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中秋诗会(2 / 2)
不是赵楷不帮高尧康,是赵楷真的不会写诗词,就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怎么可能写的出来诗词。
高尧康一副我不信的样子“哥哥,你别这么小气,你帮帮我,一首,一首就行。”
“我真的不会。”
“哥哥。”高尧康阴着一张脸,一副我不开心的样子。
赵楷无奈“好了好了,看你那个样子,我写,我写还不行吗。”
高尧康立马露出笑容“就知道哥哥最好了。”
高尧康一招手,小二立马纸笔伺候。
赵楷一脸无奈,这一看就是早有预谋。
赵楷提笔,大气的沾了一下墨汁,在纸上写到。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这是明代进士徐有贞的一首中秋月,中秋月,虽然名气不是特别的大,给高尧康用正合适不过。
高尧康拿起字迹为干的纸张,嫌弃的道“哥哥,你的字怎么变得这么难看了,比我的字还难看。”
纸上的字写的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不仔细看根本就认不出来这是字。
不过这也不赖赵楷,赵楷就没有练过毛笔字,能写出来就不错了,奢求写的好看是不可能了。
赵楷见高尧康嫌弃自己的字,哼了一声“哼,你要是不要就还我。”
高尧康不情愿的把这一首中秋月,中秋月递给了小二“干了以后给我送到高府去。”
“没问题,衙内。”
“行了,上菜吧。”
“得嘞,小的这就去。”
“哥哥,这次中秋诗会你会去吗?”高尧康好奇的道。
赵楷摇头“不去。”
“那可惜了。”高尧康一脸惋惜的道“听说这一次,才女李清照也会参加中秋诗会。”
“李清照。”赵楷兴趣大起。
李清照可是历史上出名的大才女,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对呀,李清照,听说长得很不错。”高尧康又陷入自己的YY之中无法自拔。
“我刚才想了一下,作为中秋诗会的创始人,我决定还是去看看的好。”赵楷改变了主意。
李清照,这么出名的人,赵楷怎么可能不见一见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