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上海突破2(1 / 2)
前文说过,中影退出后,现在没有固定的分成比,都是靠谈。比如发行公司先跟影院谈,你们留五成,我拿五成做发行收入;然后再跟制片厂谈,这五成里面,有多少是你的。
制片厂分的不是票房,实际是发行收入。
后世什么样呢?院线先留下一部分,剩下的扣除发行费,最后剩的给片方。貌似相同,但里面有个主导分配的问题。
现在主导分配的是发行公司。
……
在许非逛街的时候,成至谷已赴战场。
永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共就三个人。他比对方年长,掏出两份资料,先聊会天:“《狮王争霸》感觉怎么样?”
“好电影。黄飞鸿三部我都看过,第一部时代感浓厚,众生相精彩。第二部差点,戏说成分太大。没想到第三部的立意又更高,最后那段台词振聋发聩。”吴孟臣赞道。
“嗯,徐克拍家国情怀确实有一手。听他们说,黄飞鸿在海外宣传,打出的名号就是《中国往事》。”
成至谷递给对方一份,进入正题,道:“这是香港票房分成的一些规则。我也不瞒你,现在旧制度没了,大家一头雾水,他们给我些建议,好歹是个参照。我们先谈一谈?”
“可以。”
“好。我们北电厂的方案,首先签订一个发行期限。”
他一开口,就更加打破了旧制度。以前制片厂卖片,卖出去跟自己没关系了,发行爱怎么搞怎么搞,从未有期限之说。
“我们希望是一年,在一年内,收入按两轮结算。从首映开始到四个月为止,算第一轮。这个分成比是……”
他顿了顿,“我们拿发行收入的70%,贵方30%。”
话音方落,吴孟臣的副手就要驳斥,被其制止。
成至谷继续道:“四个月之后到期限截止,算第二轮,我们分45%,贵方55%。这就是我们的大概提议。”
“……”
吴孟臣沉默片刻,笑道:“香港同行的脑袋就是灵活,我做了这么多年电影,从没听过一轮、二轮。
成厂长,冒昧请教,这个二轮是什么意思?”
“按他们的说法,一部片从主流影院下线,但还零零散散的放映,或者在偏远地区的小影院放映,就叫二轮。
又或者时隔几个月,又重新拿出来放映,也叫二轮。”
“哦,那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只是没这个叫法。”
吴孟臣点点头,道:“成厂长,我说说我的想法。您这份方案未免太过霸道,一部片的最佳时段就是刚开始几个月,你们却占大头。
我们可要跟全市28家(修改一下,查到了权威资料)主要放映单位沟通,要达成他们满意的协议。我们属于中间人,两边都要照顾,这方案我不能接受。”
“吴总,我也说句实在话。发行公司什么地位,我们心知肚明,你们是负责分配的。
而且您是副局长,一呼百应,怎么谈还不是个人的事儿?”
吴孟臣兼任市电影局副局长,很受领导器重,听了也不尴尬,道:“成厂长,既然改革,就要有个改革的样子。
又不是行政命令,是市场谈判,我得照顾各方利益,您也不能太过分。”
二人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瞅着快中午,成至谷道:“我们今天先到这吧,再谈估计也没结果。”
“可以。”
说罢散会。
成至谷刚回到房间,田领导电话过来了,他说明情况,对方道:“你们的方案是有些过火,尽量实际些,别总想一口吃个胖子。”
紧跟着,田领导又给吴孟臣打,“小吴,让一让,希望魔都能给全国电影界带个好头。”
二人应声称是。
都是聪明人,知道改革的重要性。尤其吴孟臣,真正具备开放眼光的,只是要考虑各方平衡。
转眼到了下午,他再次来到办公室。
等了一会,许非进来。
“许先生很准时啊,昨天休息的怎么样?”
“床太软,我喜欢硬床,腰不好。”
许老师坐在对面,笑呵呵道:“魔都来过几次,一次比一次变化大……中午去德兴馆吃的,香糟扣肉,哎哟,我吃了两份。”
“他们家点心也蛮好。”
“嗯嗯,我买了点萝卜丝酥饼。”
许老师晃了晃纸包,看样子刚回来。
气氛骤然一变,吴孟臣莫名轻松,聊道:“昨晚看了您的《大撒把》,是部好电影,不过有些疑惑。”
“您讲。”
“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呢?”
“都市爱情轻喜剧,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都市爱情轻喜剧。”
吴孟臣眼睛一亮,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大撒把》的特点就是生活化,里面很多事都是现实发生的,其实我本想作为贺岁片上映,结果碰上改革……”
“贺岁片?”
“香港的概念,他们分春节、复活节、暑假、圣诞四个档期,老外多嘛,受影响。
暑假,什么观众最多?学生啊,上的都是打打杀杀,看着过瘾的。
圣诞,情侣为主,爱情片。春节、复活节,家庭为主。
春节档也叫贺岁片,明星多、主题轻快,家长里短,最后矛盾解决,大圆满。
哎,这么想《大撒把》也不太合适,欢快气氛不够,挺适合圣诞档的,可我们又不过圣诞节……”
吴孟臣听得津津有味,副手咳嗽两声才回过神,笑道:“许先生,我们先谈吧?”
“好好。”
许非也摸出一份资料,道:“这种方式叫保底,我们先签个保底价,100万。如果票房没达到,你们给我100万;如果超过,超过的部分我们拿发行收入的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