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新年新气象(1 / 2)

加入书签

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的春节,对我,对这个国家,对皇室,喜事频传。

新晋宁妃瓜尔佳氏幼兰经太医院测定,已有身孕在身。不仅是我,就连醇亲王府内的老福晋也跟着欢喜,那拉氏特地跑进宫来拉扯着幼兰左看右看,整个后宫中一派喜气洋洋。她的个性与她那个姐姐完全不同,她有些严肃而且很自敛,但是对于幼兰,看得出她很喜欢,也许是因为那个还没有出世的阿哥吧。

因为她有充分的生孩子照顾孩子的经验,在我的一再恳请下,她终于答应在皇子诞世后迁入宫中,我也着手让礼部准备给她上尊号,尊号要充分考虑她是皇帝生身母亲的身份,也要考虑到故醇贤亲王不可加皇帝尊号的因素。我需要这么一个老太太在宫中,彰显我这个皇帝不仅仅是制度的改革者,也是传统的捍卫者。

而幼兰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刚刚入宫即被定为宁妃的她,每日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与她同住的和嫔彩子也是羡慕的不得了,每入夜便缠住我,不停的索取无度,似乎也是想极了要一个孩子。

而幼兰虽然与她感情较好,但是也忍受不住这夜夜笙歌的滋扰,我便让她们俩正式搬到了东六宫去居住。

当然,其他女人的嫉妒是免不了的。每晚都是被一群羡慕极了幼兰的女人们缠绕,夜间几乎没个停当的时候,虽然我有那个老胡的秘方助阵,不过始终精神上的疲累是免不了的,终于在如此荒淫无度的一个月之后,我正式迎进了老醇亲王福晋那拉氏,请加徽号那拉氏总是不允,并说百官可以皇帝本生母后来尊称即可,以示不悖先醇贤亲王之意。我也只好允了。

而且,那拉氏也不住储秀宫,尽管以前她进宫给她姐姐请安时常来这里,而是选择了慈宁宫偏殿,以示非正式太后之意,总之,她瑾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也只好由她。而在她入宫后,也给各个后妃调整了居所,皇后隆裕仍居钟萃宫,珍妃两姐妹居景阳宫,宁妃幼兰居承乾宫,昭妃燕燕善工笔丹青,甚得我的喜爱,居了永和宫。德馨的两个女儿康嫔芝宜和德嫔芝华善戏文唱曲,是以前光绪大婚时就心仪了的,只是由于慈禧担忧两个女人太漂亮会分去自己侄女静芬(隆裕)的宠,才硬生生拆散了的。故而我这次算是给被我附身的光绪圆了梦,姐妹俩共居景仁宫,王怡秀外慧中,只是有点讷言,也较易害羞,心地极是善良,胆子也小,为庄嫔。让她居了延祺宫。如此,东六宫都有了各自的主人,后宫一派全新气象,每天处理完政务后,愉悦的后宫夜生活也是一番享受。

国家的民政方面,国家级和各省各州府县的经济五年计划的制定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我的计划是通过全面向英国学习,引进规模化的近代工业体系,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哪怕整个国家被打上深深的英国烙印,我将来也有机会慢慢地将这些烙印再消掉——很简单,在这个工业化的世界,中国的传统以农立国的思想和实际都远远的跟不上时代了。而我要付出的代价也将是高昂的,英国人必然会要求一个超越任何列强的优越地位,这样也好,我可以躲在这棵大树下埋头发展自己,等到有一天羽翼丰满,大树长成,那便是我,是中国破茧而出的时候了。当然,为了避免被英国人完全控制这个政权,我必须要在欧洲另外再给他找一个竞争者——德国。

民政经济方面的宗旨就这样确定下来,尽可能的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工业化。而军事方面,李鸿章正埋头制定着新的全国军制,过往的驻防八旗加驻防绿营的地方镇抚体系有着先天的缺陷,战斗力基本接近于零。这也是为什么当号召各省练新军的时候,沿海各省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募兵而不是在旧军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的原因了。而国家的主体兵力淮军,李鸿章的个人色彩太过浓重,所以我才会将整理军制的事情交给身在北京的他去完成——军队国家化,皇家化,是我交给他的明确指示。而各地新军名义上也是国家军队,但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地方色彩,这也是要改变的地方。不然一旦以后国家有变,遍地军阀是可以预期的。

“各军各镇,所有大清军兵,一体效命皇家,此我大清万世不变之宗旨也。”,李鸿章所草拟的《大清军律》开篇第一句便是这个,当我到军部探望他时,他念了出来,我满意的听着。

“皇上,淮军及地方各军,上溯至我中华历代,军中以地方区隔似为惯例,臣以为若是硬行拆分,恐有削弱战力之忧。”,当我提出要将各军不分地域拆分整合成一支国家军队时,李鸿章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我摇了摇手止住他继续说话,伸出四个手指道:“少荃公所忧亦有道理。然朕所以要如此组军,有四个原因。其一,以地域建军,领兵将官易滋生骄纵心理,士兵若是调离乡土,士气亦会下挫,同时,也会排外。其二,统兵将帅提兵一方,久之容易坐大,你李少荃公想必也听过不少人弹劾你淮军乃你李鸿章一人之军,非朕之军吧。”,笑了笑按住惶恐的要下跪的他道:“不要慌,朕是信得过你的。少荃公公忠体国,朕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朕保证不了日后张鸿章王鸿章也如少荃公这样公忠体国啊。”

