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真神下界劝武曌 天君据理斥上官(1 / 2)
第十九回真神下界劝武曌天君据理斥上官
人言似针砭,疾苦怨朝官,多少流长蜚短去,险恶重于川。
开口真气散,吐露魂魄完。早晚道路以目行,国事不可言。
上回说到李成道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妙法广圣真君,上天就职,乐享安逸,须臾间已过了几日。那天上几日,地上便是几年。时地上乃是大唐治下,自唐玄奘西天取经以来,佛法大开,人间处处闻得梵音。西方佛祖见中土物阜民丰、天朝上国之地,因此广遣门徒前来中土送经传法。但那李唐毕竟是老子后人,因此崇尚道教而贬低佛教,素有“道在佛先”之序,中原百姓多信老庄,那西方佛祖自数百年前传法中土,还未曾遇如此之冷遇,恰此时西教强盛,人才辈出,又有唐玄奘不远万里前来求取真经,因此复遣下众多弟子前往中土,弘扬教法。
那传法的众人中便有一位转轮圣王菩萨,这转轮王菩萨非是旁人,乃是佛教护法名王,原是天竺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的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亲手杀死九十九位兄弟姐妹,统一天竺土地,后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天竺共建下了八万四千座舍利宝塔奉祀佛骨,将佛教立为国教,广建寺庙、编著佛经,并派僧人外出传教,为佛教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实是佛祖驾下第一功臣,因此被封无忧转轮王菩萨。转轮王菩萨对众人言道:“我等度人,应行大悲而不可行小善。”众人不解,那转轮圣王菩萨道:“所谓‘大悲’者,便是要度一邦一国之人,所谓‘小善’,便是偏度一家一个之人。”众人中有云:“能度一国一邦,除非是位极人臣、九五之尊,否则实难为易事。如今李唐天下,上有天庭道祖扶持,下有百姓万民尊奉,那朝中大臣均是习学老子、孔丘,如何能有我等容身之所。我等应秉承佛祖之意,多度世人,自然能扬我教威。”转轮圣王菩萨笑而不答。随着众人驾云径往中土,待至中土洛水河畔,转轮圣王菩萨谓众人先行,独自留下拜访洛神。那洛神接着,互道礼仪。转轮圣王菩萨从袖中取出一方瑞石,言道:“上神,贫僧奉弊教佛祖之命,传扬我教,取李唐江山自立,如今便要前往人间转世,此乃佛祖所授瑞石,烦请上神在我转世成年之后献出,宣示天下,贫僧必定奏明佛祖,厚酬上神。”那洛水河神乃是伏羲大帝小女,因幼时玩耍时溺死在洛水之中,被封为洛神,颇有威望,只因天庭猜忌不能升迁擢位,因此早有积怨,见转轮圣王菩萨如此说,言道:“小神自当相助,只是小神乃是天庭之官,不宜出面,还请菩萨命人接应。”转轮圣王菩萨言道:“此事不难,到时自有武姓后人前来相请。”那洛神应允,但转轮圣王菩萨恐洛神相耽,因此又至汜水河神处,取出一纸铭文,亦是如此言说,请那汜水神择机献出,宣告世人。两相妥当,方才投胎入并州文水武士彟府上,取名武媚娘。
道家子弟见了,忙禀过老君,欲诛杀其于襁褓之中,老君言道:“此乃天数,不可违逆,倘若枉遭诛戮,必然祸及无辜,况且即便杀之,必然复生少壮,更为严毒,则李唐子孙必无遗类。”因此未被诛戮。但那道教天下无数弟子,见此情境,无不想诛杀转轮圣王菩萨以邀老君之功,因此处处诘难。时有术士袁天罡,乃是上界神仙,因故贬下界来,那袁天罡相人之术,天下独步,无不灵验。一日遇到武士彟夫人杨氏,大惊不已,对其言道:“夫人法生贵子,必当母凭子贵”。那杨夫人遂抱出二子令其再相,不想袁天罡却只道贵则贵矣,不过三品之官。杨夫人又令长女武顺出,袁天罡道贵而不利夫。