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国英他走了(2 / 2)
苏星晖不禁默然,冯岚说的确实是实情,这一点他也知道,这只能怪崇津县以前的欠债太多了。
现在崇津县的财政收入确实增长比较快,可是财政支出相应的也增长很快,这都是因为欠债太多。
比如那些基础建设,县内公路、电力设施、城建设施等等,以前的崇津县都比较差,苏星晖加大了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而且需要持续支出。
如果不是在招待费上现在节省了一笔,只怕今年的财政状况又得捉襟见肘了。
教师的工资确实需要发,这一点苏星晖没有什么话说,他沉吟片刻之后说:“这样吧,冯县长,开学之后,暂时让孩子们在帐蓬里上课,在石泉乡,不是正在建一所公益小学吗?预计到明年元月就能竣工,到时候这所小学可以容纳几百人,其它地方还需要多少资金,你做一个预算,到时候我来想办法。”
这所小学当然也是于锐志和于若秋兄妹投资建设的,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建设这样的公益小学。
石泉乡是崇津县西边低山地区的一个乡,那里算是崇津县最穷的乡之一了,教育条件也很差,所以于家兄妹俩在经过考察之后,在石泉乡投资数十万建设了这样一所公益小学,规模不小,属于一所完全小学,可以容纳数百名学生。
下面乡镇的中小学,特别是村小,学生一般都不会很多,一个班有时候只有几个人,在帐蓬里上课也没什么问题,现在也只能用这样的权宜之计了。
而且,现在也还不能开始新修校舍,苏星晖只能拖一拖了,因为退耕还湖很有可能会实施,而这一次倒塌的校舍,有不少都是围湖造田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地势低洼,所以积水更多,房屋也更容易倒塌。
冯岚点头道:“好的,县长,那我就去准备了。”
苏星晖点了点头,冯岚便出去了。
苏星晖陷入了沉思,虽然崇津县的发展已经算是很快了,可是历史欠债还是太多啊,想要让崇津县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超常规的发展。
像这一次的洪水,就暴露出了这个问题,全县倒塌的房舍相当多,要进行灾后重建的话,是需要不少资金的,而且洪水让不少乡村公路还有电线杆之类的基础设施也被毁坏了,也需要重建,这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总而言之,灾后重建,到处都需要钱啊,现在崇津县的这点财政收入,根本就不够用。
幸好灾后重建的资金,国家也会拨下来一部分,特别是退耕还湖的资金,基本上大部分都会由国家拨下来,这就减轻了灾区很大的财政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次的洪水倒是一次大破大立的过程,崇津县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围湖造田的地方,这些地方本来就是要退耕还湖的,这一次倒塌的房屋也就用不着可惜了,等到再过几个月,这些受灾群众就可以搬进新房子去了。
想到这里,苏星晖还是比较欣慰的,不过,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还是要解决,那些倒塌的校舍有一部分是退耕还湖的地区的,不用考虑,但是还有一大部分的校舍还是需要重修,这笔资金苏星晖还得去找。
这笔资金也许不算多,不过不管怎么算,几十座倒塌的校舍,加上几十座已经成为危房,不能再使用的校舍要重修的话,怎么也得几百万,再加上学校里的其它基础设施可能也需要重修,这笔资金就更多了,弄不好需要上千万了。
以崇津县现在的财政收入,就算比去年翻一番,达到九千万,一次性在教育上投入上千万也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这笔资金该如何解决,足够让苏星晖头疼了。
八月三十一日,长江再次出现一次洪峰,而这一次洪峰也是今年长江的最后一次洪峰了,在这之前,国家防总又派出了几个专家组到各地指导退水期大堤的防守。
为山九仞,可不能功亏一篑,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掉以轻心。
这一次洪峰之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而断航近四十天的长江航线也全面恢复通航了。
这一天,苏星晖站在大堤上看着水位明显下降了不少的长江,他欣慰不已,这还是他第一次担任一个县的防汛指挥部的指挥长,指挥一个县的抗洪抢险,而且遇到了这么大的洪水,他终于成功的顶住了洪水,保住了崇津县,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了电话,电话是姜朝阳打来的,苏星晖笑道:“姜师兄,有什么事情?”
姜朝阳的声音有一些哽咽:“星晖,国英,国英他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