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死灰复燃?(1 / 2)

加入书签

第一九三章死灰复燃?

“凶恶?”

“是啊,我听我父皇说过,他最恨的就是那些军纪散乱的丘八,他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劫掠百……所以,很多时候我父皇都希望通过招安,来安抚那些强盗,也不愿意动用军队去绞杀强盗。

原因就是,官兵平贼的时候,百姓的日子会过得更苦。”

梁英感慨的道:“陛下真好。”

朱媺娖双手撑着下巴,瞅着那些乖乖听话的军卒们被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打着小旗子去了荷花池中庭,哀愁的道:“父皇手下的兵马都不太听话。

梁英,你觉得云昭会帮助我父皇吗?”

梁英笑道:“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我们县尊愿意帮助陛下了,自我懂事以来,蓝田县每年都在向京城运送赋税,开始是粮食,后来听说陛下钱不够用,就一半银元,一半粮食,从来都没有断绝。”

“可是,我听母后说,有一次父皇收到了蓝田运送来的钱粮,晚上大哭了好久,母后也跟着哭,那一晚,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敢睡觉,生怕我父皇突然发怒。

你说,这又是为什么?”

梁英的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一圈道:“必定是喜极而泣,你想啊,别的地方都在拖欠赋税,而陛下还等着钱粮去救灾,去支应边军钱粮,这时候,蓝田的赋税到了,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

你说,你会不会感动呢?”

“不是吧?我母后真的很悲伤。”

“哦,那一定是在痛恨大明别处的奸臣,他们不好好当官,不好好给陛下收赋税,导致陛下的日子过得这么艰难,一定是这样的。”

朱媺娖点点头道:“嗯,应该是这样的,云昭把蓝田县治理的很好。”

梁英道:“要是喜欢就留在蓝田呗,以你长公主的身份,没人敢亏待你,到时候再从书院里找一个如意郎君,哪一个不比京城的那个周显好。

说真的,你父皇真的准备把你嫁给一头蠢猪?

身为女儿家,我即便是要嫁人,也一定会嫁给一头威风凛凛的野猪!”

朱媺娖俏脸微红,推一下梁英娇嗔道:“你胡说些什么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里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

梁英怒道:“我们的身子是我们自己的,凭什么胡乱.交给一个父母选定的人去糟蹋?阿薇,你想想啊,等你过两年,彻底长成了,人家就会用花轿来接你。

拜堂成亲之后,你满心欢喜的盖着红盖头等自己的心上人来揭开。

结果,揭开你红盖头的不是器宇轩昂,豪爽大气的好汉,也不是文质彬彬,眉目如画的书生,甚至都不是面目朴实,性情憨厚的农家子弟,而是一头面目油腻,腹大如鼓的猪,你怎么跟他过洞房花烛夜呢?”

朱媺娖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面色大变甚至有那么一丝丝的惨白,双手自觉不自觉的将手中的丝帕揉成一团。

说着话,梁英还从自己的背囊里掏出一份蓝田日报指着报纸上一张插图道:“你看看,这就是那个周显,在青楼与人争风吃醋,不小心从高楼上掉下来摔死了。

天啊,这么肥……幸好摔死了,阿薇,这下子你彻底解脱了。”

朱媺娖吃了一惊,连忙抢过报纸,果然在奇闻异事一栏中,找到了关于周显在京城与人争夺粉头,失足坠楼而亡的报道。

看过插画之后,朱媺娖轻轻摇头道:“周显我偷偷见过,不是这样的,肚子没有这么大。”

梁英不屑的道:“即便长相能看的过去,一个与人在青楼争风吃醋而死的人,有什么资格娶我们阿薇。”

朱媺娖隐隐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因为自己来蓝田的关系,周显似乎非常不满意,只是满朝文武都默认,这才有她这个长公主出宫的事情。

虽然年幼,但是,长久生活在皇家,对于普通的小事她没有常识,但是对,这种阴谋诡计,她却是极为敏感的,她几乎肯定,周显一定不是失足坠楼摔死的,一定有内因。

不过,对于周显之死,朱媺娖并不在意,毕竟,这个人对她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而梁英,则在暗中打量朱媺娖的反应,见她的表情淡淡的,就笑着怂恿朱媺娖去参加今晚由玉山诗社举办的诗会。

夏完淳从宁夏镇回来了。

宁夏镇玉山书院下院的生活条件自然是不能与玉山书院上院能比拟的。

在宁夏啃沙子,啃得呼天抢地的江南夏完淳,为了早日离开这座炼狱,第一次展现出来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神奇学习能力,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彻底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下院课程,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其中,文科成绩为诸位学子之首,武课成绩也毫无意外得打遍下院无敌手。

他在宁夏镇不仅仅是学习,还亲自参与了宁夏镇的商队去了一趟草原,徒步穿过两百里腾格里沙漠与蒙古人做交易。

就是因为有这个孩子的出现,才让徐元寿先生的面皮好看了一些。

按照老先生的说法,这将是一个最有可能超越书院二韩,成为顶梁柱一般的人物的奇才。

此时,这个奇才正坐在凳子上,一个人面对一桌丰盛的宴席大快朵颐。

云昭躺在躺椅上,悠闲地翻动着手里的报纸,而钱多多则不断地给这个孩子布菜,希望他多吃一点,云彰,云显一人抓着一只鸡腿在啃。

至于冯英,正抱着云琸在翻动夏完淳带回来的所有试卷。

将近两年没见,夏完淳已经从一个青涩童子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

夏完淳朝钱多多嘿嘿傻笑一声,就把米饭倒进了条子肉里,筷子搅和几下,就端起盘子把嘴凑上去,唏哩呼噜的一盘子肉,一碗米饭就下肚了。

“慢点吃,喝口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