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兵山海关(1 / 2)
曾几何时,张伟也曾经赞同过小说《李自成》或者《南明史》中的观点:闯军只有二十万人来直隶,还两次分兵,只出动六万主力和一些降军总共不到十万人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决战是一种失策。要是哪怕把刘芳亮等人调动过来一次集中二十万人打一片石或许好点儿?
可是现在想来,那样的结果也未必有多好。并不是说兵力越多实力就一定越强,从古代战争史来看,凡是动辄出动几十万大军的,几乎就是败多胜少。近十万人就是有效指挥的最极限兵力了。还不说此事的直隶到山海关一带根本不是什么富庶地带,没有太多的大户可打劫。真要是出动二十万人马去山海关,光是后勤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明军能出动十三万增援部队加守军十七万人同清军打松锦之战,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强有力的海上运输。
再者,从满清入关后乃至之前的种种作战表现来看:闯军集中主力于直隶一代就真的能够避免大的失败吗?恐怕会在适应与清军交战之前就遭到重大损失,反而未必有能力如历史上那样在潼关一代坚持年余时间,之后还有规模不小的余部协同南明抗清了。因此出于一个并没有太多领兵打仗经历的古代战争半外行的谨慎出发,没有打算在用兵上做太多的指手画脚,只是在自己的作战需求上提出一些要求而已。包括十来名携带千余支优良战箭及铁盾、还有装有上百只标枪的盾车做为辅助等。
这些要求在有些大顺军将领来看简直有些过分,不过李自成却并没有感觉到张伟太大的私心,还是从亲军中抽出了这些宝贵的兵器资源分配给了张伟,并叮嘱道:“这位义士的本事你们已经了解了。这些标枪和弓箭在人家手中可以发挥出来的实力又岂是你们可比的,战场上安心与我一起观战吧!”
李自成抽出的兵力仅仅是闯军中的一部分,并没有战胜吴三桂还有可能增援清军的绝对把握,这一点李自成自己也是明白的。京城中的一些事情也让李自成对刘宗敏产生了不少芥蒂。这此山海关之战也有着让那些在京城中似乎有些自大的队伍“接受接受教训”的打算。
万一大军战败,李自成当然也有不少后手,骑兵化的自己本部当然可以撤退到北京,然后再全师撤退到保定一带与刘芳亮的队伍汇合。依托保定或真定一再次与外来的强敌交战。如果还不成,那就继续向西撤退。并且通过各地留守兵力牵制敌军的进攻。
应该说李自成的军事布置算不上最好,但也不算差。只是松锦之战后的清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就是连后世的一些人也认不清,更别说此时的李自成了。
为了抢在清军之前进占山海关,李自成从北京率军出征后一刻也没有放松。在拥有不少骑兵马队的情况下甚至连行军时进行基本的营垒布防的工作也都省了。当队伍疲劳的时候仅仅就地挖个行军灶就展开休息。
即便如此,携带者不少辎重的情况下平均每天八十里到一百里的强行军也让队伍里的很多人苦不堪言。经过当年跋山涉水的老战士还差一些,那些新扩充不久的队伍则在行军中有不少人掉队。
“找这个架势走到山海关?恐怕那吴三桂一个突袭我就垮了!”在京城快活了多日的刘宗敏抱怨道。
对此李自成倒不是过于担心:“现在的队伍是过于疲惫,但这么多骑兵马队,那一带的地势也不算险恶。我想开战前大军是能够得到必要的休息的。。。”
这一路上,李自成又收到了不少军报。不少是从吴三桂那边儿传来的消息,甚至是吴三桂传来的亲笔信。在得知北京的大军出征后,为了拖延顺军主力行进时间并给自己已经打算投靠的清军更多的时间,又假意表示自己几天前是误信了父亲被杀的传言才做出了一些不智的举动。同时还表示自己是为了防备清军的威胁才不得不重新率领人马返回山海关等。因为张伟提前的预防针,对于这种行为李自成下定了“逼近山海关迫和”的打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