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章 战略(1 / 2)
已经身为穿越者的阿道夫同样回忆并整理出来的那份损失比,不得不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德国控制下的人力资源虽然还明显高于苏联,但因为其民族主义理念的根本局限,能够可靠利用的只有大约八千万左右的日尔曼人再加上少数外国志愿者。
如果考虑到西欧的人均寿命比经历过一战和十月革命内战两次消耗的苏联更高,在兵源占人口比例上是不利于苏联的。同等条件的可用兵源方面,大概只有苏联的二分之一。
至于欧洲其他统治区的人口?不要说德国天然的民族主义政策问题还有欧洲的资源潜力问题。即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少南欧国家的兵源就变得不可靠了。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算没有德国占领欧洲的事,法国等国成为德国的盟国,也根本拿不出多少靠谱而有勇气的人来投入消耗战。
有一种说法:二战时代,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军火生产相当于一个网游角色的攻击力,而兵源相当于血条。可是在经历了一战、大萧条之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拥有匹敌苏德那样的堪战炮灰了。更不要说:“血条”的优势也不是无代价。在农业潜力和维持现役人数一定的情况下,过多的后方补充和轮换带来的效果就只能是训练水平上的下降。历史上的苏联红军在战争实际损失上三倍以上于东线德国。在战争中前期的损失比还远远超过三倍,除了不切实际的反攻还有俄国军事文化上的天然问题,训练和弹药火力劣势带来的伤亡损失差距进一步降低了苏军士兵和军官的培训周期形成负面累加也是重要一面。即便德国有着同苏联一样的兵源规模,可在现役人数以吃苦耐劳的精神维持更多规模的情况下,能够像苏军一样挥霍消耗吗?仅仅是大半年百万人左右的损失,就已经开始让没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成的德国从军官层到士兵层出现各种消极怠战的情况了。很多人都视东线为畏途。
当然,损失比不仅仅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一比二的损失比表面上看对德国并不亏本,因为堪战人口也差不多是整个数字。可是排除维持战线规模所需要的必要现役所需的后备兵源,苏联则是三千万人、而德国则最多只有八百人。即便苏德双方维持一比四左右的纯损失比,并且没有美英大规模投入战争同德国进行消耗战,双方的结果也只能是旧国境线或俄罗斯边界范围内左右的停战。
在军事会议上,德国参谋们也放下高傲的身段,打算学习苏军的不少战术战略思想。但苏军此时不少战略战术思想的前提本就是最大限度的立足于防御优势,还有以防御优势为核心的短促袭击。德国如果效仿这种战略虽然会取得一定突破,但也终会因为自己并不处于防御态势而大打折扣。更不要说从一些战斗详报上来看,进攻中的德军即便在需要的情况下也不是能够进行高密度进攻消耗战的军队。
回想种种,这为比很多第三帝国爱好者要理性的多的穿越者也做出了一个大致的估计:面对在很多方面都比历史有所改善而且不犯错误的苏联,利用工业和军火潜力上相比苏联的优势,德国或许能够在进攻为主的形态下长期维持一比二左右的损失比或纯损失比。既以每年一百五十万左右的纯损失给苏联造成三百万纯损失的代价。减去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下的新成年人口,净减少兵源是一百万对一百四十万。
德国当然能够将战争持续至少八年以上的时间。可是在美英立场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还会给自己八年左右的时间吗?美英对德国最为妥协的立场,是德国让出不少地方的占领区,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然而德国上层如果能够接受这一点就根本不会有两次世界大战了。即便美英不开辟第二战场或者说第二战场有把握成功,仅仅是组织志愿王牌援苏航空兵或者租借物资一类的事情就会大幅度的改善东线格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