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十三章 优劣 三(1 / 2)
第493章优劣三
以往面对法国或波兰等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士兵的时候,当战局进行到这一步时往往就能迅速摧垮对手。当工业社会和二十年代无线广播时代以来信息传媒的发达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生活并不如过去那样痛苦、上层也并不如少时所想那样可敬的时候,社会的凝聚力也大为滑坡了。
当“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爱国贼”等词汇开始出现在一战之后的欧洲的时候,纳粹军队在无需付出多少代价的情况下就能征服法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可是在社会主义新社会已经在斯大林的手中巩固的建立起来多年,并渡过更为艰难困苦的苏联,却并不存在什么“爱国贼”“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庇护所”的说法。革命年代的逆向民族主义宣传带来苏军软实力严重不足,仅仅靠极少数比例“保尔”来支持,整体意志却不足的年代已经过去。有的是新的社会主义时代“甜的发腻”的底气十足正能量宣传。
或许多年前刚刚经历过不少饥荒的集体农庄农民会对这种宣传嗤之以鼻。在人才资源远不如新中国多的情况下还要搞比人民公社数量更多也更分散的“集体农庄”本来就不会取得比封建时代的乡村自治好到哪里的效果。
可是在那些苏联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新一代,“我们自幼心爱的一切”却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在古拉格还没有被赫鲁晓夫时代的政治正确所终结的年代,苏联的劳动生产率在三十年代几乎维持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水准的层次。斯达汉诺夫运动之后,仅仅只用三分之一70年代中国的非农工业劳动力就能维持差不多规模的劳动产出。根本不存在冷战后期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里的常见的种种怠工现象。
几乎与此同时的是,斯大林在对农民执行高积累政策的同时对工人乃至市民阶级却从来没有亏待,真的像一个封建时代的模范父亲一样用严厉的高压确保公有制的劳动效率,而在另一面,却能够让工人阶级的收入和生活也随着五年计划的生产力发展正比增长。整个苏联社会主义时代从来不存在“工资多年不动”或“工资相比物价多年不动”的事,几乎让市民阶层的收入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正比增长。正如这种苏式社会主义机制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带来的软实力一样,此时的苏联红军也再也不是建国初期时的那支连波兰人或捷克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苏联红军了。
几乎多数被动战局下的战斗,苏军都会战斗到伤亡损失至少过半、弹药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大部分。这对于抗战时期农业时代意志被生活磨练的十分坚韧,还有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自然选兵的中国军队来说算不上什么特别的优秀。几乎多数国珉当军队都能在外战中做到这点儿,可是在工业时代的欧洲来说,那就是德军不曾在过去遇到过的现象了。
当然,局部战场的抵抗改变不了从战争准备到技术兵种建设上的巨大问题。面对实力相比历史上大幅度加强的德军,边境线上的战争几乎在进攻发起后的第一个上午就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而不是如历史上那样让德军几乎花费了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才获得决定性的战果。
哪怕未经足够战争锻炼的苏军士兵表现也达到经过二战初期闪电战锻炼德军表现发挥水平的两倍以上,在战争初期能用对手四分之一的爆炸类弹药消耗取得接近或不到两倍的死伤比,也无法抵消军备建设上的巨大不足、军官指挥体系因为大清洗而带来的不合格、对德军突袭准备的应对不足至少三个方面的巨大错误。
当这些前线有所整理和挑选的影响在斯大林的灵魂视角面前最终结束的时候,后者也最终陷入了沉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