后杨夫人命乳娘将襁褓之中的媚娘抱出,那媚娘被着了男童之衣,抱出后袁天罡一见,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可惜是位公子,若是女儿,必当为天下主。”武氏夫妇大惊不已,重金酬谢了法师,叩请其保全武家性命,袁天罡道:“凡事自有天数,非人力可能为。”遂辞金而去。那武士彟严令内中近侍,切不可对外胡言,方才放下心来。及至长成十四岁,便被选入宫中。那太白金星眼见李唐天下将倾,命荧惑小儿传歌于市井之中,歌道:“唐三世而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另命人曹官魏征传旨人主,要诛杀武氏诸人。时人主太宗李世民曾问计于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将老君所语告知,太宗方不查究武姓之人。不过众仙仍不敢掉以轻心,待太宗崩天之后,命人主诏武媚娘等一行人等出宫修行,为太宗追福。后西教众人设计令武媚娘到感业寺带发修行,又习学得房中秘术,复设计令高宗与媚娘邂逅,方才恩准接回宫去,成为正宫娘娘。
待高宗驾崩,武曌趁机夺了李家江山,并大肆推崇佛教,并下诏“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往成永式,僧尼仍诏在道士女冠上首”,随后命举子罢习《道德经》,继而诛杀李唐遗子遗孙,贬斥道家弟子。并将白马寺定为皇家寺院,大建寺庙、广造佛像。万岁通天元年,武曌诏请嵩山慧安禅师和北宗神秀禅师入京,亲自行跪拜礼,尊慧安禅师为国师,为神秀禅师赦造度门寺,在神秀禅师圆寂之后,为之辍朝五日,亲扶棺椁。那慧安禅师在隋炀帝大开运河之时,乞食救济饿殍,并与超度,大行仁德之事。隋炀帝、唐高宗均慕名诏见,俱不至,只因那时天下乃是道家子弟的。后前往嵩山少室,待武曌遣使往请,方欣然而往。圆寂时吩咐门人将尸首放入林中,野火焚之,获舍利八十余颗,内中五粒大的舍利,送入宫**养。
而那道家地位,相比数年前,早已是一落千丈,而那妇人称帝,实乃是华夏千古未见之事,前无古人自不必说,后无来者也是必然,只因此举有悖于儒家正统,因此儒道两教对武曌甚是愤慨。凡间李唐垂拱四年,洛水河神奉呈天授圣图,那图镌刻于瑞石之上,宣示百姓“圣母临人,永昌帝业”。随后汜水河神也献出铭文,宣示天下。那武媚娘原是西教转轮圣王菩萨转世,受命于佛祖掌握李唐江山。凡间百姓哪知这其中缘由,不管是谁做了皇帝,但要吃饱睡足,便万事大吉。那武曌也顺应民心、励精图治,劝农桑、薄徭赋、息兵革、广言路,天下依旧是盛世之象。
那武曌废了李显、李旦,自立为皇,号称圣母神皇,将李氏宗族赶尽杀绝。又大建佛寺,供奉僧人,亲作开经偈语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将道家、儒家子弟排斥在外。那道家仙官自然是怒火中烧,不过见那西教早已派下众多护法守护武曌,急切也是无方。老君言道:“此乃天道劫数,不可妄为,待武氏气数尽了,异教自然消退。”那些弟子听了老君法旨,纵是愤懑也不敢多言。
后茅山道士奉命献上《真灵位业图》,武曌重赏,那《真灵位业图》上书中土三千位神仙,乃是茅山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内容多是杜撰凿空,诞妄殆不足辨,自始便被道家、儒家认为是至鄙至陋之作。书中虽为谈及佛教,但将太上老君地位贬至谷底,况且那陶弘景虽是道家一派宗师,但晚年却皈依佛教,成为佛门中人,因此《真灵位业图》多受西教认可。那世间凡人哪懂得天上神仙座次,只道是网罗了神仙之名,事无巨细便要叩头礼拜,寻找神仙甚是方便,因此对此书爱不释手。如今又得了当朝天子推崇,因此民间威望更重。