笑了笑收了两个指头道:“其三,军兵员额由镇将一人做主,说多少就是多少,就领多少的饷银,往往还不足,还时常克扣军饷,甚或滋扰抢掠地方。此亦历朝之积弊也。吃空饷朕想在本朝把他解决掉。其四,军队国家化,所有大清士兵,都是为大清保境安民,而不是单单为了家乡,这一条你要记住。”

“皇上圣明……”,李鸿章抹了抹头上的汗,迟疑道:“若是频繁调动,怕是实行起来会很混乱,如今全国军兵百余万众,若是全部打散重组,耗时耗银都不是小数目啊。”

“所以要你拟出计划来嘛。朕也知道这其中的难处,所以朕是要一个五年的组军计划,而不是要你现时立刻就要着手去办。要办这个事情,李鸿章你记着,又有四条。其一,全国各军,只有一个最高统帅,那便是朕,北京要建起能指挥到全国各省的指挥体系,而且是即时指挥,过往那种兵部八百里加急呈送战报的法子已经过时了。所以,朕将兵部划给了你李鸿章的军部,从明年起,你记得知会张之洞,要架设各省之间,各省与北京的电报线路,全国任一地方,北京的决定要在两日能能够达到各省的任意地方。”,见他要说话,抬手止住,继续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朕跟你说,不要怕花银子,打胜了仗什么银子都能补回来。若是打败了,赔出去的钱比这个钱可多多了。其二,各地驻防八旗绿营要改制,改了做什么呢?管征兵和初训,聂士成那里的人,有军功的要摺升上来管初训,军部建一个作训司,专司新兵训练。征兵体制要搞好,你弄好了呈奏上来朕加发上谕。”

背手踱了几步,看了看正执笔纪录的李鸿章道:“其三,铁路,这是后勤部以及张之洞那头要烦的事情,朕的意思,是要组建一个铁路部起来,朕看中华铁路公司那个詹天佑很不错,既是有才之士,朕就要不拘一格使用,让他来做部长嘛,今年北京到迪化的铁路已经修到大同了,朕看还要加大投入,钱不要犯愁,学学载滢嘛,组建铁路公司,那些各地缙商,谁有钱都可以往里面投嘛,发股票给他们,将来分红,算是朕借他们的嘛。你也知道,日本人那个什么报国会,都是商人们在往里面扔钱,那还是没有回报的呢。朕就不信我泱泱中华子民,比不上那蕞尔小国之化外之民?全国的铁路网要开始规划,铁路在军事上的用途,不仅仅是往铁甲舰上送煤那么简单,朕在北京,全国各省要是都通铁路的话,北京的天兵就能在数日内坐火车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当然,造铁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东西也是要有个长远规划。恐怕要比五年要长,十年十五年朕都等得起,只是要尽速办起来。你虽然位子在军部,但是你知道恭王爷在忙着旗务,全国的军政民政,你这个相国也要多上上心,别尽学那个翁师傅,成日里就知道忙着窝里斗。”

我给了他一段时间来消化我的话,等了等道:“其四,国家要建立指挥中心,一些在家的老将,以及将来派出洋留学的将才,一起来组一个军咨府,起一个参谋的作用,将来的军政大事,也好给朕出出主意。后勤部那边有李秉衡,朕放心他。载滢那边弄了个专管购入军火的公司,你军部也要有一个相应的职司管理购入的军械,以及分配到各军的事务,这也是大事。如此军部就能对各地军力有个大致的估算,不至于日后一旦有事起来两眼抓瞎。”

好不容易李鸿章写完了,喘了喘气道:“皇上圣明,臣今日才真是开眼界了。皇上文治武功皆是精通,实乃我大清之福啊。皇上所交办的,臣近日会一一找人来商议,刚刚皇上提到电报线的事情,臣是想说前时听皇上说起过无线电的事情,臣让人找了资料回来,又让人在北京搞了个试验,似乎有些效果,但时灵时不灵,臣在想,若是日后能依靠此物,是否可以缓建电报线?毕竟这东西可比电报线省钱多了。”

“哦?少荃公办事真是利落!”,我心头一阵振奋,抬头道:“缓建是可以缓建,但日后还是要建的,无线电这东西好是好,朕是担心不保密啊。这东西人人都可以收……”,脑子一动,拍了拍手道:“少荃,带朕去看看无线电去。”,不待李鸿章回答,向外面道:“寇连才,准备替朕更衣,找人传旨给肃亲王,让他到西华门候着!”

因为相传李自成匪逆攻破北京时,崇祯帝是由东华门离开皇宫的,是以东华门是个不吉利的地方,一般出宫都是由西华门而出。

半个时辰后,换了微服的我与同样微服的李鸿章见到了肃亲王善耆,在侍卫的护卫下,上了马车,按照李鸿章的指点,很快便来到位于杀猪胡同的军部试验所。负责试验的是个叫西门聪的年轻人,当我们进入由步军衙门严密防卫的院子时,里面正传出一阵喧闹声。

“西门庆!西门杀猪!西门老屠户,隔壁那傻X老迪骂您,西门大人!”,一个士兵在里头大呼小叫,让我面前的这位迎接的年轻人白净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

“李……李中堂……”,西门聪不认识我,只是试图向李鸿章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