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策(1 / 2)

加入书签

渭水南,华阴,城外军营,周军主帅尉迟迥看着遍体鳞伤的侄子尉迟运,眉头紧锁。

尉迟运带兵去救朝邑,结果打了败仗,在左右的护卫下奋力突围,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好歹活着回到华阴。

医师已经仔细看过伤情,断定尉迟运身上多是皮肉伤,没有伤到要害,当无性命之忧。

至于打了败仗...

尉迟迥觉得侄子碰到强敌后,还能活着突围回来报信,已经是老天保佑,败给如此强劲的对手,只能说是尽力了。

他和侄子说了几句,又吩咐医师好好照料,离开帐篷。

外面朝霞满天,天色大亮,看来会是个好天气,但尉迟迥的心情却是乌云密布。

战事不利,楚军的攻势十分犀利,两路大军已经攻入关中。

潼关失守,朝邑沦陷,朝廷苦心经营的两处据点,在楚军面前如同纸糊一般,这让尉迟迥心情极差。

朝邑沦陷,西面同州州治武乡,也撑不了多久;

楚军破了潼关,距离华阴,已经不远了。

他率军驻扎于此,本意是同时策应朝邑和潼关,可两处地方短时间内相继失守,华阴大军连救都救不及。

接下来,两路楚军南北并进,他在华阴根本就挡不住。

那么,稳妥的办法就是立刻后撤,放弃华阴,放弃长安以东地区,收缩兵力至长安。

背靠长安城,和来犯之敌决战。

尉迟迥走在营中道路,看着两旁正在吃朝食的兵卒,看着规模庞大的军营,眉头依旧紧锁。

如今的形势,比当年沙苑之战时还要凶险,因为他的对手,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

对方不仅兵强马壮,还有威力巨大的兵器助战,攻防兼备,是前所未有的强军。

比起高欢当年的大军,楚军实力明显更强,而令人头疼的是,楚军内部并没有什么将帅不和等内患可以利用。

一开始,尉迟迥得知楚军主帅,居然是其国储君时,还觉得己方或许有机会。

毕竟太子挂帅出征,顾虑颇多,既要操心前线战事,又要时刻关注京城动静。

关键时刻很容易因为瞻前顾后,导致行事犹豫、错失战机。

亦或是某些人,为了贬损太子威望,故意做些手脚。

但是,幕僚们分析,楚国太子此次出征,其父安排周详,既有丈人在河东策应,又有姨父在洛阳支持,所以很稳。

那么,楚国国主让其太子挂帅出征,必然是为了立威,也好将来继位后,镇得住开国勋贵。

所以,楚国国主必然对此次西征志在必得,安排最厉害的兵马,打仗最稳的将领,给儿子铺路。

现在看来,以楚军的实力,确实不需要什么奇谋,只需要稳扎稳打,沿着大道向长安推进即可。

面对这样的对手,面对这样的打法,尉迟迥觉得自己纵然想破头,也想不出破敌之策。

想到这里,尉迟迥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蓝天白云。

事已至此,华阴已经没有必要守了,硬要守,只不过是把最后的家底全都输光。

思来想去,想要扭转危局,也就只有寄希望于表兄宇文护的那个对策了。

来到大帐,诸将已经到齐,尉迟迥看着这些久经战阵的宿将,良久,终于下了决心:

“全军撤退,把带不走的辎重、物资,全都烧了!!”

。。。。。。

潼关,关陇道行军总督行辕,行军总督、皇太子李昉,在大帐里听参谋部诸位参谋分析战局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