时成道在天上,虽是有了些许官爵,但并无实权,当初欢喜亦变得厌倦,满心报负难以施展,郁郁而不得志。一日成道闻听天下李氏江山易主,现如今凡间帝王竟然是女主,感觉时机成熟,遂遣下界来,寻了老福君张果,密语一番,那老福君心下明白,自然遵命而为。成道返回天上,径往兜率宫觐见老君,行弟子稽首礼后言道:“太上,如今凡间江山易主,大兴佛教,久之必将置我道教于无立足之地,弟子愿往人间一趟,劝说那武曌重振我教,不知太上应允否?”那老君沉思良久,道:“真君此来,贫道已知心意,凡间江山易主,牝鸡司晨,实乃坏我阴阳之事,不过天道如此,恐真君难以扭转。”成道言道:“天道虽至,若无人力助推,恐加剧亦缓。如今,那武曌已然夺取李唐江山,而那李唐乃是我道家根基之所,如若子孙灭绝,恐再难扬我道教。如今只得死马当作活马医,遣下人去,令那武曌停止杀戮,扶持我教。况且此举,成则壮大我教,不成亦于我教无碍,还请老君三思。”太上老君自知如今道家微弱,分崩离析,不足以止佛教东进,李成道所言也不无道理,因此言道:“真君此去,可有牵挂?”李成道言道:“敝俗姓李,虽非太上一脉,却也算是同宗,弟子愿为太上身先士卒,扫清人间危难,故而请缨。弟子所挂,无非人间百姓,如今天下,由皇家宫闱之内到百姓民舍之间,无不惑道、**纲常,凡间百姓不论黄口弥高,至贪至嗔、戾气成性,倘若太上应允弟子主政人间,定要肃清戾气,扬我道威。”太上老君自言道:“此事倒也不难,上有天公地母有言在先,如今又有拯救正教功劳在后……”转对李成道言道:“真君若能做到三件事,贫道定当鼎力相助。”成道拜谢,太上老君道:“这第一件,便是绝了那武曌根基,不得令其传位武姓,应将江山还与李唐;这第二件,便是崇尚道教,遵我教为国教;这第三件便是摒弃西教,令其不得惑民。这三件事,真君可依得?”李成道言道:“此三件虽然难办,但弟子愿意一试,倘若成功,还望太上成全。”太上老君道:“这个自然。”老君又唯恐西教有逆党作祟,乃将当年共工大神所用战甲并三粒九转金丹赐给成道,成道拜别了老君,直奔下界而来。
再说当时老福君已被天庭贬下数百年,长修于中条山,炼就长生之丹,著就《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太宗、高宗慕其高名,遣人召之,皆不至。武曌登基后,也曾派人去请,但老福君自知武氏乃西教中人,不愿搅入其中,不过因成道所托,因此随使臣而来,到妒女庙时告知使臣,将一锦囊交与皇帝,随即使了法术,昏然而死,那使臣哪里肯信,欲抬尸身进京,不想片刻之间,那老福君尸身也腐烂了,使臣只得只身返京,如实禀告。那武皇帝拆开锦囊,但见四句言语:修为出太真,传法布红尘,欲知身后事,祷告李真君。
那武皇帝即命人在御花园摆下香案,那御花园,四时花开不败,唯独不见牡丹。相传武曌登基之后,腊月初八日醉酒,闲逛御花园,但见一腊梅绽放,意犹未尽,传令百花仙子——“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那百花仙子畏惧武曌淫威,不敢不从,令百花盛开,唯独牡丹不肯奉命。到了次日,百花迎寒而开,唯独牡丹不开。武曌大怒,令人焚毁牡丹,将根掘出,贬出国都长安,弃至洛阳邙山,令牡丹断种绝代。只是万没想到,那牡丹花神与众多道家上神均是至交,众神愤慨,令牡丹可名扬天下,那牡丹到了邙山,在偏僻沟壑之中得活,每逢谷雨时节,便纷纷怒放,国色天香,引得天下人前去观赏,那牡丹也就成为国花。道家推崇牡丹坚筋硬骨,乃命牡丹花神转世成为欧阳修,成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另四位大家,皆出自欧阳修之门。此乃后话。
话说武曌焚香设拜,敬请李天君到坛,成道收了文书,化作一阵清风而来,那御花园甚是宏伟。但见:
亭台楼榭全应,叠石琳琅画景。胜似天庭王母圃,不输蓬莱仙境。
锦堂描金画凤,彩阁银笔雕龙。碧波锦鲤玉桥下,花开沐醉春风。
金砖砌就朱墙,砗磲铺成路径。层层叠叠曲曲转,处处众龙朝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