样的冷嘲热讽了。
刘采薇神色淡然:“是非之心,智也。明辨是非也是一种智慧,虽然我不聪明,但我相信这点智慧我还是有的。相反,无视坏人错误去苛责无辜的受害者,才是大错特错。”
也许是想不到“乖巧”的刘采薇也敢于开口反驳,那女生脸色明显一变,但随后又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哈哈哈,说的是呢——对不起啊,我得上课,我还赶时间,先走了,再见”
“再见”刘采薇也没有忘记礼数。
等那女生走远后,梁月才小声的开口:“谢谢你”接着又问“你知道?”
“那不是你的错,错的是她们,你没必要因为她们而自责,你要相信,总有人是能够理解你、支持你的。”刘采薇说。
梁月感激的看了刘采薇一眼,想说什么,但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微笑道:“谢谢你,我先去学习了,你也快还书吧,不打扰你们了”便小跑着进了图书馆。
王习和刘采薇还了书之后,王习问刘采薇:“你都知道了?”
刘采薇点点头:“那不是她的错,错的是那个该死的混混,还有那些冷漠的看客。”
王习叹了口气:“一直以来我虽然在努力反抗校园欺凌,但是女生那边,我是真的鞭长莫及,因为我不怎么和女生接触,女生间的欺凌行为我就算看到了,想要阻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谢谢你,敢仗义执言让那个说别人是非的家伙知难而退!”
“班长也是我的朋友嘛,帮朋友说话是正常的”刘采薇说。
王习的心里有一丝久违的感动。
一直以来,梁月的经历大家都知道,但某些坏分子却拿着这个不放来诋毁人家,就算有善良的人看不惯她们,也碍于这些人的炙手可热和“当面说好话,暗地嚼舌根”的拨弄是非而敢怒不敢言,尤其是男生不好掺合女生的事情,也不好意思说什么。而刘采薇一个转校生,却敢说出他们都不敢说的真话,那一刹那,王习真的感觉有些羞愧——他这个反抗者领袖,怎么连说一句公道话都这么畏手畏脚的啊!他暗暗佩服刘采薇,也越发觉得她这个姑娘不简单。
后来,饭是怎么吃的,电影是怎么看的,公园是怎么逛的,回家的路上又聊了什么,王习几乎忘的一干二净了,他想的只有他身边的这位“小朋友”。
这就是恋爱的感觉吗?王习对这方面经验为零,他只知道自己很享受和刘采薇呆在一起。
“我到啦!”刘采薇的声音让她清醒过来,他们已经到了河畔花园的门口。
“再见,再见”王习挥挥手。
刘采薇回眸一笑,慢慢的走进花园里,时不时还回头看一眼王习。最后,她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夜色里。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
王习久久的站在河畔花园门口,用尽全力使大脑清醒,用比决策战斗更理性的思维去思考。
他这种感情从何而来?
其实两个月的相处,已经让他熟悉了刘采薇。
从初见面的惊鸿一瞥,到交谈时的随和亲切;从她热爱文学的才气过人,到她指出不平的正直勇敢……
他既喜欢和刘采薇呆在一起,又时常在相处时感到一丝丝的奇怪,似乎心里有什么东西但说不清道不明一样,就像是用茶壶去煮饺子。
王习不是祝冲,她的暗示王习也看得懂,但他就是担心,担心自己的情感不够真,只是一时兴起,所以他不敢进一步发展,害怕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对方而耽误伤害了她。
他想起了悲惨世界里的那句话: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
看来,他终究是胆怯了。
可一直胆怯是没有结果的,他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胆怯!
他已经明白自己最真实的心意了。
“我喜欢刘采薇”王习在心里默默说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王习啊王习,古人之情尚率真如此,你这今人,又何必遮遮掩掩?
“我喜欢刘采薇,喜欢她的善良率真,喜欢她的才气出众,喜欢她的善解人意,喜欢她的热情开朗……我喜欢她,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王习在心里告诉自己。
他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
只是他不知道,后方的公交车上,有一个人看到了他和刘采薇告别时的全过程。
她轻叹一声,把装满作业和资料的书包放在一边,这时,公交车开走了。
这样也好,因为她那双充满哀伤的眼睛,始终不敢和他对视。
“山有木兮木有枝”她自语道,而剩下的半句,她终究不忍念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